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峰 《大众考古》2023,(12):30-34
<正>石臼湖是近年南京及周边城市游客常去的一个网红打卡地。石臼湖水面平滑如镜,遇天气晴朗之日,云彩映在湖中,煞是好看。或逢水低,湖草出露,风吹草伏,置身草海,仿佛进入了宫崎骏漫画里的龙猫草原,引来年轻博主拍片无数。吴敬梓曾有诗曰:“石臼湖中春水平,石臼湖边春草生。”石臼湖畔的高淳是一个边县,东部是山乡,西部是圩乡,虽然此地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比中心城市,然而一种舒缓的、诗和远方的精神气质却始终流淌在石臼湖流域。  相似文献   

2.
以抖音、小红书等为代表的短视频颠覆了传统旅游目的地的传播和营销方式,旅游目的地因获得巨大的流量成为"网红打卡地"。2020年夏天,南京石臼湖一夜爆红,很多人前往"打卡"。本文通过对前来石臼湖打卡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尝试分析游客打卡背后的原因,并对石臼湖从"网红"向"长红"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乐村的辚辚车和五显庙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淳县薛城乡长乐村位于县北圩区,地处苏皖两省及石臼湖与丹阳湖交界处,在行政区划上属南京市郊县农村.长乐村本名"长芦",又名"芦溪",清同治12年由拔贡夏文源改名"长乐".长乐村连同长乐镇人口在万人以上,居民以农业为主.  相似文献   

4.
试论历史时期固城湖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历史时期固城湖的变迁岑宇玉一般论述:固城湖是古丹阳湖的一部分;随着泥沙淤积和围垦,古湖泊消亡为今日之固城、石臼、丹阳诸湖。如果不考虑时间尺度与现实发展过程,称之谓“古丹阳湖”的该区域是处于茅山隆起西侧的相对沉降盆地;从漫长的地质年代来说,沧海桑田...  相似文献   

5.
赵睿 《南京史志》2023,(22):45-46
<正>石臼湖、蓑笠帽、长竹篙,是我记忆中不朽的珍藏。爷爷常撑只木筏载我到波光跃动的湖中央,看他一篙下去,打碎一片夕阳。采石矶的摆渡生涯留给爷爷一腔乡土情,也让我心中氤氲着一抹六朝烟水气。小时总看着爷爷绛紫色的臂膀自信地摆动,心里想划船真好玩,我也想玩。  相似文献   

6.
秋风起,菊黄蟹肥,又是食蟹时节。 高淳自古盛产螃蟹。高淳原位于古丹阳大泽(古丹阳湖)东北高阜,后因江河泥沙淤积,古丹阳大泽演变成丹阳、固城、石臼三湖,高淳遂为“三湖”环抱。螃蟹生命周期一般为两年,在海水中繁殖.在淡水中生长。高淳地区的螃蟹,就是每年入秋后去长江口海水中产卵,孵化出幼蟹后.于来年春天再溯江进入湖区渐渐长大的。  相似文献   

7.
石臼,是一种粮食加工工具,带齿石臼,即臼窝内壁有齿者。石臼在黑龙江省的许多古代遗迹中均有发现,采集的标本也不少。尤其带齿石臼出土的数量渐多,笔者觉得有对其进行考证的必要,因此,本文力求对带齿石臼的年代及产生过程作一点粗浅的探讨。在肇东八里城(金代古城)出土的石臼,外形皆不规整,大小亦不相等,但臼窝径皆在30厘米左右,深20厘米左右,内壁有齿。在与兰西县金代古城女儿城紧邻的女儿屯路旁,曾见一石臼,臼窝上有明显的斜纹臼齿,或许为金代的遗物。1981年,笔者在阿城市的一个村庄里,见到3件带齿石臼,均为花岗岩质,臼体有的较规整,有的不规整,其中一件的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长50、宽40、高35厘米,臼窝径和深度均为22厘米,窝壁上有斜纹臼齿。1982年7月,在牡丹江市郊五公里遗址北缘的一个水泡子边,发现  相似文献   

8.
边走边唱     
每年春节过后,以说书唱道情为生的盲艺人们就动身了。他们奔波于山大沟深的黄土地上.用手中的三弦、四音,凭三寸不烂之舌,一代又一代为百姓们演绎着传统的“忠信义”,吟唱着百姓的欢愉与苦涩。  相似文献   

9.
田浩 《旅游》2003,(2):34-38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给世界留下了太多的辉煌与神秘。如果说.紫禁城象征着中国个时代的皇权.那么.北京那些围绕着它曲折延伸的古老街巷——胡同,便成了一代又一代平民们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清若 《旅游》2002,(6):14-16
如果你到瑞士来,当地人会友善地告诉你,当火车经过了那个隧道.人们看到莱蒙湖的美景时,立即就把手中的车票扔掉.从车窗上跳出去.大声叫着“蒙特勒,我来了!”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中坚     
《南方人物周刊》2013,(3):30-31
中国进入了又一个继往开来的时期。随着人生的代谢,1949年以前出生的一代,渐次退出显耀的历史舞台。生于上世纪.50年代,包括主要生于.50年代中后期,被称为知青一代的人们,开始接管国家最高权力,决定着国家的走向和社会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郑琳春 《江淮文史》2022,(2):22-35+1
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中国共青团的前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100年来,枪林弹雨中跃动着青春的身影,建设工地上流淌着青春的汗水,改革大潮里涌动着青春的创造,发展征途上闪烁着青春的智慧,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在江淮大地上留下了岁月荣光。值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共青团组织在安徽的创建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坐在山路上.丹增的视线越过对面的山脊,望向已经渐渐看不见的家乡的村庄,一边向我如数家珍地讲述着家乡一带的转山线路.比如,沿德木沟口则勒村进去步行一个钟头,有一个小小的神湖名叫”雍措湖”(意为三角形的湖).藏历五月十日转它十圈相当于转苯日神山一圈;再比如,从德木沟隆乃村过去.有一道其险无比的山崖名为“塔欧“(意为格萨尔的马鞍).藏历三月十五转它三圈,想当于转苯日神山一圈。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又称西海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和南山之间,面积为4 635平方公里,绕湖一周有360公里,最深处达28.71米,平均水深在19米以上。湖面海拔3 195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内有云遮雾障、若浮若沉的海心山、海西山、三块石和栖息着10万多只飞禽的鸟岛。在湖的四周散落着许多名胜古迹,处处都有动人的故事、美丽的景色和神奇的传说,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 青海湖的由来 说起青海湖的由来,不能不说西海龙王造海的神奇传说。 古时,地球上只有东海、南海和北海三个海,唯独没有西海。相传老龙王有四个儿子,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15.
刘节昭 《旅游》2003,(10):24-31
一千一百多年前.白居易左迁九江郡司马,在鄱阳湖边住了下来。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被一支琵琶惊醒了.循着琵琶声.诗人发现了自己。鄱阳湖流下了两行清泪。琴声和着泪水沉到湖底。千年之后那里可还能听到嘈嘈切切的琴弦?凭着记忆里那根琵琶的弦.我走近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千年之前的那声裂帛,仿佛就在耳边.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16.
唐人街     
素素 《旅游》2006,(4):12-13
唐人街上的中国人继续在忙碌着。老老少少, 男男女女,一代一代,一个家族一个家族,他们已经习惯于在忙碌中过日子。  相似文献   

17.
文猛 《丝绸之路》2006,(6):10-17
滚滚的沙漠.茫茫的戈壁.悠悠的清泉。浩浩的湖波——并不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让中国的大西部变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然而.爱情,这从不势利的圣洁的人类情感.却茁壮地生长在这片苍茫遥远的土地上.随着那些古老的西部情歌永远焕发着勃勃生机.成为西部一道让中国、让世界感动的风景.让人永远怀念。永远追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二龙戏珠”大型立体花坛古老的玄武湖经历了2000多年的沧桑。它有过六朝时期作为皇家阅兵场和皇家园林“蓬莱仙境”的辉煌,也有过北宋“泄湖为田”、从南京版图上消失的悲哀,还有过明朝一代成为禁地、与世隔绝的低迷。只是到了建国之后,它才真正向人民展露笑脸,...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金沙江边,我的家是在一个半山坡上,门前有一个大石包,与路面相齐,下端是一个陡壁。石包上有一对明显的脚印,右脚脚面很深,十分清晰。左脚脚髁深陷,形同石臼,不见脚面和脚趾。  相似文献   

20.
霍晓 《巴蜀史志》2009,(2):42-43
去年的成都,冬天奇冷。 春节前后,一场六十年未遇的大雪,裹夹着漫天寒雾,笼罩蓉城。那段时日,阳光稀少得让人想起“蜀犬吠日”这句成语。在御翠草堂内的石阶上、道路旁、湖岸边,多了几许北风肆虐后的落叶.少了往日游客的脚步和喧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