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代的社会基本群众被称作“众人”,在殷虚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但是,到了周代以后,“众人”作为特定身分的意义却消失了,即或在某些场合偶然出现,也只是被当作多数的数量司使用着。那么,作为商代的基本群众的“众人”,经过改朝换代,进入周代之后,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商代的基本群众叫“众人”,周代的基本群众叫“庶人”,称呼变了。但商代的“众人”,其地位同于“小人”,即自由人这个社会集团中的普通人民群众;而周代的“庶人”,地位却不同于“小人”,他们下降了一个等级,变成了不自由的被保护民,成为“被剥夺了一切公权的平民”(恩格斯语)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古代,平民这个社会阶级,是西周以后才出现的。下面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周代用鼎制度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代有一套自天子至庶人的等级制度,在礼制上“名位不同,礼数亦异”(《左传》庄公十八年)。七十年代以来,先后有几篇文章把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结合起来探讨周代的与身份等级相应的用鼎制度,引起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普遍重视。其主要结论,经常被周墓发掘报告和研究论文引用。但也有人指出,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仍属探索性的工作”,有待继续探讨。我因为讲授《商周考古》有关章节,翻检了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感到关于周代用鼎制度的已有研究成果,确有不少尚待商榷之处,现在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3.
冯盛国 《文博》2009,(1):59-63
周代社会当中礼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周代社会的结构一致,周代礼仪也呈现出等级性的特征。通过对周代礼仪等级性元素的梳理,周代礼仪的本质特征-等级性特征就会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公卒"在传世文献中未见,张家山汉简中首次出现。近几年公布的里耶秦简和岳麓书院藏秦简再次出现公卒简的实例。公卒,作为身份性术语,无一例外排在公士之后、士伍之前。与商鞅爵制有因功得爵与因劳得爵两个爵层相一致,秦及汉初的爵位系统中有两大层次,一层是传统的二十等爵,一层为公卒、士伍构成的"士下"准爵层,这个准爵层不包括庶人。在秦汉社会身份序列中,庶人是连接爵制身份序列和刑罚身份序列的枢纽。随着爵制式微,爵称、爵名有一个简化的过程,"公卒"是汉代第一个被裁并的准爵制身份,时间应发生在西汉前期。  相似文献   

5.
《攀登》2021,40(3)
本文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流入地归属感、长期居留意愿、入籍意愿、身份转变四个维度测量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结合logistic回归探究了流动人口的主观社会地位对其身份认同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流入地身份的认同水平不高,不同维度存在较大差异;认同水平随测量维度的深入而降低;主观社会地位对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作用因流动者的户口类型和受教育水平而异。建议,为提高流动人口对流入地身份的认同水平,除了改善客观的生活条件,更应注重其主观感受,尤其是主观的社会地位认知。  相似文献   

6.
祭祀在周代是国家的重要事务。在国家举行的不同种类的祭祀中,郊天之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郊天之祭,对认识周代宗教生活的特点以及祭祀活动的实质都是必要的。本文着重从周代天的神性、郊天之祭的礼仪特点和社会作用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物》2014,(1)
2005年1月,山西绛县横水M2出土了一件铜卣(M2∶75),器盖对铭。根据器形判断,其时代属于西周中期偏早。根据铭文判断,铜卣器主名"肃"。肃卣铭文共66字,可分为四句话,各为一段。铭文记载了一个西周时期关于降低庶人社会等级的罕见案例,从此案例可以看出西周庶人有人身自由。在任何阶级社会,庶人即自由民阶层都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因此这篇铭文的阐释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文选取了全球史的视角,从现存的史料典籍如《诗经》、《论语》、《周礼》中搜集出一些民众生活的记录,选取了民众广泛参与的如社、诗、乐、舞、宴、猎等社会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对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公共活动进行了分析,同时与西方的社会公共活动进行比较。并在文中分析了周代的社会性质特别是礼乐制度对当时社会公共活动的影响,指出周代社会公共活动有深刻的农业社会文明印记。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化的核心是儒学思想和宗法化的结合,都以周代为其肇源时期,可以说周代明是两千多年封建明的渊源。在周代(主要指西周)明中,孝和友的道德习俗不仅贯彻于家庭、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而且渗入到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的根本制度之中,因此,西周明是以孝友为核心的明,这是世界古代各国所仅见的。研究西周孝友明,对于进一步解剖西周社会性质和整个中国古代明的特殊性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国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晁福林随着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思想的巨大变革,社会上的鬼神观念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如果说春秋时期较多地反映了周代宗教信仰的话,那么,战国时期的神灵崇拜则可以说是即将降临的新时代来自天国的嚆矢。本文试图在前辈专家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周代,鼎是一种礼器,是一种表明身份等级的重器,鼎迁而国丧。故楚庄王欲侵中原先问周鼎,秦、齐亦为争周鼎而反目。因此,用鼎制度直接涉及到周代政治制度、礼仪制度,是一种颇为重要的制度,很值得研究。随着周代墓葬的发掘和彝器出土日益增多,探讨周代用鼎制度已提上日程。迄今为止,此题之专论已有数篇,其中以俞伟超先生和高明先生所写《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一文最早,材料最丰富,观点也最具代表性。该文将考古与文献结合,非常精辟地提出周代用鼎制度与五等爵制有密切关系。笔者十分同意。在同一文,俞、高两位先生还就用  相似文献   

12.
在周代诸封国中,宋虽然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国家,但其国祚绵延七个多世纪之久,政治影响又十分广泛,所以说它的地位实际上是在一般中等国家之上的。考察宋国历史发展对于研究周代社会结构情况具有一定意义。由于论者对此罕有所论,所以今试作探讨,以求引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分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夫妻称谓,这些称谓的内涵反映了夫妻双方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也折射了中国女子的社会地位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的诸子平均析产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古代的诸子平均析产问题邢铁梁启超在谈到我国古代家产继承方式的演变时说:周代“贵族所有土田,盖皆归袭爵之子”,即由长子一人继承,而一般“庶人之家,则其制未闻”;商鞅变法后“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则父在而子分居,财产独立”已成习俗,汉代以降一直通行“兄...  相似文献   

15.
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的身份等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建新 《世界历史》2001,3(6):54-66
日本学界将社会结构中的等级制度称为身份制。所谓社会等级是由一群具有同样身份的人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身份即是等级,或者称之为身份等级。身份等级所反映出的差别主要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在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上的权利等差。在阶级社会中,  相似文献   

16.
先秦文献中的舆人有二义,均可从"舆"的字源上找到依据,均非作为一个阶层而存在。其一,由从事农业的庶人阶层中征发而来的夫役。这是具有临时性的身份,战时主要负责搬运车舆,亦可参与军事性伪装,平时从事筑城、抬棺等,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多有舆的编制。舆人在参与某些劳作时归由皂管辖,在职务等级上低于皂而高于隶,但这并不意味着该人群本身的社会地位也低于皂。其二,特指造车箱的工人。  相似文献   

17.
左娅 《世界历史》2022,(1):74-91+154-155
缅甸女性的社会身份问题是东南亚女性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曼荼罗体系还是佛教体系下,早期缅甸社会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都有明显的张力。这种张力容忍了两种对立态度的同时存在:一方面,这两种体系都能有效地压制女性在这两类体系中的社会地位及权力,使她们无法成为缅甸社会中的主流群体;但另一方面,这两种体系都给予了女性群体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她们能够部分参与社会实践与宗教活动。显然,这两种对立态度在进行着紧张与松弛之间的调和,并成为边缘群体身份构建的准则,由此构成缅甸女性边缘流动的身份特性。  相似文献   

18.
礼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三代之礼中,关于商代和周代的礼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然而关于夏代之礼却着墨者甚少。二里头遗址是研究夏代文化的重要考古学遗存。通过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学发现,可以初步认识夏礼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试析四川汉代葬俗中的商品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西汉比较流行的土坑墓由于仍然承袭着周代以来的礼制思想,其结构、用材和随葬品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商品化因素。中认为而后出现的砖室墓、石室墓和崖墓等墓葬在墓室结构的用材、崖墓的开凿、墓室装饰和专用随葬品等方面无不充溢着商品化因素。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流行,当与两汉社会经济生活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认为在“葬俗的市场经济”杠杆的驱动下,出现了一群专门服务于丧葬习俗商品化的从业人员,其身份和社会地位可能都处于社会中下阶层。  相似文献   

20.
在战国时期的决策活动中 ,有一批身份特殊的人物异常活跃 ,他们的地位并不高 ,但能量却很大 ,许多重大决策的产生 ,都与他们有密切关系 ,这批人就是谋士。谋士是士的一种。士是中国先秦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阶层 ,其最初来源是原始社会末期军事酋长手下的武士亲兵之类。春秋初的士 ,是最低级的贵族阶层 ,他们的地位处在大夫之下 ,被统治阶级的庶人之上 ,属于国人的一部分。这些士平时以学为事 ,所学内容 ,一般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成为掌握一定知识的人才 ,他们或从军旅 ,或充当卜、史、巫、祝一类的小吏 ,在当时的作用并不大。但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