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东林 《纵横》2011,(5):49-54
图文小记之十五:直言不讳的吴祖光先生吴祖光先生生于1917年,比我年长20岁,但他是成名很早的戏剧家。远在60多年前,我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时候,就因为拜读了他的名作《风雪夜归人》,而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1955年我考人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则看了他更多的作品(含话剧、电影)。  相似文献   

2.
吴欢口述 《纵横》2013,(6):29-32
在中国戏剧界,有一位被周恩来称做“神童”的剧作家,他19岁时就因抗日戏剧《凤凰城》名满全国,他就是吴祖光。曾有人说他:“空有满腹才华,奈何屡遭坎坷,生不逢时!”吴祖光听后答道:“自清朝被推翻以来,我经历了民国、共和国,各种各样的好事、坏事、怪事都遇上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国家越来越好,哪里是生不逢时?当然是生正逢时。”从此给人题字时,吴祖光只写四个字——“生正逢时”。  相似文献   

3.
1992年 6月初,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偶然在中华工商时报上看到一篇《红颜一怒为自尊》的报道,于是他写了一篇杂文:《高档次事业需要高素质员工》,这本来是正常的事情,却引来了长达一年多的“风波”,从吴祖光接到“传票”至今,已有一年时间,这场官司怎么了,请看吴祖光先生最近的答复…… 1992年12月,北京朝阳区法院受理中国国际贸 易中心控诉我“侵害名誉权”一案,无论就国家、社会 及我个人说来都是一桩区区小事,但这件小事却首先 轰动港、澳、台,继而北京,乃至全中国、全世界,至 今已历时十一个月,仍是世人议论的话题。究其原因, 无非是由于“…  相似文献   

4.
<正>十年以前,吴祖光、新凤霞夫妇委托我协助整理回忆录,并着手撰写他们的传记。吴先生好几次翻箱倒柜,把许多原始文件交托我整理。其中,在一些1957年"首都艺术界整风办  相似文献   

5.
我知道吴祖光先生的名字,是在五十年代中期。那时节,我在重庆歌乐山下西南政法学院读书,报纸上载出祖光先生被打成右派的消息,使同学中不少文学爱好者纷纷议论,有的说毛主席那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雪》,不就是他在当新民晚报副刊编辑时发的吗?他怎会反党反社会主义?有的说:“这位神童倒霉了……”说他是神童,是因为他写出《风雪夜归人》剧本时,才20岁。此后听说他在北大荒“劳动改造”了。  相似文献   

6.
我面前摆着一本《吴祖光悲欢曲》。(《吴祖光悲欢曲》,许国荣,张洁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第一次向世人披露了五十年代轰动文艺界的“小家族反动集团”冤案的真相,真实地描述了划进这个集团的几个青年的面貌。扉页上一张五十年代的小照片,六个青年朋友亲密地靠在一起,他们的名字是:陈敏凡、汪明、张自、罗坚、田庄、蔡亮、杜高。此外,“小家族”还有杜鸣心和陶冶。 我望着旧照,从沉患中寻觅我们的被毁灭的青春…… 我和蔡亮相识是1950年夏天,在长辛店铁路工厂。 那一年,他18岁,我20岁。那是一个热情的年代,新中…  相似文献   

7.
吕恩忆往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1,(1):93-106
吕恩,大名灌耳,然隔行隔山,无缘结识,与其过从是近年的事.我出了本小册子<书窗读月>,写了吕恩青年时代的几位至亲或师友,有吴祖光、唐瑜、郁风和张定和等,我便送一册给她翻翻.  相似文献   

8.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1958年3月告别了妻子新凤霞和孩子,随同国务院直属各部、委、局的六百多名“老右”,乘“专列”沿着十万转业官兵的去向,踏上去往北大荒的路程.吴祖光分到八五二农场二分场六队参加劳动.后来,农垦局成立了文工团,要写一个反映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大型话剧.剧本初稿由业余作者写出来后,因为不懂戏路子,就从“右派队”借来两位名人,其中就有吴祖光.平时少言寡语的吴祖光,早年从事戏剧事业并卓有成就.曾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  相似文献   

9.
吴祖光与曹禺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具神奇色彩的两位天才剧作家。曹禺1933年暑假完成传世巨著《雷雨》时,只有23岁。吴祖光1937年写出大红大紫的成名作《凤凰城》时,只有20岁。1942年写出代表作《风雪夜归人》时,也只有25岁,夏衍看完后觉得不像是年轻人的手笔,于是便给出了“神童”的称号。“神童”吴祖光能够以并不成熟的《凤凰城》登上文坛并一炮打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曹禺的发现和扶持。吴祖光的《凤凰城》据吴祖光介绍,《凤凰城》是根据抗日英雄苗可秀的真实事迹写成的。苗可秀是东北人,东三省沦陷后,他离家奔赴战场组织东北抗…  相似文献   

10.
吴欢 《纵横》2014,(6):27-29
习老斡旋“左右”,团结父亲和胡乔木 我父亲吴祖光和胡乔木先生的事情被社会上传得很广,有些是不准确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虽然各有坚持,但谁都没错,都是为了共产党好、为了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这个知青中的"小江苏"在《北大荒》内刊打工时,居然结识了丁玲、聂绀弩、吴祖光和丁聪这些蜚声中外的大名家……1960年夏秋之交,我从如皋中学高中毕业。其时,我由于复杂的"海外关系",加之整风反右中有"右倾"言论,因此"政审"时被一棍  相似文献   

12.
陶斯亮 《炎黄春秋》2015,(2):9-14,8
1987年,我的医生生涯正如日中天,当了20年医生的我眼看要修成正果,突然间一切全变了,一直栽培我的院长在手术台上突发脑血管意外,我的航船失去了动力。不甘心混日子的我决心放弃心爱的专业,转业到中央统战部一局当了一名处级调研员。这是一片崭新的天地。到部里后,经常见到一些名字如雷贯耳的人物:费孝通、雷洁琼、钱伟长、程思远、周培源、梁漱溟、周谷城、贾亦斌、谢冰心、吴祖光、萧军、王光英、吴阶平等等。开会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9日,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于久病后去世。他十几岁便有才子之名,几十年间个人艺术创作成就颇丰,还在文坛编辑推荐和介绍了许多作品。40年代中期,吴祖光在陪都重庆担任一家民营报刊编辑时,首次向社会上公开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并引发了一场文坛大战。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9日剧坛才子吴祖光,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中新社以“又一个敢说真话的人去了”为题发布了这一令人悲慨的消息。吴祖光祖籍江苏武进,是世居延陵的苏南文化世家传人,兼有传奇性的“神童”之才和侠者之风。就在爱妻忌日五周年前三天,他追随而去,到另一个世界去续写才子佳人传奇去了。  相似文献   

15.
1957年的反右,给文艺界带来莫大的灾难,其中有一个长达30余年的“二流堂”冤案,主角吴祖光及一些文化人被莫须有地扣上“‘二流堂’反党小集团”的帽子,定为“反革命右派分子”,惨遭斗争和迫害。“二流堂”不过是当初一群文化人的戏言,如何成为“反党小集团”的,又有哪些“反动罪行”?《吴祖光与“二流堂”冤案》一文重新梳理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6.
吴祖光自20岁时写出第一个剧本后,在文化界就富有文名。《新民报》创办人陈铭德慕其盛名,请他来上海担任《新民报》副刊《夜光杯》主编。吴祖光痛恨国民党的腐败专制祸国殃民,现在有了阵地,自然不会放过揭露国民党的机会。1947年2月上旬,吴祖光收到一封署名“愚者”的讽刺诗。诗是根据国民党党歌(也是中华民国的代国歌)改编的,题为《冥国国歌》,诗云: 战神土地,污党所宗; 以建冥国,以进“大同”。 兹尔多事,惟民前锋, 昔也非观,主义是出祟(原注:别读为崇,以谐其音)。 世人似蛹,毕 毕终。 异心亿得,动辄死终。 …  相似文献   

17.
1949年,祖光受周总理召唤从国外回到北京建设祖国,第一件事就是交给他的好朋友邓季惺、陈铭德夫妇一笔钱买家具,先寄放在他们家中,后买房。邓季惺大姐和丈夫陈铭德是新民晚报的老板。刚刚解放,他们夫妇住在西城石碑胡同一个四合院里,这房子好漂亮啊!前廊,后厦,走廊,游廊,满院子花草。我觉得北京的四合院是最舒服的房子。 当时很多作家买房。艾青买的是在东城豆腐  相似文献   

18.
明红 《文史春秋》2003,(5):12-14
文坛泰斗吴祖光先生的家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一套极其普通的三居室,居一幢楼的4层。客厅一分为二放置了两张写字台,墙上挂有字画、剧照、“金唱片”等,充满文人气息。吴祖光先生是20世纪中国在国际上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人之一。自幼有“神童”之誉,20岁时在戏剧界、文学界已负盛名。一生著作颇丰,有戏剧、散文、政论、书法50余部。曾在香港电影界任编导,是香港文化、电影界最早的开创者之一。吴老爱党爱国,正直敢言,铁骨铮铮,刚直不阿,被海内外人士及人民群众誉为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人的骄傲。2001年7月14日至22日,“…  相似文献   

19.
徐焰 《百年潮》2003,(7):66-69
今年4月9日,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于久病后去世.他十几岁便有才子之名,几十年间个人艺术创作成就颇丰,还在文坛编辑推荐和介绍了许多作品.……  相似文献   

20.
人生这杯酒     
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在河南信阳为干校盖房搓麻绳,年过七旬的文坛祖母冰心在向阳湖寒风中护菜,年过七旬的巴金在奉贤运粪,吴祖光、张庚、丁聪等“反动学术权威”在团泊洼当过粪夫,钱仲书、吴晓铃等著名学者在河南信阳烧过锅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