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登》2021,4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顾建党百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总结和概括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经验,揭示中国革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认识范式和客观规律,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
张光全 《沧桑》2011,(5):79-82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介绍与理解,对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初步探索,集中表现在“三个统一”论述上,这些富于哲学智慧的闪光思想,表明了李大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阶段的奠基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的唯一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事物、研究问题,是我们应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本文想结合编辑工作的实践,谈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编好《新疆年鉴》的粗浅体会,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4.
胡刘 《攀登》2009,28(5):44-48
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并由此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和宣传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及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和研究的进展等方面对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的唯物历史观形成的主要标志。在本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在批判的过程中首次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然而更重要的是发现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于社会哲学的建立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祥浩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走向》以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系统梳理了近九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内在张力,并以此为依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中国传统哲学的趋同问题。从而为我们从理论的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脉搏开辟了崭新的视界。  相似文献   

7.
《攀登》2017,(5)
探析藏族哲理诗集与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性,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再传播和再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续培育和实践,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本文着重从藏族青年的视角入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为指导,探析《格萨尔王传》《萨迦格言》《水树格言》等藏族哲理诗集的内涵,分析其同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通相契的内核。  相似文献   

8.
《攀登》2021,(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科学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又一次深度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是新发展理念的哲学立论基础。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哲学意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中国的实际运用,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理论。充分理解并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有助于我们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正确对待社会形态研究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在历史研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坚持用社会形态理论指导我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琦  孙作青  冯雷 《沧桑》2009,(4):115-11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的产物。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学底蕴,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11.
解利荣  柴菊  胡喆 《神州》2013,(4):144-144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使人类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基础,它作为中国共产党与我国人民的总体指导思想开创了和谐社会新局面。本文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我国的社会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王莉莉 《攀登》2013,(5):35-41
在生态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笔者认为,从地域性、理论主题和世代性三个方面来理解,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种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的理论形态,即或是仅就“世代性”脉络来考察,生态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发展的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哲学总结和辩证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哲学思想内容极为丰富,集中体现在他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概括。这一概括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角度揭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一、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特色理论的哲学基础 邓小平曾说过:“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这是他政治观点的公开写照,也是他思维方式的核心所在。他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独辟蹊径地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新思路,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他不仅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为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和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可以说,邓小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统一的,统一于“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 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了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的。这个新的科学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  相似文献   

14.
陈云的一生,是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生。他认为,加强理论学习,是党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责任,是体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对于共产党人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学习哲学,是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具体的革命工作和防止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基础条件。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马列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其他理论和文化知识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何伟纲 《攀登》2013,(5):42-45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领军人物柯亨后期致力于政治哲学问题研究,对当代自由主义者关于不平等的辩护进行了反驳,提出了平等主义的社会价值观。柯亨的政治哲学论证反映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主流思潮在正义、平等、民主等问题上的分歧和对话策略,对于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真真 《黑龙江史志》2014,(18):130-130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基本观点,它贯穿于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方面。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以及能科学地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哲学世界观、认识论中的基本内容,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总体内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中,马克思主义能够以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指导中国社会建设,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具有的科学性和中国革命建设的需要之外,还在于它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指出二者结合的必要性,继而探讨出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滇波 《神州》2013,(32):137-137
本文分析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吴雅丽 《神州》2014,(15):138-138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它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以及德国古典传统思辨哲学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彻底批判以往一切错误的唯心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由前提、规律及结论三部分组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开放的体系,面对时代与科学的进步所带来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我们要能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以创新与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将视线投向新领域,研究新问题,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以便能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