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方志学,是一门历史相当悠久的学科。它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方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它本身的理论体系和具体内容,主要是研究地方志的性质,方志的编纂宗旨和编修原则,方志的结构和体例,方志的类别和各类方志的作用(社会效益),方志的编纂方法以及方志的整理和利用等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认为“方志学之成立,实自实斋始也。”从此以后,许多有关方志学的论著,几乎都唱同一个调子,把章学诚作为中国方志学的创立者,认为中国方志学形成于乾嘉时代。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偏见,必须重新加以鉴定。  相似文献   

2.
也谈地方志是什么书──兼同资料书说商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方志是什么书?是编纂地方志和研究方志学碰到第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古今学者曾作过回答;说法既有相同点,又有分歧。目前还有许多志界同仁关心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仍然是见仁见智,说明这个问题在新方志理论方面还未彻底解决,有待继续研究。作为一个方志人,我也略述一点看法。我以为判定地方志是什么书,应当从人的实践活动解剖出发。因为。’、的实践活动是方志发生与发展的基础,方志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根据这个观点,我回答地方志是什么书?两个字,官书。正如李铁映所指出的:“方志是官修的地情书。”这…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编纂了大批地方志书。但对其利用,却重视不够。究竟地方志有何价值?正如清代著名方志学家章学诚说:“方志,非示观美,将求其实用也.”胡乔木同志更精辟地指出:“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地方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科学的资料。其作用在于:一是它占有资料翔实、可靠、系统、准确,实用性强;二是它综合性和专业性记述结合,宏观和微观记述结合,  相似文献   

4.
传统方志学以方志为研究对象,从方志自身研究方志属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方志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方志以自然、社会客观存在为认知源泉和记述对象,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一面意识形态化的"镜子"。据此,本文研究方志的社会属性,给方志以新的定义,提出一个比较宽泛的地方志概念和以认知记述反映客观存在为本质特征的新方志学概念及其学科架构,希冀以泛地方志概念开拓方志领域,以新地方志书反映火热现实生活,以认知方志学给方志提供一个科学实用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5.
从方志兼容性谈地方志书与百科全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地方志书的性质及特征时,一般仅着眼于地域性、连续性、资料性、实用性等方面,而忽略了方志本身具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一兼容性,以致在表述方志定义,设定方志学的研究对象,构建方志学的学科体系时,出现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争论。本文试图对方志所固有的兼容性作一些必要的理论阐述,以期有助于对方志本质特征能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地方志书的兼容性地方志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一种地情书。以空间范围“地方”来界定内容,所以具有多种兼容性,主要表现在:1.史地兼容。方志源于古史和古地理书在不同时…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原名方志,后改今名。方志定义,从哲学角度来讲,是性质定义中的实质定义。近现代学者对方志定义有三种类型和多种说法。在各种专著和专业期刊上议论不少,但纷争仍存,并一直困扰志坛至今。笔者认为:方志是以特定时空、客观现象并按一定体例作多元或单元的著述。简言之,方志乃区域地情的编著。方志理论研究滞后,严重影响方志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笔者建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邀请有志于此的有识之士共同编著《中国方志学导论》,梳理、规范方志学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构建方志学。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全国形成一个政府主持下的普遍修志的热潮.与此相应,方志学理论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这个百花园中,安徽大学林衍径副教授的《方志学综论》,是一束耀眼的花朵.《方志学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1月.以下简称《综论》),全书22万字,分十章,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方志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包括方志学基本理论问题(方志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方志学的学科体系,方志的名目和种类,方志的性质、作用和特征等),地方志和方志理论的发展历史,地方志的整理和使用,地方志的编纂,以及地方志和方志学的前景等等.出版后,受到方志学界广泛好评,被认为是“十分功夫的一部力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在以下三个方面特色显著:  相似文献   

8.
一、方志学应还其本义。“方”即地方、区域,“志”兼有知和记的双重意义。方志学是研究和记述区域发展的科学。我国方志学历来就主张记述一方,必须认识一方,即主张研究和记述区域发展。二、本届修志热潮的出现,是以区域研究的客观需要为背景的,中外区域发展研究的崛起,其相互影响,将促进我国方志学水平的提高。三、方志学具有高度务实的品格,必须以地方志为依托,要研究地方志和方志编纂学,但方志学仍应以区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对象。四、方志学的理论框架以“区域”和“发展”这两个概念为基础。“区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人类生存和活动一定空间的抽象。方志学的“发展”概念具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目的、任务和方法论的全部内涵。方志学主要研究如何认识和记述区域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一般规律,它统辖方志编纂学、方志应用学、方志目录学、方志发展史、方志学史等学科。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把方志学提高到新的水平,方志工作者要勇敢地承担历史赋予的开拓性任务。  相似文献   

9.
地方志书的性质,是指地方志书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特性,是方志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历史上,方志界对地方志书的性质形成有多种说法。至清代,形成以戴震“志以考地理”为代表的地理书说和以章学诚“志属史体”为代表的历史书说。随后又有史地两性说、资料书说、地情书说、资料性著述说等等。直到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才确定地方志书是一种资料性文献。从这个定义可知:地方志书是记述本行政区域的事物,具有地方性;是完整反映一个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事物,具有资料性;是记述一个时期的历史与现状,具有时限性;是一种资料性文献,具有独特性。因此,地方志书应具备地方性、资料性、时限性、独特性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到风口浪尖去摔打──方志改革的建议新疆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锺英一(一)80年代我国的修志工作,其理论指导体系,或者说方志学的理论体系,就主流来说,是传统的方志学观点。按照这种观点,方志学的研究对象,是地方志书;方志编纂学成为方志学的主体;方志工作者的主...  相似文献   

11.
方志学是顾颉刚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顾颉刚一生热衷收集和阅读地方志,并自觉在史学研究中积极使用地方志。他对方志的定义和功用等问题都表达过自己的看法。顾颉刚一生多次主持和参与修志,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修志经验。顾颉刚还采取诸多措施推动方志学发展,如在《禹贡》大量刊发方志学方面的论文,大力推荐一些方志著作使其得以出版。顾颉刚还引导和扶持一些青年学者投入方志学研究,在大学开设方志学课程,积极培养方志学人才,并提出系统完整的方志理论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对地方志的定义和属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康乾年间地理派戴震和历史派章学诚的争论影响深远,至今某大学地理系一教授应邀在某方志培训班讲课时,仍说地方志是地理学的分支,要求按地理学纂修地方志。其实地方志早已姓“志”了,只是与史地两家有血缘关系。北京社会科学院曹子西、朱明德任主编、陆奇任执行主编《中国现代方志学》总撷旧论,博考新著,用大量史实全面系统记述了地方志的产生、演变和发展历程,明确提出是当代中国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其本质属性是资料性著述。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近四十年来两岸的台湾方志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从方志学研究体系出发进行概括、归纳,认为两岸学者的台湾方志研究有同有异。从微观上看,两岸学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者分布上都存在差异;但从宏观上看,台湾学者的台湾方志研究与大陆学者的台湾方志学研究都属于方志学的范畴。加强两岸方志研究者的交流,构建方志文化共同体,是促进台湾地方志研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方志学研究的历史和发展王广荣1985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全国地方志编纂工作领导报告的通知》后,我国地方志编纂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首先是方志界对方志学的研究与讨论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对建立方志工作者渴望已久...  相似文献   

15.
学术大师梁启超曾对地方志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过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有过许多前人未发的宏论,对中国近代方志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目前对梁启超方志理论的研究较粗略,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撰写此文,希望从梁氏的方志理论中求得某些启迪,对我们今天建立新方志理论体系有所帮助。 一、最早提出“方志学”学科概念 地方志的历史源远流长,史志学界一般都认为方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周  相似文献   

16.
论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作为我国传统文论的一个基本思想,也为传统方志学理论的一个基本主张,受到方志学者重视,仍成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的基本方针,成为地方志书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7.
董一博足迹遍及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他深入修志第一线调查研究,宣传、指导修志工作,写出了160多万字的方志论文和讲稿。董一博为新方志学建设作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地方志的科学属性,关于地方志的功能作用,关于构建方志学理论体系,关于彻底改变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关于史志关系,关于编修地方志的指导思想,关于地方志的持续发展,关于地方志的体例篇目,关于概述,关于方志资料工作,关于方志评论,关于旧志整理。我们缅怀董一博,不仅要学习他的方志学理论,更要学习他热爱方志事业、全心全意为方志事业作贡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我一直认为方志的性质是“资料性著述”,写过一篇名为《地方志是资料性著述》(载《方志天地》1989年第4期)的文章。我虽然简洁地称地方志是“资料性著述”,但也认为,要给地方志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定义,还需要在前面加上一些限定词,来进一步说明资料性著述。在《新方志学理论的基石》(载《方志研究》1992年第5期)一文里,我把方志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实践修志新理论的问题首轮修志工作开展20多年来,方志界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些新理论引起我们对二轮修志的深层思考。这里仅简要列举几例:一是关于地方志的学科属性问题。以往对于地方志属于什么性质的书,属历史类、地理类,还是综合类,其说不一,争论不休。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中国现代方志学》(方志出版社出版)一书的出版,基本结束了地方志"无法归类"或"归属各异"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马金选 《宁夏史志》2006,(2):12-15,25
地方志编辑学既是从属于方志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涉及方志目录学、分类学、资料学、校勘学、版本学等方志学分支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有的专家、学者将编辑工作称为“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其内涵、外延的广泛性,决定了方志编辑学较强的理论性及丰富的实践性,对于编修地方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此,笔者从建设方志学的总目标出发,结合一般编辑学的理论及方志编纂工作实践,对建立方志编辑学的重要意义、基本出发点及其构想等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究或思考,以期与方志界的专家和学者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