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淮安地区的天妃宫最早建于南宋,来源于福建籍军士征戍两淮的地域流动,此后天妃宫庙在淮安地区的空间展布与当地河道变迁密切相关。山阳、清河的个案研究表明旧城天妃宫曾作为一亦游亦祀的胜境,国家漕粮的转运导致了淮安地区天妃信仰中心的转换,清口惠济祠逐渐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天妃宫庙,从天妃宫到惠济祠的转移,与山阳、清河城市变迁的轨迹基本一致。官方对天妃神灵的标榜和塑造,使惠济祠内呈现泰山娘娘与天妃混祀的信仰生态,而对其庙会的分析则显示出民间信仰意涵的延展。  相似文献   

2.
明代朝廷沿袭元代的旧例,把妈祖林默娘封为“天妃”,列入祀典。然而对于“天妃”这一封号,在明代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中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反对者认为不应胡乱把处女之身的妈祖指配给天帝为妻室;赞同者则认为所谓“天妃”只是广义上的“以德配天”的含义,并非实指配与天帝为妻室。较为圆融者则主张以“圣妃”“圣女”的封号为妥,免得亵渎神明。明末清初之际,“天妃”“天后”封号又有与“碧霞元君”封号混同者。产生这些差异的实质,是传统儒家祀典观念与现实政治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所引发的。而这种差异,即使是在其他方面,制度设计与现实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某些差异,都是很难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宣德六年(1431年)春,郑和率领船队第七次下西洋。驻泊太仓时,立下了《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碑。后经福建长乐时。又立下了《天妃灵应之记》碑。这两块碑石。成为研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最为第一手的资料。学界据此而纠正了《明实录》和《明史》关于郑和历次下西洋的漏记误记。从而得以明了郑和每次下西洋的确切年代。这两块碑石由于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因而数百年来倍受人们重视。遗憾的是。《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至今未见原碑。后人依据的都只是嘉靖《太仓州志》或嘉靖时苏州人钱毅《吴都文粹续集》或明末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所录碑文的文字,而这诸种抄录碑文文字。互有出入。甚至由此数件抄录文字校核。原碑恐也微有舛误;今人更据此数种抄件。辗转相抄。鲁氩豕亥。手民之误难免。为此。笔者拟据明人碑文抄件。互相比勘,试图恢复碑文原文。  相似文献   

4.
5.
南京纪念郑和首下西洋六百周年主要工程之一天妃宫日前顺利封顶。天妃宫复建面积2760平方米,由山门二道,碑亭,观音殿,三个配殿和主殿组成。  相似文献   

6.
吕洪年 《古今谈》2007,(2):40-42
在民间信仰中,有一位传承千年的航海女神,俗称妈祖,亦称天妃、天后、“海神娘娘”。据说实有其人,她原名叫林默。祖籍福建莆田湄州屿,是个海岛。林默的生卒年,据一些史书的记载,也很不相同。她的生年竟有六种说法,卒年也有四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只活了27岁,所谓“室居未三十而卒”(参见马书田:《华夏诸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2月版)。  相似文献   

7.
太仓刘家港天妃宫是妈祖信仰北传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在郑和下西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角色,现已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然而今人对这一重要历史遗迹始建时间与变迁等历史地理的认知多有错误。文章从史源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考证后认为:路漕天妃宫即刘家港天妃宫,刘家港天妃宫始建时间为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而非官方宣称的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也不是一些地方史专家认为的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亦不是一些史料记载的至正三年(1343年)或明永乐初年。至正二年(1342年)刘家港天妃宫迁建的原因是刘河河道"北徙"而非长江南岸崩坍,不能用张寅《海塘论略》中所言元代刘家港天妃宫三迁来论证明末清初长江口南支南岸的崩坍。  相似文献   

8.
南京下关天妃宫在历史上称为龙江天妃宫。自从郑和下西洋回国,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感应所致,奏闻于朝,建龙江天妃庙之后,沿江沿海一带,如太仓、长乐、贤良港、泉州、湄州等地,普遍建立天妃庙宇,并遣使致祭。在明代,南京奉祀天妃的庙宇,共有三处,一在下关,一在上新河,一在大胜关,而以下关天妃宫规模最为宏丽,廊下宫内都画满了精美的壁画。  相似文献   

9.
双凤“维新遗址”考古显示,太仓文化的源头已经前伸至4500年前。当今郑和航海文化在太仓,已被视为太仓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与郑和航海关系密切的妈祖文化在太仓,至今尚未被认识到同样是太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浏河天妃宫为核心代表的太仓妈祖文化,应该而且无疑是太仓市文化建设中当之无愧的“重头戏”。如何认识并演好这部大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明朝派出钦差册封使前往琉球国,封船从闽海出发,由大陆架海域进入到东海边缘的深海之上,此即古人所云"由沧水入黑水"之途.在五批册封使的笔下,册封使团不断改进封船船体结构以适应海洋航行特点,募集海上航行经验丰富的水手尤其是舵手,遵行前人的探索足迹,吸收前人的宝贵经验,最终还要在暴风雨袭击中经受住最惨烈的考验和心理震荡.海洋环境史研究的迷人之处似乎在于,以承载数百人的封船倾覆大海之厄运或者死里逃生的侥幸结果来验证乘船人与海洋风暴搏击下的最后命运,可以体验帆船时代人的智慧和勇气,由此得以催生的多篇《使琉球录》文献因而愈显精彩.  相似文献   

11.
马丽君 《沧桑》2014,(2):211-212
阎罗是中国文学中神秘色彩浓郁的一个冥间官吏形象。阎罗形象的产生和发展既是中国古代冥界信仰在民间普及的过程,也是中国民间信仰神谱化和日渐丰富的历程。《子不语》中载录了多篇有关阎罗王的故事,表现了古代民众的生死观、鬼神观、佛教的生死轮回等诸多观念,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海上60天     
李颀拯 《风景名胜》2012,(5):108-132,14
在大量的影像或文字资料中,海都是唯美和浪漫的代名词.小说《老人与海》虽然描述的是人类与大海搏斗的故事,却让人充满了对海洋的那种彪悍之美的向往. 渔船从舟山港驶出,直到两个月后,我坐着运输船回到中国,才深深体会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天毒”、“天吴”是《山海经》中的两个难点。据查“天毒”为天竹之音误记。古有孤竹族,为殷商侯国,孤竹又称典竹。齐桓公时,孤竹族迁人朝鲜半岛,依箕于朝鲜,以“天毒”──天竹、典竹命国。“天吴”亦为天竹之误记。“天毒”、“天吴”居地相同,并均与箕于朝鲜有密切关系,是为朝鲜半岛上的古族古国。  相似文献   

14.
"岂非天哉"的三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和 《史学集刊》2003,(2):100-101
汉高帝刘邦出身布衣,毫无凭籍,在秦末大起义中,竟然三年亡秦,五年灭楚,而得天下。《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评论他说:“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第3册,P760)早年读到这一段话,不觉得有何难解之处。“岂非天哉,岂非天哉!”就是司马迁歌颂汉高帝的话,是他把刘邦称为“大圣”的自然结果。刘邦既然是“大圣”,当然就必受天命;两个“岂非天哉”,自然是歌颂之辞。这样的理解,可以说是见到了《史记》文章所展现的第一个层面,也就是其直接的层面。 稍后,在读《史记》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等篇时联想到了这一段话,心里就产生了问题。这里主要列举《高祖本纪》(个别地方据《项羽本纪》)中对刘邦的一些记载,看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大圣”。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2012,(3):174-175
如今,乐坛都喜欢用主题做文章,五月天也不能免俗。《第二人生》打着“玛雅预言中世界末日”的大旗帜,专辑中的歌曲围绕此一一展开。无论是一看标题便知意思的《第二人生》、《2012》、  相似文献   

16.
穆冉 《南方人物周刊》2011,(42):104-104
现在不会再有人质疑《失恋33天》(以下简称《失恋》)的行业标杆地位了:面对《猩球崛起》和《铁甲钢拳》两部大片的左右夹击,该片持续强劲。  相似文献   

17.
丁谓是一个才华横溢、性格复杂的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丁谓在被贬崖州时期所作《天香传》成为研究中医药用沉香不可或缺的文献。《天香传》的问世与丁谓一生的经历密不可分,丁谓因此成为了对沉香进行评鉴和为海南沉香立传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一、妈祖和妈祖信仰 1、妈祖的生平和传说。妈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湄州岛港里村人。根据《敕封天后志》与《天妃显圣录》等书记载,林默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卒于宋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九日。林默短暂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一生。传说中她是其母吞食观音菩萨所赐药丸所生,出世时祥光异香充溢整个房间,且一声未哭,故而取名为“默”,  相似文献   

19.
这两天老有人问我《十月围城》好不好看。 那么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跟李连杰时期的《黄飞鸿系列》差不多水平。外片的话可参照《野鹅敢死队》。  相似文献   

20.
王振武 《丝绸之路》2012,(17):50-50
历史上的甘肃民乐人习惯把坐拥县城南部像天然屏障一样的祁连雪峰称为金山。陇上名庵圣天寺就坐落在积雪皑皑的金山脚下,洪水河的东岸。追溯历史,圣天寺初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已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603个年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