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承源同志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一文商榷中,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不过只是大家对某些基本问题上的看法不同,因此值得讨论,希望其他同志也能够发表意见。我的那篇稿子的主要目的,是要简单地介绍中国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一般概况,在许多问题上没有作详细的说明,甚而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但是这篇商榷所给我的主要印  相似文献   

2.
石窟雕塑艺术是我国伟大艺术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研究和介绍这些石窟雕塑艺术,从而探求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规律,对于研究我国艺术史以及雕塑工作者认识和学习祖国雕塑艺术传统:都是非常需要的.温廷宽同志根据他在1955年"文物参考资料"第一期发表的"我国北部的几处石窟艺术"和在1957年"现代佛学"第九期发表的"四川佛教摩崖造像的价值及其状况"两篇文章,补充修改为"中国北部的石窟雕塑艺术"与"大足石刻"两书分别出版,这对宣传祖国文化遗产是有其积极作用的.我们觉得作者对于祖国古代雕塑艺术有相当的研究,所以这两本书在现有同类性质的书籍中,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其中有些认识问题和资料的运用问题,还值得商榷,现拟就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提出我们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读者和作者.一、关于艺术观点问题:我们应该用甚么标准评价艺术作品,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说"中会明确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而且在"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  相似文献   

3.
本刊1981年第8期发表了四川省大足县文化馆李正心同志《也谈宝顶山摩岩造像的年代问题》一文,对大足石刻中宝顶山摩岩追像的年代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其后陆续有来稿对李文提出不同意见。现在选发东登同志的一篇供研究参考。本刊限于篇幅,这一讨论至此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4.
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解放后勘察发现的一个大型石窟寺。它的发现对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研究具有特殊价值。但是,这一重要的艺术宝库,究竟是什么时候创凿的?因缺乏确切的记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鉴于这是一个关系到麦积山石窟研究上的重要问题,本文谨提出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关于麦积山石窟的创凿时代,从目前所能找到的资料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据《高僧传·玄高》:玄高"闻关右有浮驮跋陀禅师,在石羊寺弘法,高往师  相似文献   

5.
大足石窟艺术座谈会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足石窟艺术在蓉展出期间,按照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秀熟同志意见,1985年11月28日至29日,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足石窟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邀请在蓉的有关同志,举行了一次小型学术座谈会。张老临时因病未能莅会主持,但对座谈会的召开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出席这次座谈会的有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美术出版社、大足石窟艺术博物馆和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有关的专业研究人员和负责同志三十余人。  相似文献   

6.
李剑鸣同志对小文《如何评价美国内战前的几次妥协?》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些意见有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于促进我们更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是有益的,看后颇受启发。但有些提法使人感到迷惑,有必要进一步讨论,下面谈几点看法与李剑鸣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7.
新疆天山以南的石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佛教协会与敦煌文物研究所于1961年组成了新疆石窟调查组,调查了天山以南各石窟。参加的人员,有北京大学、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佛学院、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的诸同志。这篇简短报道,是根据当时调查的材料写出的。图版照片和文中插图,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祁铎、刘玉权二同志拍摄、摹绘。石窟平面图是新疆自治区博物馆沙比提同志和中国佛学院通一测绘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疆龟兹石窟的吐蕃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库车、拜城一带的龟兹石窟中,有没有吐蕃占领期间开凿的洞窟?弄清这一问题,对了解古代青藏高原与天山南部两个地区之间的交往,揭示西域多元文化汇聚、融合的丰富内涵,阐明龟兹石窟形成、发展的面貌,应有重要意义,值得探讨和研究。若干年前曾有人认定克孜尔尕哈石窟第31、32窟为吐蕃窟,并从窟的形制、壁画内容、风格以及人物服饰等方面作了论述。笔者对这一问题也留意多时,本文即试图通过在龟兹石窟壁画上所见虎头皮帽一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几位年轻的摄影师,虔诚的佛教徒,启动了一场关于石窟的寻佛之旅。他们用摄像头,记录下散落在山野间的点滴佛光。这是一场罕见的石窟寻踪和摄影之旅,也是一次对佛教艺术的忠实记录。第一站——河北。在那里,有北齐宏伟壮丽的皇家石窟、造像健美婀娜的隋唐石窟、世俗而亲切的宋窟……无独有偶,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内,几位佛教考古专业的学者也对河北石窟做了考察。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目的,却共同探索着关于河北石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1957年"文参"第2期李廷俭同志"在征集文物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中谈到关于英雄、模范人物的奖品怎样征集和处理的问题,对这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据有关部门向河北省博物馆提出的意见"你们展览可以向中央去要一份,何必要这份呢?"或"耿长销同志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出席一些重要的会议都要带奖章,可是他的奖章、奖状都给博物馆征集去,不给拿回,这不大妥当"。固然这些意见反映出对博物馆收藏原物,并通过陈列展览向广大群众进行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孔子的研究中,对其政治立场和教育思想的讨论较多。在政治立场方面,意见分歧较大;在教育思想方面,虽绝大多数同志作了肯定的评论,但在深度、广度和在肯定时所用的方法上,却也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愿就以上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湖北湖南在长江三峡两岸,江汉平原西南部,洞庭湖北岸又陆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大溪文化遗址.经过试掘和正式发掘的有十多处,发表了一批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展了一些综合性和专题性的研究.如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的关系,大溪文化社会性质,大溪文化分期等.其中对大溪文化分期问题有几种不同意见,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有林向同志的三期说,何介钧同志的四期说,张之恒同志的五期说.这三种分期意见,不仅有粗分与细分之别,而且各期所归纳的遗址,包涵的内容,文化特征也不近同,甚至对大溪文化性质的认识也有差异.本文想以关庙山遗址分期为基础,与其它大溪文化遗址比较研究,来论述大溪文化分期(主要是从陶器方面分期),并分别对以上三种分期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作为参加大溪文化分期讨论的一种意见,以求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13.
史道德的族属、籍贯及后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固原博物馆于《文物》1985年第11期上发表了《宁夏固原唐史道德墓清理简报》,结语中据墓志"其先建康飞桥人"的记载,推测"史道德可能是昭武九姓中史姓胡人的后裔"。时隔一年,赵超同志的文章《对史道德墓志及其族属的一点看法》(载《文物》1986年第12期)对胡人后裔说提出质疑,认为"史氏汉姓各分支中,也有祖籍河西建康的一支",意谓史道德乃十六国时期流寓凉州的汉人史淑的后裔。又两年之后,罗丰同志的文章《也谈史道德族属及相关问题——答赵超同志》(载《文物》1988年第11期),不同意赵文的意见,进一步肯定了简报作者关于史道德族属的基本看法。拜读上述三篇文章,颇受启发,为使讨论深  相似文献   

14.
对麦积山石窟133窟造像碑的入藏年代,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洞窟内部墨书题记内容的认识和解读,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这个问题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是在北周武帝灭佛时期僧人们为了保护这些造像碑而放置在高层洞窟中的.  相似文献   

15.
"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一期刊载了史岩同志的"杭州南山区雕刻史迹初步调查",诚如史岩同志所说的,五代宋元造像,在杭州数量相当丰富,并且多是石雕,足够补充西北和华北石窟的空缺。它在中国雕塑史上实在是占有一定地位。因此我们于最近,亦以将台山、烟霞洞、石星洞和灵隐飞来峰为重点,作了一星期的突地考察,现在就我们所得,提出一些意见,作为研究此项造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寿彝同志在“历史教学上的古与今”一文中就古今类比的问题提出了和翦伯赞同志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就性质类似、但时代不同、条件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其同异,在历史教学上会有很好的启发。“历史上的古今类比不一定都是错误的”,“问题不在于是否类比,而在于如何类比”。这些意见很值得我们重视。但是由于白寿彝同志在这方面谈得比较简略,问题还没有深入地展开,更不能说已经得出了结论。为了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广大的史学工作者有共同一致的认识,似乎还有进一步加以讨论的必要。现在,我把自己粗浅的看法提出来向史学界的前辈和历史教师们请教,希望得到批评和指正。  相似文献   

17.
佛教传入吐蕃 ,随之而来的 ,是佛教艺术也传入了吐蕃。起源于印度佛教开凿石窟、设像行教的仪轨 ,也通过不同的途径开始影响传播到西藏高原。从考古调查的资料表明 ,吐蕃时期 ,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石窟造像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存 ,是被称为“吐蕃第一窟”的拉萨市札那路浦石窟。近年来 ,笔者利用在西藏高原进行考古调查之便 ,对这一石窟作了实地考察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有一些新的认识 ,特撰成此文 ,以求正于方家识者。一、关于札那路浦石窟的早期造像札那路浦石窟位于今拉萨市布达拉宫西南药王山的东麓 ,石窟开凿在距地面约 2 0米处的…  相似文献   

18.
我在良渚论坛的致辞里提出,学术讨论要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所以论坛很生动。这次许多同志谈到普世价值。对这个问题,我没有专门研究,但也可以讲几点看法。第一是,普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第二是,普世价值不可一概否定;第三是,发生争论时,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9.
石窟寺,梵语称"僧伽蓝",是在洞窟之中陈示佛教雕刻、塑像或壁画,以此宣传和弘扬佛法的一种佛教寺院建筑。公元3世纪,佛教在西域落户,随着佛教的东传,我国最早的石窟寺也在西域诞生。最初的石窟寺现存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名为克孜尔石窟。继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我国盛极一时,石窟开凿也在这一时期经西域传到甘肃。  相似文献   

20.
"凿山导伊流, 中断若天辟。" "精舍遶层阿, 千龛邻峭壁。"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龙门游眺》中的诗句,也是对伊阙形胜和龙门石窟颇为形象的概括。 "九朝故都"洛阳南郊的龙门石窟群,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尤其是石窟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笔者试就龙门石窟艺术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不成熟的看法,向文物考古界、美术史界的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