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孙中山的社会经济思想——关于民生主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主义乃是孙中山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后提出的“社会革命”纲领,它成为三民主义体系中最能显示其所属阶级特性和所处时代特点的部份。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中交织着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首先,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地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学术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存在着较大分歧,民生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怎样的关系?它本质上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还是要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怎样的关系?孙中山为什么反复强调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应当看到,民生主义旨在避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但平均地权的主张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节制资本的本质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采取国家社会主义政策,追求多数人富裕等,表明民生主义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倾向,本质上是国家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张恺 《攀登》2023,(5):34-39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明的人类社会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相关论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应然的维度,指共产主义的理论;一个是实然的维度,指共产主义的运动。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归结为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必然和物质生产发展的必然两个方面。第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要靠不断的革命,要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4.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中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厚的理论来源。作为资产阶级改革社会组织的基本经济纲领,"民生主义"在具有反帝反封建特点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妥协性和空想性。  相似文献   

5.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社会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思想是孙中山从当时中国国情出发,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得来的。亨利·乔治的单一土地税制和约翰·穆勒的地租理论是民生主义的主要来源;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最终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国等西方政治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本身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若干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陷阱:一是承认欧美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还将继续出现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却在主观上设计避免在中国出现同样性质的阶级斗争;另一是他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斗争的实践是割裂的。从认识论来说,承认欧洲的阶级斗争是唯物主义的,那么,主观上要去防止中国资本主义过程中产生阶级斗争,则是唯心主义的。从孙中山主观上防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阶级斗争看,他在阶级斗争认识论上是二元论。他在民生观上也体现了这种二元论,唯心主义色彩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三民主义作为孙中山创立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体系,民生主义在其中别具一格,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其他一切顽固派,保皇派的分水岭之一,也是与单纯民族主义者以及简单的民权主义者的分歧点。它最根本地体现了时代和阶级的特征。探究它的性质和意义,对深入理解辛亥革命运动应是有益的。民生主义的生产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阶级根源。进入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者,其思想的建构,尤其是民生主义,与儒家经济伦理有着十分密切的承继关系。一方面,他将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置于思想的首位;另一方面,又力求在这之中实现儒家先哲代代相承的大同理想。重要的是,他将思想的建构置于知识的领域,目的不仅在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而且也在于社会道德的完善和价值的重建。因此,孙中山思想鲜明地体现出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融汇贯通和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9.
民国的广西地方志,深受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志书不但从篇目上,并且从内容上加强对民生的记述。解放后,广西地方志更加重视民生记述,所有的市、县(市、区)志书,均设置人民生活或居民生活,以及社会保障篇(章、节),从就业、收入、消费等方面全方位记述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0.
邵雍 《岭南文史》2013,(4):8-12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庆龄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孙中山逝世后,她多次阐发民生主义,并且不遗余力,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1.
评关于孙中山早期政治思想的两种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孙中山早期的政治思想,通常都认为,经历过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是改良的铁证;同年11月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的誓词,则为革命的表征。近年来,二者都遇到了有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伟大的名字和辛亥革命这场近代伟大的革命运动是无法分离开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关系问題受到孙中山研究者和辛亥革命研究者的重视。尽管以此为论題的论著为数还不多,它们的出现也多是近几年的事,但几乎所有关于孙中山、辛亥革命的论著都曾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就此表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中共党史学界,对于创党阶段湖南共产主义组织(小组或支部)是否建立、何时建立,提出了问题。如苏联的K·B·舍维廖夫写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文中,就一口否定了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在党的“一大”前就已存在;国内有的党史研究工作者也认为湖南共产主义组织是在“一大”以  相似文献   

14.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之一.其最初理路是土地国有与耕者有其田.后来演变为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再变为定价收买,并重申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其目的是要使农民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地位和独立人格的自耕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农村中的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团结了一大批为革命英勇奋斗的骨干分子,形成了以他为首的革命领导核心,谭人凤是这个核心的重要成员,他从1906年12月加入中国同盟会到1920年4月病逝的十四年时间内,积极跟随孙中山,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从事革命活动近40年,在其周围集结了一大批为民主革命英勇奋斗的骨干分子,柏文蔚即是其中的重要一员。柏文蔚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和中华民国两代,曾做过许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情,他不仅在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中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且辛亥革命后继续追随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立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孙中山与柏文蔚有着长达20年的战友情  相似文献   

17.
阎锡山与孙中山的关系时断时续。辛亥革命以来,阎锡山出任山西都督后,背离了孙中山及其倡导的革命,且为固位及维护自身利益反而与北洋势力关系密切。但其并未与孙中山完全决裂,而是在孙中山有一定政治上升空间时,又不遗余力地和孙中山联络。当然孙中山的革命也需要阎锡山的加盟。阎锡山对孙中山的态度和行为始终从政治当权者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和理性决定。  相似文献   

18.
武昌起义后,徐绍桢以新军第九镇统制的身份率军起义,又统率江浙联军攻克南京,出任北伐军总司令和南京卫戍总督,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护法运动起,徐绍桢奉孙命回国,躬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诸役,先后任总统府参军长、练兵督办、广东省长和内政部长等职,又代表孙中山与直皖奉军政要人会谈,为孙中山穿针引线,合纵连横,是前清反正高官中唯一能长期追随孙中山并得到孙中山信任的人物,其特殊作用是孙中山周围人物所无可替代的。孙徐关系,以合作为主,也有分歧。无论分合,都有因可循。  相似文献   

19.
祁建 《文史春秋》2014,(11):36-38
湖广会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1573—1619),首辅张居正捐私宅修建了“全楚会馆”,后来成为私人住宅。据现有史料可知,最早住在这里的是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进士,浙江盐运史张惟寅;次之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的刘权之;再次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状元,官至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加太子太傅的王杰;最后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的叶继雯。叶氏祖孙三代世居于此。  相似文献   

20.
乐朋 《钟山风雨》2012,(1):62-62
鲁迅和孙中山,一为文学家,一为政治家,但他俩的经历、观点、情感生活却有着不少相近之处:同样留洋学医,接触西方文明;同样弃医转行,又遭当局迫害而四处飘泊:都主张推翻满族帝制,实行民主革命;都与共产党人亲近为友,并向往苏俄新政;都曾有过一段旧式包办婚姻,尔后自由恋爱、结成老夫少妻,相濡以沫地其度十年伉俪生涯:他俩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一样地病死异乡而没有落叶归根,安息在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身后又都受到世人的景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