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国华 《文史天地》2008,(12):35-40
梁实秋,徐志摩和郁达夫,无疑都是上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大人物,本文写了梁与其他二人的关系,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在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绚丽灿烂的另一面,也总有诸多的遗憾存在。即如现代中国的文坛:一代诗才徐志摩以盛年死于非命、曾为“五四”新文学运动骁将的周作人的失节事敌、以及以率直和才华对当时文坛带来诸多冲击的郁达夫在抗战胜利后反遭敌宪毒手等等,都是令人扼腕痛惜的憾事遗恨。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笃信佛学,喜欢到寺院进香,加上陆小曼和观世音菩萨同一天生日(农历九月十九),吃斋的机会很多。除了常去龙华寺、灵隐寺外,也去过陆小曼的故乡常州的天宁寺礼佛。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1897—1931年),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历任北大、清华、平民大学教授,是中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流星,他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相似文献   

5.
张友鸾,安徽安庆人,我国名的新闻记、作家。他曾受业于邵飘萍、郁达夫、徐志摩、许地山诸位名家,与同是皖省籍的张恨水、张慧剑合称“中国新闻界三张”,颇具影响。张友鸾尘海浮沉,经历颇多变故,有—件事却始终如一,那就是他与崔伯萍小姐的婚姻,伉俪情深、恩爱—生。  相似文献   

6.
方继孝 《纵横》2008,(3):46-48
两件珍贵的收藏品,述说着徐志摩与石虎胡同7号松坡图书馆的不解之缘。这个荡漾着无限温柔、淡描着依稀梦景的小园庭,是徐志摩在风雨摇荡的故国古都觅到的一块心灵绿洲,在现实生活之外找寻的一方精神净土。这里有诗人因情场失意而轻喟的一声奈何,有挚友聚餐会时的满怀酒欢,更有诗人为中国的新文学艺术界和思想文化界培植新风气、开辟新道路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作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他还是一位图书收藏家,则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王凯 《文史天地》2009,(6):48-53
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遂展开了强烈、真挚而又执着的攻势。为赢得王映霞的欢心,郁达夫写了无数的情书和情诗,其中一首被时人传诵一时:“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1928年2月,郁达夫的热情终于打动了王映霞,他们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诗人柳亚子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  相似文献   

9.
杨建民 《百年潮》2007,(8):43-45
徐志摩借题“谈革命” 1926年1月,正在北京从事学生运动的陈毅,“为了使列宁纪念能在善于反宣传的《晨报》上吐露一点消息”,将自己在列宁学会的一篇讲话稿《纪念列宁》寄给当时主编《晨报副刊》的诗人徐志摩。陈毅的这篇文章,是为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而作。  相似文献   

10.
孔见  景迅 《百年潮》2013,(10):52-58
鲁迅和郁达夫这两位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既是同乡,又是挚友。他们相知甚早,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阵地上,并肩战斗,愉快合作,为现代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美丽的佳话。在反动派统治的白色恐怖年代,他们有着类似的遭遇,同怀着深挚的故乡情结而反遭故乡反动势力迫害。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鲁迅逝世后郁达夫沉痛哀悼,深切怀念,对鲁迅作出了非常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璐言 《丝绸之路》2013,(20):75-76
有着近十年日本留学经历的作家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留日作品中对异国形象的个性化抒写,对于研究近现代留学生对祖国对异域的双重矛盾心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本文从郁达夫自身经历出发,结合社会现实和作品形象,研究一代留学生对祖国、对日本爱与怨的复杂心理。  相似文献   

12.
李艳 《神州》2013,(17):14-1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个和鲁迅齐名的文学大家,郁达夫因其具有的天生悲观精神使得他创造了众多的沉沦者的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命运悲惨,他的作品也常常流溢出世纪末的感伤情绪和颓唐气息,因此这些形象被统称为"零余者"。本文就对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和"零余者"的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个和鲁迅齐名的文学大家,郁达夫因其具有的天生悲观精神使得他创造了众多的沉沦者的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命运悲惨,他的作品也常常流溢出世纪末的感伤情绪和颓唐气息,因此这些形象被统称为“零余者”。本文就对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和“零余者”的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周军 《文史月刊》2009,(10):37-41
现代文坛大家、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郁达夫一生给文学爱好者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同时,他在爱情和婚姻上的传奇经历,也为后人瞩目。他留在杭州市大学路场官弄63号的“风雨茅庐”,虽然历尽沧桑,却风韵依旧,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5.
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近代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1892年出生于美国,几个月后即随父母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曾任教于镇江、宿县、南京等地的大、中学校,被人称为“中国通”。她本名珀尔·赛登特里克·布克。赛珍珠这个名字,是她因崇拜清末名妓赛金花而专门取的中国名字。她在中国的情况,早已广为人知,然而,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位异国女子当年与中国的著名诗人、“新月社”主要成员之一的徐志摩还曾有过一段未了情缘。  相似文献   

16.
张振群 《纵横》2008,(6):62-64
报界名宿张友鸾与文学巨匠郁达夫,早在五四时期,就结成了文学友谊。他们富于戏剧性的相识和相互诚挚的友情,一直以来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