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武长城     
<正>广武长城现有汉长城及明长城遗存。汉长城遗存约一万余米,残高一点二米,宽二点四米,全部由石块无层次垒砌。城上建有堞楼十六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有五座。明长城保存较为完整,其内边为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修建,万历三年(一五七五年)重建。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当属猴儿岭长城,该长城西南起代县的白草口河东,东北至山阴  相似文献   

2.
沿河西走廊西行,逶迤绵延的古长城是西行路上引人注目的壮阔景观。河西的长城,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是以壕沟代墙,明长城则是筑墙为障。汉代称长城为“塞”。汉武帝时,骠骑将军大败匈奴之后,汉王朝为了巩固河西,“隔绝胡与羌之路”,便决定“筑令居(在今永登县境内)以西”的边塞亭障。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前完成黄河以西至酒泉的边塞工程。汉代修筑长城的原则是“察地形、依险阻、坚壁垒、远望侯”。凡经过平川戈壁的地段,一般都由壕、壕、上所筑烽燧、烽燧与亭障相连而构成。如山丹境内长约六十公里的一段,全线皆以壕沟代…  相似文献   

3.
明代长城也叫边墙,古浪县境内有三道边墙通过,现存150.8公里,敌台烽燧103座。本文对古浪明长城的分布、夯筑方式、存在病害、保护维修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河西长城     
胡杨  王金 《丝绸之路》2003,(9):29-33
长城是河西走廊无处不在的象征。河西长城有代表性的可以分为疏勒河流域的汉长城、嘉峪关以东的明长城。自汉以来,河西就是古代中原王朝西北边防的战略重地,因此有“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的说法。从那时起,伴随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凿通,河西广阔的土地上,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  相似文献   

5.
抚宁县境内的明长城属蓟镇长城的一段,总长142.5公里,共建有敌台417座,建筑形制有十余种之多。本文依据多次长城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选取了具有代表性且保存较好的10座敌台,就其建筑形制、内部结构及保存现状等分别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李建增 《旅游》2012,(5):16-21
陕北榆林地区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处。早在公元前241年,秦就在此设置上郡。将军蒙恬曾率30万之众北击胡人,斥逐匈奴,修筑长城。榆林是中国版图上长城遗址较多的地方,境内有魏长城、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遗址,尤其以明长城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修建时间也最长。目前境内明长城遗址总计约有1770公里。  相似文献   

7.
大宁江长城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的具体走向和沿革关系(在不同地段是燕秦汉三代各自筑有长城,还是三代沿用一道长城,或是其中某两代沿用一道长城,或是某代、某两代虽新筑有长城却仍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利用前代长城)一直未有定论,其经由辽东、朝鲜的东段问题更多。 在辽西地区燕秦汉长城西段的走向基本清楚,从北至南发现王道长城遗迹,一般认为第一道长城(赤北长城)是秦长城,第二道长城(赤南长城)是燕长城,第三道长城是汉长城。尽管这三道长城也有彼此间关系如何的问题(三道长城沿线上都发现有燕秦汉遗物),但是燕秦汉长城西段的基本线索还是清楚的。东段长城则仅有两处发现,一是在沈阳至抚顺间的浑河北岸发现20余座汉代墩台,沿续约70余里,其构造与西北、河北和辽西等地的汉长城相同①,这里暂且不论。二是在朝鲜发现一道大宁江长城。  相似文献   

8.
在第七组文物中,作者将研究两张标有西汉长城的地图,尽管两者的制作方式截然不同。年代久远的展示了汉长城的全线;而年代较近的手绘出了120公里的汉代长城。  相似文献   

9.
周佩妮 《丝绸之路》2011,(12):20-22
宁夏素有"地上长城博物馆"之美誉,境内不仅存有早期战国秦长城,而且明长城遗迹丰富,有西长城、旧北长城、北长城、陶乐长堤、头道边、二道边、固原内边等,可见墙体近千公里。宁夏境内明长城构筑方式多样,特别是"品"字形窖、壕堑、苟拉壕等颇具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0.
<正>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镇东南八公里处,因长城建在大小金山之上而得名。 金山岭长城地势险要,视野开阔,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登城远眺,山恋似波涛起伏,长城如巨龙盘旋,腾飞于云山雾霭之中,古塞雄关,遥遥万里,不愧为明长城之精华。国务院于1988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段长城原属蓟镇古北路著名关隘古北口所辖明长城的一部分。它东起望京楼,西止龙峪口,全长十五公里。沿线设有大小关隘五处,筑有结构不同、形式各异的敌台六十七座。古北口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战略要地,它与居庸关东西对峙,是华北平原通往坝上内蒙草原乃至辽宁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中部汉长城遗迹考李并成史载,贯穿河西走廊的汉长城始筑于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条长城今天留存状况如何?在河西西部的敦煌等市、县境内遗迹较清晰,学界所作研究亦较多。而在河西其他地区却大段损毁,其历史面貌若明若暗...  相似文献   

12.
金山岭长城小狐顶楼楼橹上,保存着一座由青砖拼制成麒麟图案的影壁。这是明长城建筑中迄今保存完整的唯一一幅麒麟图,不仅代表了戍守长城的士兵祈盼和平、吉祥,憧憬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也充分说明金山岭长城的修建已达到长城建筑艺术的巅峰。  相似文献   

13.
王彩云 《文史月刊》2006,(6):F0003-F0003
到了敦煌,怎么能不去观赏一下汉代的长城呢?汉长城在该市西北的不远处,为了好奇,更为了体验历史的凝重,我乘车来到一望无际、黄沙遍地的荒原上。来到残缺不全的汉代长城前。这里有孤零零的一座烽火台,有几处用铁栏杆围起来的长城短段,还有一处长约里余的长城遗迹。因为此处当时就环境恶劣,建筑不便,粘土较少,所以目前仅存的几处长城,都是土夹干草夯筑起来的。由于年代久远,如今看到的长城遗迹中的草茎都已钙化。站在汉长城前,我们能够想到为防范匈奴而闪射出来的刀光和目光,能够想到当年的牧歌和人声,想到因长城而给边界地区赢得的安详和宁静。  相似文献   

14.
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天津明长城保护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回顾和分析当前天津明长城保护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建议从推动长城保护顶层设计、联合开展长城保护研究、组织长城执法巡查、提升展示利用水平、促进文化旅游融合以及设立长城保护基金等方面推动天津明长城保护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库木塔格沙漠边缘,玉门关西北约5公里处,至今还保存有一段长不及百米,高不及3米的古长城。这段用芦苇和黄土构筑的墙体,是目前全国保留最完整的一段汉代长城。这段长城没有采用一块砖石,全部用疏勒河沿岸的野生芦苇和黄沙土一层层夯压而成。因为降水量少,气候十分干燥,所以历经二千余载仍有少部分墙体和一座边关峰隧得以保存。它虽不及八达岭长城雄伟、壮观,但它是汉代边郡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长城历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玉门关外汉长城@刘万虹  相似文献   

16.
河北长城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河北境内古代长城的分布情况及修筑时代,对战国长城、秦代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唐代长城、金代长城及明代长城的基本走向、修筑情况、结构形式及保存现状等分别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迁西位于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河之滨。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关于明代的历史资源也极为丰富:有蜿蜒87公里的明长城,有潘家口、喜峰口、董家口、青山关等古塞雄关,有明代“九边重镇”之一——蓟镇,有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总兵府,以及戚继光的传说和事迹等。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混然天成。2010年10月21—22日,在这座美丽的山城,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国家文物局组织在相关省份进行的长城资源调查情况,探讨了河北明长城的几个问题,对河北境内明长城修建的历史背景、机构设置、建筑结构以及长城上的军事、防务活动等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唐山境内明长城城墙的建筑规制鲁杰城墙(也称边墙),是长城建筑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城墙的建筑规制、结构类型、材料、做法不仅随时代演变有较大差异,即使同一时代的城墙也因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各具特色。通过对唐山境内明长城的实地调查,我们知道城墙多...  相似文献   

20.
长城,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它象一条巨龙翻山入海,绵延万里,是华夏儿女用血肉筑成的历史丰碑。审视明长城上千座险要关隘,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名冠古今、驰名中外,其中山海关又因踞于明长城东部第一座重要关隘,享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