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与前代历史对比,具体考察了经过大力开垦,清代中前期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为认识清代广西乃至全国的经济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酿酒业是一门古老的手工业。到清代,酿酒至少已有一二千年的历史。清代,在农产品加工各业中,酿酒业也是重要行业之一。每年有大量粮食耗于酿酒,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酒不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却历来是日常重要饮品。按照现代分类法,酒的种类分为白酒、黄酒、果酒、药酒、啤酒五大类。在传统手工酿酒业中,除了啤酒,其它几类都可以生产。古代的酒都是米酒。至少在唐代就有了烧酒(即白酒)。传统医药书籍中记有加工药酒的方法。至于果酒,山楂、柿子、葡萄等都是传统造果酒的原料。如以葡萄造酒,在中国有着很久历史,并产生了“葡萄美…  相似文献   

3.
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新疆哈密市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89件铜器的成份分析和组织检验,发现器物材质以锡青铜为主,含砷铜器也占有较大比例。铜器有多种制作方法,锻造的比铸造的略多。这些铜器与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联系紧密,特别是与甘肃四坝文化的铜器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清代前期竹木运输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木流通在清代前期的数量是比较多的,在整个商品流通中应当占有一定地位。这从政府专门设立征收竹木的税关,就可以得到证明。本文以长途流通的竹木为主,围绕设立在流通主干线上征收竹木的各税关,利用多角度综合评估比较的方法,粗略估计清代前期的竹木运输量。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佃农一般都是在农作物生产过程完成之后,向封建地主交纳地租。但是,在某些地区存在着佃农在农作物生产过程没有完成,或者还没有开始的时侯,就要向地主交纳地租的现象,即文献资料中记载的:佃农“先期纳租”、“头年交租,次年种地”、“先交租银,后种田亩”、农民纳租,“或在当年,或在上年”等等。以作者有限的见闻,在清代前期,尚未见到有把这种交租方式概括做预租的。迨到民国年间,或在清代末叶,才出现把这种交租方式叫做预租等多种多样的名称。根据李文治、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提供的资料,在湖南汉寿县叫做倒租。在河南叫做支租。在河北霸县叫做现租。在广东东江一带叫做上期制。在辽宁绥中县一带叫做上期租。江苏浙江沿海一带叫做预租。有“照旧习缴纳预租”、“预租陋习,相沿已久”、“预租风亦盛”等记载。但这里的预租有两种  相似文献   

6.
清代前期的税关,起到上承明代、下启近代的作用,是研究清代后期关税不可跨越的一个阶段。详细研究税关兴革变化,更是研究清代关税制度的基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描述明至清前期税关设置及其变化过程后,提出清代前期税关设置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货币流通量看清代前期的经济增长与波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探讨清前期的货币体系及经济货币化进程的基础上,对1651-1860年间的货币流通量进行了粗略估算.进而依据清前期的货币流通趋势,主要从宏观层面考察了清代前期二百年间的经济增长与波动.认为18世纪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白银的货币化和供给量的大量增加,以及由此推动的长途贩运和地域大商帮的兴盛,工农业生产的提高共同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化进程的加快,货币供给量和政府的财政行为对于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由于经济中货币供给量的不足,分别在清代初期、嘉庆和道光时期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经济萧条,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该文的研究表明,学术界关于清代经济发展中的"停滞论"和"增长论"或许仅仅是基于不同时段和不同侧面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协调.  相似文献   

8.
The eighteenth century was the heyda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the monetization and sharp increase in the supply of silver stimulated long-distance trade and the rise of regional merchants groups, and increase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ll reflecting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is period. Along with commoditization and monetization of the economy, monetary supplies and government financial behavior had increasing influence on the economy. The shortage of monetary supplies gave rise to three economic depressions: the early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Jiaqing’s reign, and Daoguang’s reign. This study clearly indicates that the scholarly debate over the “stagnation” or “growth” of the Qing economy perhaps merely depends on the period of time and aspect of the economy one examines. The two viewpoints can be somewhat reconciled. Translated by Feng Mei from Qingshi Yanjiu 清史研究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2008, (3): 24–43  相似文献   

9.
清代前期,徽州盐商在扬州地区的经营活动,对扬州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本文拟就徽州盐商于盐业经营之外的有关经济、社会活动以及对扬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初步考察分析。 (一) 清初,徽州盐商与扬州城市经济的联系,主要表现为捐赈。明清鼎革之际,扬州遭惨清兵十日屠城之祸,扬州百姓约几十万人丧生,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几成一片废墟,“扬州十日”惨案对这一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和城市经济破坏极大。随着两淮盐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一省,西界云南,南接广西,东临两湖,北靠四川,地理上属边疆之内地。但自秦汉以来,封建中央政府在当地的统治一直十分脆弱。到了清初。虽已列省级建制240余年,政局仍动荡不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也较其他各省落后。顺治十五年(1658),清军大举进入贵州。扫灭南明势力,继后,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开发这片“蛮荒”之地,历经康、雍、乾三朝,贵州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清初治黔,得失兼有,利弊参杂。本文仅就其社会背景、政策大略及社会效果,试作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清代前期棉花、棉布在全国各地运销情况的历史考察,说明在清代前期,全国绝大部分州县的棉花、棉布是自给不足,或者是自给有余的,人们都要依靠棉花或者棉布市场。正是大多数人的这种需求,才形成了棉花、棉布在省际间、县际间、城乡间、乡村间的流通。这也是棉花、棉布流通的最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早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五、六月间从东北地区开始了巡边活动。巡边是清政府为保护边境地区安宁而实施的防卫措施,反映了清政府对边境地区控制的加强,同时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巡边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敷衍塞责、巡查间隔时间过长等,但都不能抹煞其在清朝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清代前期的赋税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朝初年通过重新编纂赋役全书等一系列措施,对赋役制度进行整顿,八至康熙中期,清朝的赋税征解基本稳定下来。康熙五十一年(171年)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初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了太地”,清朝赋税制度的格局基本确立,终清之世迄无制度性的根本变化。但是,赋税制度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不得不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为了实现集聚财赋和稳定统治的目的,清朝统治者在对全国实施统治的日常行政中,对赋税征解及其相关的规范措施,不断进行调整。这些调整措施,充分地体现着清朝政府的赋税政策倾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前期,全国商品流通的范围和规模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同时,明代以运河为主干,以江南为中心的流通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江、沿海逐渐取代运河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沿江、沿海一批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迅速崛起。流通格局的这一变化,既是全国性经济布局变化的反映和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政府政策的很大影响。本文拟对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做一初步探讨。(一)明清两代运河的商品流通及其变化明代禁海,运河是全国最重要的商品流通干线。京杭大运河北起京师,南至杭州,流经直隶、山东、江苏、浙江数省,沟通海河、黄河、…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期农村的高利贷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利贷资本与地主制经济、商业资本都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经济形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高利贷资本向封建贵族、官吏、地主和商人放债,其中尤以向农民政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大。本文拟从高利贷资本与农民经济关系的角度,对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的发展问题,作点粗略探讨。(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有着多种性质的借贷关系。封建政权、封建地主与农民之间,有低利息或无利息的借贷,如赈贷。常平仓、社仓、义仓等的借贷,以及农民之间互助性质的结会借贷等等,这些都不属于高利贷的范畴。以高利息率为特征的高利贷,则是封建社会农…  相似文献   

16.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清代前期税则制度变迁的描述,说明清代政府的税则制度变更,使不同种类的商品,按照不同的计量单位征收关税,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清代税则制度也存在很大缺陷。政府规定的税则,不能随物价浮动而及时改变,物价上涨,税率降低,税收总额也随之减少,使税官们的薪俸、管理关税的各项经费,都会产生不足。因此,各关监督、或管关官员,就用私自增加收税量的办法来补充缺额、缺款,这就形成各关税则,在原部颁则例之外,又产生现行则例等法外则例,部颁则倒成了空架子。  相似文献   

17.
衡宗亮 《清史研究》2020,120(4):101-111
乾隆年间,清朝在统一新疆进程中,试种豌豆成功后推广种植。清代新疆前期豌豆的种植区域在天山北路有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以及塔尔巴哈台;天山南路主要有喀喇沙尔、叶尔羌、和阗等地。豌豆在新疆的种植对于清代西北边疆治理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军需、节省帑币、促进农业生产和丰富民众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钱铺银号是明清时代[1]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学术界对它的研究着手较早,近年以来进展较快,但偏重清末民国以后的钱铺、银号,对道光以前则研究还相当不够。此前曾涉猎清代前期钱铺银号者,如中国经济史界前辈彭信威、张国辉对它作了早期开拓性的研究,[2]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东南、西北地区都受到了经济史家的普遍重视,唯独对地处中原的河南地区经济史的研究却几同空白,这无疑是史学界的一大遗憾。本文即鉴于此种情况,对清代前期河南农业生产状况试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自西汉以后,历代朝廷多有专设纺织印染部门,以专门生产供应宫廷和部分上层官僚贵族以及某些公用丝、麻、棉纺织品的需要。南宋以来,由于政治中心几度南移,也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丝织品的生产和交易逐渐集中于江南,苏州府辖的震泽镇、盛泽镇,嘉兴府辖的濮腕镇、王江泾镇,湖州府辖的双林镇、菱湖镇等均形成为丝绸集散和精致技术的中心,江浙农村普遍植桑养蚕,又成为配套的原料供应地,“吴丝衣天下”,已为当时所公认。为充分利用以上条件和优势,官营丝织手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机构,也逐步设置在江南,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明朝在北京和南京都设有内外织染局,内局应上供,外局备公用,但另在苏州和杭州二处设置生产基地,每年按规定数量、品种和款式规格,上解纱绸绫罗锦紬帛诸物。清朝建国后,因袭了明朝的制度而略有更张,除在北京设置织染局外,又在江宁、苏州、杭州三处设立织造衙门,即所谓江南三织造。三织造是清代前期规模最大的官营手工业中心之一,它们既承担了皇帝御用的、宫廷使用的和部分公用纺织品的供应(当时称为上用、内用、官用),又一度承担过特殊的政治职能,与当时的国计民生、宫廷生活、皇族内部的倾轧密切相关,又从不同侧面反映着顺、康、雍、乾诸帝统治时期不同的政治形势,个人作风和统治特点。因微见著,一斑或可窥全豹。对江南三织造的机制、地位、职务内外的活动,前后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与清代前期政局国运的关系,等等,实亦属清史研究中一项值得注意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