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贡献。这主要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辛勤劳动、努力创造的结果,同时也有其它民族的促进和影响。阿拉伯天文学就曾对中国天文学发生过重大影响。本文试就阿拉伯天文学对元朝天文学的影响作些粗浅的探索。一天文仪器的传入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至元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涌现出了郭守敬、王恂等杰出的天文学家,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元代天文学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已拥有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所不及的先进的天文仪器。而这些先进的天文仪器,在很  相似文献   

2.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描绘了二十八宿、部分中官以及日、月的图像和位置。图中有一条"长白线"即黄道,说明汉人已掌握"日月循黄道"的规律。史载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开始制造"黄道铜仪",测定二十八宿黄道度数。中国式黄道坐标源自先秦,是中国天文学独立起源而不可能从域外传入的强有力证据。渠树壕壁画及时反映了中国式"黄道"体系形成的重要信息,通过日月位置以揭示"天道",显示了中国天文学在东汉时期取得的重大进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古代天文历法在研究古代科技史,古代历史、文物考古等方面均有实用意义,这里谈谈它在指导我们阅读古代典籍中的作用。清儒有言,不通声韵训诂,不懂天文历法,不能读古书。粗看起来有点夸大其辞,细加思忖,不无道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最早进入人类社会的农牧业时代,对与农耕生活紧密相关的天文学的研究,自然源远流长。先民在这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并将它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象数符号概念,从考古学、天文学、古文字学等多维视角对中国上古岩画中的网格图案进行初步探析,可以推测象数符号是文字符号产生之前,上古时代人们记录天文历法知识的特殊符号形式。  相似文献   

5.
浙江临安晚唐钱宽墓天文图的发现,是古天文研究工作中的喜讯。它对于了解星象的历史变迁、资料来源等,有重要的价值。这里试作简单的分析。 (一) 我国传统星象以二十八宿为基础,其系统化的时代不晚于公元前五世纪,起源则更为古老。计算表明,二十八宿和天球赤道吻合得比较好的时期约在4500—5000年前,演变到目前我们所熟悉的形式,大约在隋、唐之交或稍早一些。唐以后,提及传  相似文献   

6.
“四神”也称做“四象”或“四灵兽”。它是我国古天文学用以表现星空二十八宿布列方式的形象图案。这是四组星群概括地划分标志。也是区别方位,识别季节,观测天体运行,以及与历法密切相关的表现天象的一种图画形式。是古代人们对美丽星空的联想。  相似文献   

7.
历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结晶,它在天文与数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推算年、月、日的时间系统,对于历史纪年、农事活动乃至年龄计算,都有密切关系。中国历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既不同于以《儒略历》为代表的“太阳历”,也不同于以《回历》为代表的“太阳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这种历法起源很早,夏、商、周三代即有所谓“三正”,汉代的《太初历》已确立了中国历法的基本体系,南北朝时期的《大明历》又有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后,  相似文献   

8.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自己开辟的广大土地上辛勤的劳动着,创造着。获得了不少的宝贵经验,留下了无数光辉优秀的科学发明。这些发明,是我们祖先经久辛勤劳动的成果,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仅就汉代公元前后一二世纪时几件最重要的贡献,约略的介绍一下。因为汉代在我国科学发明史上,是总结过去,启发后来,以后各代的科学发明,大都与汉代的科学发明有关。但限于我自己的学力浅微,只能作一个极肤浅的介绍,还请读者诸君,多加指教!一、天文学、历法与数学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对于星象的观测和认识,有着惊人的成就,大概在周初已有了二十八宿的分法。到了汉代,对于天文学的研究,更是极盛一时。西汉武帝时(公元前四八年——公元前八十六年》落下闳曾造浑天仪。太初三年立日晷仪下漏刻,以求二十八宿的地位,宣帝  相似文献   

9.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以北斗为中心,以二十八宿为边界,描绘了二十八宿以内天区的主要星官,大多数星宿和星官有题名,并绘有人物或动物图像。这是首次发现大量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俱全的汉代天文图。此图位于观赏星图和科学星图之间,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整体结构属于早期“三垣二十八宿”体系。题名星官大多与文献记载相符。图中描绘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手执规矩等形象,显示伏羲星象为天市垣、女娲星象为牛郎织女等。壁画星图为研究汉代丧葬习俗、神话传说以及天文学发展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二十四气及干支纪年的创立,二十八宿距度的确定,在天文历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它们的创立时代,学者意见各不相同。本文论述了三者都是汉文帝时所创,只因改历中辍,当时未能行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农业发达的国家。根据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天文学很早便发生和发展起来,传说牺和就是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人。《史记·历书》记载:“黄帝考定星历”,同书《索引》引《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牺和占日,常仪占月。……所谓‘占日’是指观测太阳,计算日子,等等。”汉代的画像石刻上,也常有“日御牺和”图。  相似文献   

12.
气象学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气象学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代中国素以农业生产为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气象科学逐步随着粗放性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由萌生而发展。我国劳动人民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气象学方面的知识,并对这些实践经验不断加以总结、完善和提高。 在早期人类的气象观测中,对风的认识和观测一直占据着气象学的主要地位。用于测定风向乃至风速的风信仪器应运而生,并  相似文献   

13.
盖天图仪考     
秦建明 《文博》2008,(1):4-10
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两大主流学派,历史上,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与演示天象.  相似文献   

14.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为“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呢?据天文学家解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初期,国际学术界对二十八宿体系的起源时间和地点发生过激烈的争论,认识上有多种观点,主要以中国说、印度说和巴比伦说为主,主流认识多是倾向起源于印度后再传人中国.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发展史上,农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逐步改变了人类群体过去“野生状态”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由纯粹依赖自然到逐渐主动地改变自然,成为食物生产者,这就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能力,促进了人类自身和文化的发展,为以后跨人文明社会慢慢积累着财富,因而农业的产生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革命”,探讨早期农业起源就显得特别必要,成为古史研究中一个极为主要的课题。但农业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时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中,人类群体的经济生活农业已占了极为重要的成份,这距农业起源初期已有了一段距离。最…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八年出土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内有一件漆箱盖,盖面绘有一“斗”字和二十八宿名称及青龙、白虎图象(以下简称“图象”),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重要文物。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不少专家对它进行过研究。有关图象的文字都大体读到,感到仍有许多话要说。今诉诸于后,就正于方家学人。一、关于二十八宿配四象图象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绘有完整的二十八宿与青龙、白虎。要研究这只箱盖上图象的古天文学意义,必然要从二十八宿与四象的配合关系说起。研究图象的文章都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18.
植物考古新发现揭示:仰韶文化早期,渭河平原处在农业起源的过渡阶段,采集狩猎在当地人类生活中的比重日渐衰落,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的比重日渐增强。仰韶文化中期:渭河平原完成由采集狩猎向农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进入到以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为主导经济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夏商周时期:从西亚传入的小麦在渭河平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突然大幅度提升,种植规模扩大,在粮食消费中所占比重显著提升,虽然还没有完全取代粟和黍两种小米,但已经处在了与粟同等重要的地位,标志着中国历史时期的"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即将形成。  相似文献   

19.
布依族古老的天文历法知识是布依族及其先民对太阳的升落、月亮的圆缺、物候的变化、寒暑的交替等天象、气象、物象乃至声象的长期观察和总结。它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图象历法诸如古代岩画中的“物候历法”图象,这是原始历法  相似文献   

20.
秦建明 《文博》2005,(2):30-37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无论是陕西地区出现的天文学家,还是陕西地区展开的天文研究,抑或建立在陕的天文机构和天文设施,在中国天文学发展过程中,均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地位。如果视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为一条历史长河,则许多时期,陕西天文学的发展历程都曾成为这条大河的浩荡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