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数量,从后李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呈增多趋势,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岳石文化时期稻遗存数量减少。后李文化时期尚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稻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较低;北辛—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农业成为生业经济的主导,稻栽培成为稳定的农业发展模式;龙山时代农业进入强化生产阶段,稻作农业达到海岱地区历史上的顶峰;岳石文化时期,稻作农业萎缩,旱作农业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辽西地区农业经济的起源及波浪式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建都于龙城的前燕、后燕、北燕3个地方政权,为发展辽西地区农业经济先后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不仅使慕容鲜卑由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变,而且还促进了辽西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刘恩元 《四川文物》2005,13(1):34-39
本以贵州省考古发掘出土资料为线索,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至秦汉时期等三个时期不同遗址出土的大量实物为依据,论述了贵州史前至秦汉时期农业起源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于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经济状况存在不同认识。青海官亭盆地的植物考古调查结果显示,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农业皆是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辛店文化时期新出现了大麦和小麦等麦类作物,且以大麦为主;辛店文化时期黍的相对增加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本次植物考古研究的结果不支持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经济形态是从农业向畜牧业转型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以中国考古学为核心,国内外学术界曾掀起过一次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热潮。在那一段时期,新发现和新资料不断涌现,新方法和新观点层出不穷,丰富了对稻作农业起源过程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考古学界对科技考古手段的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考古新发现揭示:仰韶文化早期,渭河平原处在农业起源的过渡阶段,采集狩猎在当地人类生活中的比重日渐衰落,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的比重日渐增强。仰韶文化中期:渭河平原完成由采集狩猎向农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进入到以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为主导经济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夏商周时期:从西亚传入的小麦在渭河平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突然大幅度提升,种植规模扩大,在粮食消费中所占比重显著提升,虽然还没有完全取代粟和黍两种小米,但已经处在了与粟同等重要的地位,标志着中国历史时期的"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即将形成。  相似文献   

7.
拓跋鲜卑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的传统游牧民族,其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被学术界所忽视。结合文献、考古资料以及考古出土骨骼胶原蛋白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数据,重建拓跋鲜卑的食物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拓跋鲜的卑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其与北方农耕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天水地区正式考古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存资料为基础,结合周边地区同期考古成果,揭示天水地区齐家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陶器制作、建筑技术、玉器加工、纺织技术、养殖、狩猎等生产状况,从而探讨其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及其三大模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耕作化起源,是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的关键问题,也是中外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根据国内学章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掘,提出中国农业为本土起源的观点,并认为是由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西藏高原的青作农业三大板块组成。阐明了华夏先民创造中国农业明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文献资料综合研究,编绘出大暖期、西周寒冷期、汉代温暖期、中世纪温暖期、小冰期旱作农业北界图,恢复了全新世各典型时期降水情况。  相似文献   

11.
和奇 《四川文物》2021,(2):61-73
以考古发现及既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可对战国秦汉时期滇池区域石寨山文化农业面貌进行讨论。石寨山文化有完整的农业技术体系。该文化居民有一套完整的以锄、铲、镰、斧等为代表生产工具体,且工具种类的使用具有倾向性,牛耕还尚未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稻、麦、粟复种的作物结构已形成,掌握一定的灌溉以及粮食储存技术,并且还可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农业仪式。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古代居民人种成分研究史郑晓瑛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在我国考古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古代,这一区域内既有农业经济区,畜牧业经济区,也有二者相交地区的畜牧兼农业经济文化区。从考古文化讲,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与...  相似文献   

13.
郭荣臻  曹凌子 《文物春秋》2022,(3):22-32+36
现有考古记录显示,河南登封地区在裴李岗时代可能已存在农业生产行为,但证据偏少;仰韶时代,作物种植、家畜养殖已发展为生业的稳定要素,可能属于野生的动植物资源是先民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山时代,生业经济仍包括生产性经济与攫取性经济两方面内容,唯生产性经济重要性提升,作物与家畜种类增多;二里头时代的生业系统承前,唯作物、家畜组合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农业复杂化程度又有提高。该区域农业复杂化程度加深、生业模式演变的原因大致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日益发展的农业经济和逐渐进步的取食策略既为人口增长、文化进步、社会前行提供了经济支撑,也为后世农业及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考古工作表明,麦类作物至迟在龙山时代进入中原地区,但处于低水平利用阶段;二里头时代,麦类作物可能已经在本地种植;二里岗——殷墟时期,麦作发展出现明显转折,稳定地嵌入商人农业经济中;两周时期,麦作持续发展。麦类作物的传入与早期发展,为农业、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促使早期中国核心区融入到青铜时代全球化、食物全球化的浪潮中,并为后世麦作发展与"粟麦之变"的农业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卢占宽 《丝绸之路》2010,(14):30-32
1961~1965年是我国经济调整时期,甘肃农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也出现了种种不利因素。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些不利因素对农业的消极影响,并从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生态保护角度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未来甘肃农业的长远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第九届全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上所报告和收到的103篇论文的内容,对我国科技考古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内容涉及生物考古和农业考古、年代测定、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玉器及玻璃器的产地和结构分析以及环境考古、遥感考古和文物保护等.这些论文的内容充分展示了近些年来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全面反映了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逐水草迁徙,毋耕田之业"已成为史书论及匈奴经济形态时经常套用的文辞。但通过对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我们发现匈奴确实从事过农业生产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可看作匈奴畜牧经济形态的补充,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匈奴粮食的需求问题。匈奴粮食来源更多地是依靠互市、掠夺和赏赐等方式获得的。  相似文献   

18.
农牧业起源的研究与东北新石器时代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学文化中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实际上 代表了人类社会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牧业经济转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发 生在地质年代的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对这一转化的研究直接涉及到 考古学时代的划分。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有过相当多的论述,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劳雷- 克维(Rowley-Conwy)三阶段模式和美国的普莱斯(Price)的四个重要因素及农业起源三阶段 的理论。国内学者也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例如陈文华先生的中国农业发生的三阶段的论述 等。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以典型地区的考古文化为基础的,例如中原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像东北地区这样的边远地区在古气候和古环境方面有许多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向农牧业转 化的研究上也应当充分考虑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论述来确定这一地区的考 古学时代的划分。  相似文献   

19.
自低碳经济提出以来,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多集中在工业领域,而在农业领域研究的较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随着农业基础保障作用的日益凸显,处于农业转型时期的黑龙江省,如何在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已成为全省未来农业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20.
考古研究揭示,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条件,多元化的族群,孕育了先秦时期新疆多姿多彩的社会经济发展面貌:社会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绿洲早期农耕文明、规模化畜牧业逐步形成。新疆地区多地墓葬出土了众多铜制工具、武器、马具、艺术品、祭祀用品、装饰品等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