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宇生 《文博》2007,(3):41-43
一我们注意到一个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很少光顾国内博物馆的国人却在西方的博物馆频频出入,难道那里可以看到"月亮背后的光"吗?我们不得不深切检讨、正视"中国博物馆的社会贡献率"这一并不轻松的课题,因为人的因  相似文献   

2.
看到这个题目,我相信很多老师都会生出一种疑惑:我们的课堂上还需要让学生提问题吗?他们不是每天都在提问题吗?难道我们现在的教学中最基本的提问题都有问题了吗?  相似文献   

3.
何宏 《文博》2012,(2):50-53
博物馆工作重心向公众服务意识的强化,告诉我们博物馆服务时代已经到来。由此,对博物馆服务的对象——观众的调查研究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博物馆只有真正重视观众、研究观众,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和成果,对博物馆观众的需求、心理、行为、学习模式等进行认真、细致、多角度的调查研究,科学的分析调查数据,以不同形式和特点的教育活动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才能了解观众、服务观众、吸引更多观众,达到融入现代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博物馆,除了国家级和专题性的博物馆以外,大部分是地方性的综合博物馆。所以,在四化建设中,特别是在今天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以及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它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可是,今天为什么我们这些为数不多的博物馆,却呈现出观众甚少,不太景气的现象呢?这主要是没有充分发挥博物馆这个宣传阵地的巨大作用,导致于社会效益甚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不想在理论上去过多地阐述,仅结合自己从事博物馆数年的体会,浅谈一点  相似文献   

5.
哈佛为哈佛大学的成就做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把哈佛造就为一所世界名牌大学的主要因素,恐怕更在于那些决定将剑桥学院改为哈佛大学、以及在这所大学里尽职尽责工作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们。我们至今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名牌大学,难道不值得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们深思吗?  相似文献   

6.
儿童观众是博物馆教育对象的组成主体,也是博物馆建筑重要的使用者之一。近年来,虽然博物馆学界对于儿童观众的关注逐渐提升,但是从儿童需求出发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仍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从儿童群体特征出发,通过对博物馆儿童体验的分析,得到儿童观众需“在关怀中体验”的结论。并试图以此为出发点,归纳出适宜于儿童观众需求的博物馆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博物馆和遗产的著作对当代博物馆的展览都持一种批评态度。因为博物馆的展览很少关心观众在参观展览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我们不知道公众如何利用博物馆?是否吸收了博物馆展览所传播的信息?博物馆展览所传播的信息是否为观众所希望接受的?博物馆的建立和展览的设计很少考虑到观众的组成及其需要。在英国,对博物馆参观的研究也不成熟,也缺乏对公众及其博物馆利用的大规模调查。 一九八五年,英国曾对博物馆的利用和遗产作过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这次调查可以弥补这方面情报的短缺。调查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理论的框架,在此框架上去认识参观博物馆的文化意义。过去,由于缺乏这样一个理论框架,所以,早期的博物馆参观方面的调查都只是停留在简单地描述。……很显然的一个问题是,要把握当今社会里博物馆参观这个问题,我们不仅必须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传播活动囊括了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收藏到教育,从研究到欣赏,小至一件展品、大到一个展览无不体现了博物馆特殊的传播路径。在传播过程中,观众是受益者同时也是博物馆工作链条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博物馆如果对观众认知特点没有足够把握,将导致博物馆在传播活动中缺乏针对性,造成传播效果不佳,影响整体收益。本文旨在对观众与博物馆传播二者关系进行探讨,在人的研究与物的研究之间建立有效连接。  相似文献   

9.
心语     
随着12点钟声的余音,我最亲爱的朋友你已经13岁了。为什么低着头?难道还在为与小学同学分别而闷闷不乐,以至于潸然泪下吗?你呀你,都已经是大孩子了,难道还不知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吗?况且,换了一个社交圈,对你是一种锻炼,还能认识许多新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为什么苦着脸?难道还在担心与新同学相处不来吗?唉,你真傻!你与小学同学不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吗?人与人之间总得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你一定会交友满天下。  相似文献   

10.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评判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仅要看它的收藏丰富程度,更要看它在鼓励公众参与和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来博物馆参观的公众无疑是博物馆能接触的数量最多、成份最复杂、最易受影响的博物馆观众.这些观众也显然是推动博物馆整个工作进步的重要力量,尽管常常被忽视.就某个观众个人的体验而言,今天博物馆的参观者很可能成为明日的、遥远的博物馆宣传者和义务的博物馆公共关系联络员.我们的职责是:必须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扩大每个公众积极、有益参观博物馆的机会.为此,从观众进馆参观到出馆的全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关心和照顾观众.让我们模拟一下这种角色,假如一个观众首次来博物馆参观,试想,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关心他,使他在博物馆获得一种美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悲哀是什么? 三个高材生参加最后的应聘面试,只有最后一人被录用。只因为他比另两位多说了三个字:“早上好”和多做了三个动作:起身双手接名片,越身欠身向中途进门的秘书致意,临走时将一次性纸杯丢入废物术桶。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表现了良好的修养?难道不应为多数人感到悲哀吗? 如果我们仅为这表面现象而有所感触,难免有些浅显。要我们深思的是,教育制度和体系,否则这种悲  相似文献   

12.
陈列,不是把东西摆出来就行.而是要有目的、有意图、有计划,让展品产生作用,即与观众发生对话,展品原先就有潜在价值,陈列就是让其潜在的价值表现出来.展品是给人看,但怎么把它陈列出来,使之与人结合,这是陈列的基础.如何使物与人结合?这是一个具体的过程,例如,一本没翻开的兰皮书,摆在这里,什么也没有,这是什么意思?肯定不会引人注意,假如在书上打个大问号,可能会使观众产生不同反映.如疑惑:这是怎么回事?从而使观众产生了一种动机—探索兴趣.博物馆的陈列,首先要使观众感兴趣.观众有了兴趣,才有可能与物进行对话.又例如,在马路上停一部自动车.这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通过网络来进行信息传播和教育已成为一件切实可行的事情。作为一个具有传播教育功能的机构,不少博物馆也适时地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并对外开放。我们登录www.google.com搜索引擎,键入“博物馆”这一关键词,可以搜索到上百个中国博物馆网站。而通过前几年对数字化博物馆的研究和讨论,也针对诸如博物馆网站的性质、功能、技术构建等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实践和学术双重意义的理论成果。但是,博物馆网站的建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其依据是什么?博物馆网站建设对于博物馆本身以及整个社会将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与解答。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观众研究涵盖多种研究调查,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非正式(或自由选择)教育环境下观众的行为、态度、兴趣、动机和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参与所带来的结果和影响。绝大多数博物馆观众研究在本质上都是评估性的。尽管观众研究和博物馆评估这两个领域有所重叠,但它们通常采用明显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当前,针对博物馆的自由选择式或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和评估领域有五大重点研究方向:展览研究、博物馆作为社会背景、博物馆观众细分、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博物馆作为促进学习的场所。未来,博物馆观众研究的可能趋势有如下几方面:确定该领域的模型、框架和一致指标;解决研究人员之间因研究范式、观点不同而形成的紧张关系;最小化学校内外学习之间区别;东南亚博物馆界的持续增长以及由此将带来的对参观者研究的需求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形象建设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增忠 《南方文物》2002,(3):113-1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常常热闹非凡,而与之对照的是,一些博物馆常常感叹观众难组织,特别是一些中小博物馆更是门庭冷落,观众寥寥.社会公众也常常把博物馆当作“旧物仓库“,认为文博工作少不了,但也没有多重要.博物馆吸引不了人,公众对博物馆功能认识上产生偏差,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与人们的文化修养、文化素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博物馆没有很好地加强自身形象建设所致.那什么是博物馆形象,博物馆又该如何去塑造自身形象,以吸引观众,就成了现阶段博物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真实的与虚伪的,你选择什么?让“真实”胜出,我选择真实!相信有许多人会无法说服自己选择真实:很多人花大笔大笔的金钱包装自己,将自己真实的脸层层包裹在名牌化妆品下;很多人原本明明是爽朗的、大大咧咧的,却要掩饰自己真实的个性,装作小家碧玉,抿嘴一笑只为博得他人倾心……一切的一切表明真实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他们放弃了真实。的确,真实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放弃真实就能够换来成功,那么放弃真实又怎样?暂时的虚伪又如何呢?”我无言以对。真实,难道如此无足轻重吗?难道你就甘心沉湎于矫揉造作之中吗?相信我,那…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我们有过多少疯狂的运动啊!科学家们头脑为什么会发热,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科学家作为在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有特殊建树、特殊成就的专业人士,是头脑冷静、严谨客观、讲科学的人,因而人们把更多的信任与依赖投注在他们的身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家是社会良知的体现,是民众心目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我们的杂志改名了。经新闻出版总署同意,从这期开始《华夏人文地理》正式更名为《华夏地理》。长期支持我们的读者或许要问, 少了两个字的《华夏地理》与过去会有什么不同,难道我们不再关注“人文”了吗?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的世界为什么是我们熟悉的这个样子?我们为什么生活在"地球村"?为什么这个"地球村"有着明显的等级体系?为什么大多数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工厂、公司、机构,然后用所得薪金去购买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什么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资本圈中?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不呈现另外一种状态?几百年前的世界是这样的吗?是什么让现在的我们和几百年前的人类如此不同?这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观众的研究日益丰富,但关于观众心理与情感的研究较为欠缺。将环境心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中描述人与场所之间心理情感联系的“场所依恋”概念引入博物馆观众研究,是理论和方法上的一种创新。以南京博物院为案例,运用SPSS、AMOS定量技术方法,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观众涉入、博物馆形象、博物馆功能三个因素均正向显著影响博物馆观众场所依恋的形成。博物馆应发挥教育、休闲、社交综合功能,全面提升吸引物、设施和服务形象,增强博物馆观众涉入,强化观众的情感性场所依恋,从而培育具有场所依恋的观众群体,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