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丽华  冯长明 《旅游纵览》2022,(24):188-190
江西省九江市中华贤母园是全国少有的以贤母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拥有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适合进行研学旅行开发,但是它的游客量却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华贤母园研学旅行资源和现有产品进行调查分析:首先实地考察了中华贤母园;其次进行研学旅行市场调查,探讨其现有研学旅行产品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前,猪和狗一同帮一家主人。一天,主人对猪和狗说:“今天,你们两个到地里劳动,谁劳动就谁吃饭,谁不劳动就吃菜。”猪和狗应声一同下地去了。它们来到地里,猪用嘴使力往前拱。它拱呀拱,拱完一大块地走回家去了。而狗呢,一到地边呼呼地睡大觉。睡了大半天,它看到猪拱出一大块地,它就翻身跳起来,跑进地里乱蹦乱跳一阵。这样,一块地里到处都踏满了它的脚迹。然后,它也就跟在猪后边走回家去了。一到家里,主人就问它们道:“今天你  相似文献   

3.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群地位尊崇而广受诸宗派僧俗崇奉的菩萨,她们是佛陀的女性化身,被尊奉为众佛之母,是藏传佛教地区最流行、最重要的神祇之一,这群菩萨就是度母。本文通过度母崇拜的起源、度母的法相、度母崇拜的本尊绿度母和白度母、度母的供奉以及度母崇拜盛行原因的阐述,对藏传佛教中度母崇拜的源流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求如愿"与"迎紫姑"是中古时期荆楚地区的新年礼俗。如愿与紫姑是地母女神的化身,求如愿与迎紫姑仪式共同构成地母女神的死亡-复活祭仪,求如愿象征着旧年结束时地母的死亡,迎紫姑寓意新年来临后地母的复活。求如愿与迎紫姑习俗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西亚文化"塔穆兹"信仰的影响。宋以后,求如愿与迎紫姑习俗相分离,两者的兴衰体现出华夏文化对域外文化的选择性吸收与主动改造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以动物形象作装饰是滇文化青铜器的主要特征,其涉及的动物形象有蛇、虎、豹、猪、鹿、兔、猴、蜥蜴、蟾蜍、鹦鹉、孔雀、马、牛、犬、羊、猪、鸡、鸭等。主要的动物图案类型及动物组合情况反映了滇国热带—亚热带自然环境特点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动物图案装饰艺术品亦完美地表达了滇人的艺术思想及审美情趣,反映出滇人的青铜铸造工艺、加工工艺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情况,是研究滇文化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全部完成并出版面世 ,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来之不易 ,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 ,值得热烈祝贺 !就以笔者主编的《文学艺术卷》而言 ,厚达 72 4页 ,1 50万字。编写这样规模宏大的辞书 ,意义非常之重大。它对于宏扬中华文化 ,推动华文文运 ,增强全球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 ,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在编写时深深感到 ,华侨华人的文艺作品 ,无论出自地球上何时何地都兼具母土性和异质性的特点 ,沉浸着思乡恋土、寻根认祖、以故国为精神家园的深层意识 ,这就是母土性。这种母土性还表现在与祖国的文…  相似文献   

7.
桦树皮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使用桦树皮制作生产生活用具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桦树皮文化最根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它的物质性,它是桦树皮文化的载体.除此之外,还包括桦树皮器具的功能、桦树皮制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技艺、相关知识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崔荣斌 《南京史志》2013,(12):11-11
小长颈鹿从母体生下来后,背部着地,几秒之后,便蜷缩着身子。母长颈鹿低下头来迅速看一眼之后,一些让人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便发生了。它挥舞长腿踢它的小鹿,如果小鹿不起来,这种“暴力”的动作就会重复下去。小鹿尝试着,累了,但母长颈鹿还在不停地踢。最终,小鹿第—次靠它虚弱的腿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大西北沙海中一颗明珠,它又像一株奇葩在中国佛教艺术中吐放出芳香异彩。它虽然受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但决不是简单地模仿与照搬,而是经过古代艺术匠师的“各驰奇思”,在汉晋时代扎根敦煌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域艺术创造出来的,它具有中国的作风和气派。本文仅就莫高窟中的中原传统文化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外宗教文化艺术交流的辐辏之地,作为藏传佛教中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佛教造像艺术也因此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浸淫。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萌动于佛教入藏之始,到元明清三朝随着藏传佛教的空前发展达到巅峰,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风貌。根据宗教职能划分出的上师、密修本尊、佛母、佛、菩萨、罗汉、空行护法七个部类的神构成了藏传佛教纷繁复杂的神的世界,作者便是根据这样的划分对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特征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