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子     
林帝浣 《环球人物》2020,(5):119-119
甲:“你说,我学个什么乐器,才能突出我这古典清雅端庄的气质?不要太复杂,我懒,最好能速成。”乙:“木鱼。”昨天戴着口罩陪老妈出去买菜,临行前我照了照镜子,很满意。我对老妈说:“妈,我发现我戴上口罩变美了。”老妈瞧了一眼道:“你戴上头盔更美。”  相似文献   

2.
扎根湘西     
一 1949年7月常德一解放,我就报名参加了四十七军,当时年仅15岁。大队长、教导员看到我年纪小,常叫我“小嘎子”,还问我为什么要参军?我回答很干脆:“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他们听了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3.
王倩 《南京史志》2022,(12):49-50
<正>陶行知先生有着很多伟大的教育思想,其中“六大解放”教育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即“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语言解放、空间解放和时间解放”。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只有改变观念,解放儿童,发现儿童,让他们自主的游戏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山坡在户外环境中是属于最特殊的一种,山坡的形态是复杂的,山坡上还会有很多的植物及小昆虫。教师应该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山坡上自主游戏,自由地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让幼儿自然地获得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郑锐 《江淮文史》2008,(1):31-52
1969年12月20日,我背着背包,走下公共汽车,徒步来到安徽省农业机械一厂(即安徽拖拉机厂)。一路上,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刚被“解放”的领导干部,有机会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心中充满了喜悦。这说明我已得到群众的谅解,重新获得了党的信任,内心的兴奋和激动是难以言表的。如今,我虽已“解放”,但三年多来的“文化大革命”,仍像一场可怕的噩梦,时时袭上我的心头。想起这不堪回首的往事,我的心沉重了,脚步也放缓了。“文革”中的种种不幸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5.
杏子树下     
从前有个老阿妈,带着一个儿子过日子,日子不算富裕,却也勉强过得下去。只是儿子阿星很懒,一天只知道睡觉,从来不做一点活,是个名符其实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人。阿妈天天出去做活,回家来还要做饭给他吃。阿星一点也不体贴阿妈,洗脸都要阿妈帮他洗,要是阿妈忙不过来,他可以三天、五天不洗脸。他记得大人对娃娃说的:“小猫三天不洗脸。顿顿得肉吃”的话,他对阿妈说:“我十天不洗脸,得两顿肉吃就行了。”可是,尽管阿星经常不洗脸,也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得吃上几  相似文献   

6.
陆艳 《南京史志》2010,(11):29-30
多年的班主任经历,收获颇多。有时在管理班级时,我让自己“懒”一些,让学生勤一些,收到的效果也很好。在谈笑间轻松搞定各项工作,学生还能亲其师,信其道,让人体会到身为人师的快乐。当然,老师想懒要懒到点子上,学生勤要勤到地方,勤懒结合,才能把班级管理好。  相似文献   

7.
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是属于全人类的。安徒生生前没有能够来到中国,然而在他逝世后约半个世纪的1913年,他的童话帮他完成了遗愿。 20世纪初叶,一批海外的留学者回国后,积极宣传西学,在“人的解放”、“女性解放”的旗帜下发现了儿童,认识到儿童也是人格独立的个人,也有文学上的阅读需求,进而  相似文献   

8.
一、常用口语朋克:发型很朋克,衣服很朋克,文章很朋克……“朋克(Punk)”,本来是一种摇滚乐类型,倾向于解放和反主流,精髓是打翻既有秩序,否定自己。个性:“有个性!”要赞得轻描淡写;“没个性!”要骂出一脸不屑;个性签名每天都换;个性资料几天一改。性感:这句话很性感,留疤的男  相似文献   

9.
沈芸 《世纪》2022,(2):57-61
<正>有一天,方行同志的女儿方虹发给我一个扫描件,题目是“方行先生约稿夏衍先生事”,打开一看,是一篇标题为《知识与法治》的祖父夏衍先生遗稿,仔细读了一遍,我本能地感觉,这篇文章很生疏,以前没有读过,《夏衍全集》文学卷可能也未收入,经查,果然如此。方行为《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约稿夏衍关于“约稿事”的来龙去脉,方行同志所附上的两封信已经讲述得很清楚了,一封是我祖父给他的信,另一封是方行同志给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的信。  相似文献   

10.
吴江 《世界》2006,(6):61-63
提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一般都是提“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从梁启超对进代中国新文化的贡献,突然想起中国整个新文化运动以及这个运动究应从何时算起这个问题来, 这当然是一个大问题了。对此,我想我们也应当重新思索。说起梁启超的“新民”文化运动,我认为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梁于1902年写《新史学》一文,提倡史学革命, 这件事至少在学术上的意义不在《新青年》发动文学革命之下,虽然其作用和影响不及后者,因为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史学集中了中国文化思想的精华。另一件事,就是梁启超的“新民说”着重提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在中国思想界,梁启超恐怕算是最早并最多提“思想解放”的人了,他把思想解放与人的个性解放即人的自由平等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培养“新民”必须从此入手。  相似文献   

11.
意外的特殊使命 1975年深秋,天气特别地阴冷。一天上午,当时上海市文化局负责人孟波同志突然来到我家,很神秘地对我说:“老齐,咱们俩有些事要马上去北京。”他这没来由的话,把我弄得如坠云雾,不着边际。那时,我刚被宣布解放,虽然说是让我和陆汉文、胡冠时等同志负责上海京剧团(即现在的上海京剧院)党委工作,但我是心有余悸,处处小心,大事小事都请示,生怕再被靠边批斗。出于谨慎,我问:“是什么事情?”孟波不露声色地说:“到了北京就知道了。”他秘而不宣。我更加要刨根问底:“你不说清楚,我就不去!”他犯了急:“瞎,你这个人真死心眼,告诉你,…  相似文献   

12.
全国解放前夕,我坐上了南京原“国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政大)和成都原“陆军军官学校”(以下简称军校)的末班车。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在 1949年一年的时间里,我亲历亲见了这两校的消失和覆灭。政大是几经逃迁,陆续瓦解──分化、遗弃和流散而自行消失;军校是行动滞后,一战崩溃──被俘、投诚和脱逃而覆灭。 多少年来我因视野局限,从未看到有关这两校在大陆解放时消失和覆灭的情况上过报刊。近年虽偶然看到两篇文章中有只言片语,但在关键问题上没有说明真相。一篇是在1985年第一辑《文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政治协…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一家人,前娘生下两个女孩后不幸病死了,后娘又生下了两个女孩。因为后娘很懒,一家六口人生活过得很困难。后娘就对丈夫说:“把前娘的两个姑娘赶走,不然一家人都得饿死。”丈夫说:“好吧!”一天,父亲把大姑娘和二姑娘带着出门去了。走着走着,来到一条水沟边,父亲问女儿:“老大,你到过这个地方没有?”老大说:“这个地方是我和二  相似文献   

14.
1972年,我初到西藏边境亚东县从事对敌宣传工作.其间,我被安排在半山腰、林木簇拥着的一座印欧式别墅房中.那房子砖混结构,铁皮盖顶,内部设施相当不错,很有档次.从房子上用水泥嵌着的“1934”阿拉伯字样,可以断定,这房子建于1934年.从院坝中还摆放着的那三辆已被拆卸的仅剩外壳和轮胎的小轿车来看,过去这里曾住过很有身份的人.后来明白,这里果然曾是英属印度公司的商务代办处.西藏和平解放收归国有后,我们总部设在了这里,从此成了军事禁区,一般人不准来往.但有一人例外,他是一个畸形“藏族人”.  相似文献   

15.
难当男子汉     
我是个独生子,这是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感召的结果,那年月政府提倡“一个不少,两个正好”。我的父母很明智,他们选择了“不少”,放弃了“正好”,把全部精力和财刀都投入到我这唯一的儿子身上。这在当时引起了我许多小伙伴的羡慕,因为在他们家里都还有兄弟姐妹,有人跟他们争糖吃,与他们分享父母的爱。那时我的父母就开始接送我上下学了,他们精心地呵护我这棵唯一的小苗。我嘴里总是嚼着巧克力,喝着桔子汁,生活很优裕。于是我成了第一批“小胖子”,体育成绩总不及格,因为我的动作太蠢笨。父母说:“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就行,将来上大学不用考体育。”他们不让我爬高、打闹、做危险的事,不让我跟别  相似文献   

16.
我的生活和写作央珍我目前还没有想到要写这类文章,哪伯是简短的;我觉得“小传”这样的东西离我还比较远。我的确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着文学工作,但涉及文学写作,我也只能算个习作者,“作家”这样的~顶桂冠,我始终对它有沉重的感觉,这全是因为我心中的作家应该是...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张“老”照片,所谓“老”者,言其资格老,意义深远也。这是一张“旧”照片,但历久而弥新,令人无法忘却。这是一幅历史性的照片,是1949年12月底成都解放之时,四川大学师生及四川省会的民众,到城北驷马桥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贺龙人城的历史见证;亦是迄今四川大学迎接解放军进入成都绝无仅有的一幅弥足珍贵的纪念性文物照片。而这张照片对于本人来说,更是终生难以忘怀,因照片上横标之“四川大学”四个大字(见图片)是我五十六年前亲手所书。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原上海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原抗敌演剧第九队成员马夫《文史天地》收到了。这份刊物办得不错,有许多重要的革命史料,是前所未闻的。田汉在1944年末、45年初在贵阳时,据我记忆有一个阶段,他和安娥的生活很困难,住在一个用景片隔起来的房间里,墙(布景片)上曾贴着他的一首诗,诗曰“爷有新诗不济(救)贫,贵阳珠米桂为薪,杀人无力求人懒,千古伤心文化人”当时我们队在重庆,我不记得是谁到重庆告知我的,这首诗的内容我印象很深,其他具体情况因我当时不在贵阳就不够了解厂。田汉之子田海男您寄来的《文史天地》杂志收到了。读了您写的…  相似文献   

19.
毕竟骑到了新疆那口我和一伙伴信誓旦旦地要从北京骑到新疆,连吃了好几顿饯行的酒饭,人都吃胖了。若不是朋友们老问“啥时出发”和“还出不出发”,我俩还真想在北京多享受几天“英雄”的待遇。一胖就生懒,饱暖思安逸。若再不出发,非成了大骗子不可。上路时心情并非很豪迈,有点以为这是何苦呢,全是让我们的誓言和朋友们的鞭策给闹的想法。经过一路枯燥疲惫的骑行,第27天好歹骑到了甘肃新疆的交界处──小镇星星峡。眼看我们推车步行过了新疆界碑,进入新疆一百多米了,人就像跑气的车胎,怎么补、怎么打气也鼓不起来了。我向伙伴说…  相似文献   

20.
早春的苦闷     
《百年潮》1999,(3)
在一次文学史研讨会上,有些专家、教授描述1949年以后的文学状况是早春天气,作家有解放感,翻身感,胜利感。我觉得这个说法值得斟酌。我谈了一些肤浅的意见,这里暂且不表。现在想起一些当时作家的创作状况,很耐人寻味。1953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三篇文艺方面的文章,编者按语认为,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