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蒲江县战国土坑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1年秋季,四川省蒲江县东北公社一大队六队社员在房侧水田边挖沼气池时,发现土坑独木棺墓一座,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蒲江县文物管理所派员去现场进行了调查。1982年9月,在与此墓相距约1米处探得与之并列的同类墓葬一座,并作了发掘。两墓编号分别为PDM1、PDM2。现将调查、发掘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重庆市丰都县汇南墓群加油站梁子和钟姑娘梁子发掘墓葬23座,其中西汉至新莽时期土坑墓9座、瓦棺葬墓1座、东汉时期土坑─砖室复合结构墓2座、东汉至六朝时期砖室墓6座。墓葬分布密集,有打破关系的墓葬共8座。出土器物以陶、瓷器为主,其次为铜、铁器,还出土了丰富的钱币。JM2出土的铜摇钱树干上有一尊佛像,为研究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3.
什邡荥经船棺葬墓地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出版了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的《四川考古报告集》①,其中发表了《什邡市城关战国秦汉墓发掘报告》和《荥经同心村巴蜀船棺葬发掘报告》,另外还有《涪陵小田溪9号墓发掘简报》和《广元市昭化宝轮院船棺葬发掘简报》。在小田溪以往曾发掘过两批7座墓葬②,此次发掘的9号墓从各方面看与“前两次发掘的一样”。其为巴文化墓葬已无疑问。昭化宝轮院共清理9座墓,“与1954年所出船棺葬处在同一个墓葬区域”。出土器物也“都与该地过去发现的船棺葬所出器物相似”。1954发掘的船棺葬属巴文化③,所以此次发掘的船棺葬属巴…  相似文献   

4.
雷雨 《四川文物》2006,(3):31-53
什邡城关先后共发掘出了98座古代墓葬,均为坚穴土坑墓,分为船棺墓、木椁墓、木板墓和无葬具墓四类;其中89座墓葬出土随葬器物1096件,包括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等。根据出土器物的比较研究,可将其中82座墓分为六期十段,年代上限到春秋时期,下限为公元前1世纪中下叶,即西汉前期。反映了巴蜀文化与秦汉文化此消彼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1973年 4月中旬 ,安徽省博物馆在合肥市东郊大兴集黄泥坎包拯家族墓地发掘二号墓 (M2 )时 ,发现一枚银质厌胜钱 (如图 )。厌胜钱出于棺底北端偏东 ,其旁并有水晶珠 9颗。此墓还出土铜钱 1 2 5枚 ,是家族墓中出土钱币最多的一座。墓地内出土钱币的墓葬有包拯长子包及长媳崔氏合葬墓、次子包绶及次媳文氏合葬墓、长孙包永年墓及永年夫人墓等四座 ,共出土唐宋钱币 2 82枚。包拯于北宋嘉七年 (1 0 6 2 )病逝开封 ,卒年六十四岁 ,次年葬于合肥县公城乡公城里包氏家族墓地。据包永年墓志 ,永年为包拯长孙 ,卒年 51岁 ,葬于徽宗宣和二年 (1 1 …  相似文献   

6.
2013年6~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在蔡家坟遗址发掘了一批战国瓮棺葬和土坑墓。瓮棺葬均为儿童墓,瓮棺由釜、瓮、盆三种陶器组合构成,均没有随葬器物。土坑墓分布有一定规律,出土器物有陶鼎、豆、罐、壶、盂和石璧、石片等。根据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和出土器物判断,瓮棺葬的年代属于战国中、晚期,土坑墓的年代可分为战国早、中、晚三期。瓮棺葬、土坑墓的基本特征与燕山南麓地区、辽西地区的同类墓葬基本一致,土坑墓还具有自身的特色。此次发掘为讨论燕文化的传播、扩张以及本地葬俗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7.
《文物》2020,(9)
199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对平山中七汲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战国墓65座。其中M11、M37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南北向,M11葬具为一棺一椁,M37葬具为一棺。两墓均遭盗扰,出土有陶器、铜器、玛瑙器。根据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晚期。中七汲墓地位于中山国灵寿城外的王陵区附近,本次发掘为了解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松园村在昌平镇东二里许,据文献记载,这里是明代培育松树的苗圃。1956年10月和1957年8月,当地农业生产合作社挖白薯窖和取土,先后发现了两个较大的战国墓葬,一个在村西南角,一个在东北角,两座墓葬相隔约半里。据当地老乡谈,过去耕种和挖土时,经常发现残破的陶器,我们估计这可能是墓葬被破坏后出土的,除此之外,这附近东山口一带,也发现有战国墓,据测可能是一个墓葬区。现将上述两个墓简介于下: 一.墓葬形制两座墓葬(东南角的简称一号墓,东北角的简称二号墓)都是南北向长方形竖穴式,口部比底部稍大,四壁倾斜,一号墓有壁龕,坑口长5、宽3米,底部长4.2、宽2.2米。二号墓坑口长5.6、宽3.7米,底部长4.9、宽3米(图1),坑底棺槨四周,  相似文献   

9.
1986年1月,彭县致和乡明台村八组农民在烧砖取土中,发现一座汉墓。该墓位于县城东南约10公里,墓深1.5米。木棺底残长2.4、宽 0.54米、厚0.12米,尸体已腐,随葬器物放置在棺底四周,出土有13件青铜器和“半两”钱币32枚。(见图、照片) 出土器物 剑 一件。为柳叶形巴蜀剑,长32、宽3.3厘米。剑身饰水波纹,正中饰八方曲形图案,中心处一面为“十”字形,一面为飞鸟形,把上有一圆孔。  相似文献   

10.
洛阳市西工区C1M3943战国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西工区是发现东周墓葬较集中的地点,1992年发掘的一座战国墓(CIM3943)出土随葬品种类较多,其中有多件精品。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单棺,内葬一人。随葬器物计63件(组),包括金器、玉器、玛瑙器、玻璃器、铜器、陶器等,仅带钩就有纯金制作、用9块玉组成并以铁丝铆合以及铜质嵌金银的多种。玉器中有玉龙、玉璧、玉印等,印文为“事君子”。此墓应属周王室的陪葬墓,墓主人可能是一位女性。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在石家庄市城角庄发现一座汉墓,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出土随葬品有陶器、明器、钱币等,根据出土器物分析,该墓葬的年代为东汉中晚期。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西史赵村城中村改造工程中,清理了135座古墓葬.其中M126形制较大,葬具一椁两棺,出土有陶器、兵器、玉石器、车马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特征判断,M126的时代约为战国中期偏早,墓主人可能属大夫之列.  相似文献   

13.
湖北阳新县战国墓出土陶冥币1984年3月20日半壁山农场砖瓦厂发现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木停墓。墓为一棺一椁,内出土器物62件,在右边箱中部出土陶质冥币22块。陶币属灰陶,表面施黑衣,呈不规则长方形,长7.5、宽5厘米。单面模印有6─8个方格及阳文(如图...  相似文献   

14.
2000年4月,在配合新洲镇花山寺取土工程中,发现战国至西汉早期墓葬12座。出土随葬品 70余件,,根据器物形态分析有3座为战国墓,余为西汉墓。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18,(6)
宝鸡郭家崖遗址北区共发现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与以往发掘的秦墓葬相比较,极少见到与其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而此次发现的"聚落型"墓地在宝鸡一带秦墓发掘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此次发现的秦墓葬均为屈肢葬式,多为东西向;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偏洞室墓、直线洞室墓三类;葬具有木质棺椁、生土二层台与棚木搭建的棺室,以及瓮棺葬三类。出土器物包括陶鼎、陶釜、陶罐、陶鬲、陶壶、陶甑、铜带钩、铜镜,还有少数礼器如玉器残块、兵器如铜箭镞及生产工具如铁铲等。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座秦墓瓮棺葬较为特别,虽然瓮棺器形显现秦文化特征,但同出的一件铲形袋足鬲却是戎式风格,这为最终确定研究该墓地属性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6.
2003年8月,成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旬邑县博物馆对旬邑县下魏洛村一座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座墓葬为竖穴土坑,葬具两椁一棺。发掘清理中,在内椁上发现覆有白色麻织物痕迹,棺上则有竹席、帷帐痕迹。随葬器物主要是青铜器,有礼器和兵器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看,墓葬的年代应属西周初期,墓主人可能是周初的殷代遗民。  相似文献   

17.
宣汉罗家坝巴文化墓地中规格最高的墓葬M33,实际上是两座具有打破关系的墓葬,被打破者为船棺合葬墓,出土器物受到了楚文化和蜀文化的影响,墓主人有可能属于巴文化的王者或高级贵族。  相似文献   

18.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在1994年第五次发掘以后,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1998年春,在晋侯墓地范围内,被盗掘大型墓葬一座,经钻探发现这里有两座墓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10月~2001年1月对这两座墓葬(编号M113、M114)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大批随葬器物。两座墓葬位于晋侯墓地的最东侧,均为单墓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M114为一椁一棺,出土有殉车、殉狗及殉人,随葬品包括铜、陶、原始瓷、玉、金、蚌、漆和骨器共200多件组,其中叔矢方鼎有40多字的铭文;M113亦为一椁一棺,主要随葬品有铜、陶、玉、蚌器共144件组。从两墓出土铜器铭文可以肯定这又是一组晋侯及其夫人墓,而且是墓地中较早的一组墓葬,时代约在西周早中期之际,墓主可能是晋侯燮父或晋武侯及夫人。  相似文献   

19.
种建荣  王洋  雷兴山  王占奎 《文物》2023,(3):4-27+1
孔头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蒲村镇与故郡镇交界处。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此发掘墓葬22座、马坑3座。其中,中、小型墓葬20座,均为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底四周有二层台,无腰坑。葬具为单棺或一棺一椁,墓主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东。墓葬绝大多数遭盗扰,出土器物有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玉石器等。根据出土器物和葬俗判断,本次发掘的中、小型墓葬年代分属西周早、中、晚三期,族属可能是非姬姓的西土族群。本次发掘为西周墓葬、墓地结构及采邑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翟霖林 《文博》2012,(1):15-18
鱼化寨遗址发掘了一批仰韶文化瓮棺葬墓,极大地丰富了仰韶文化墓葬的材料。通过分析,认为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在放入墓葬之前应该全部为实用器,不存在为埋葬而专门制作的葬具或明器;特殊的多重棺结构可能是棺椁制度的萌芽,"同穴异棺"的葬俗则丰富了我们对仰韶文化早期瓮棺葬墓的认识。仰韶文化晚期墓葬的发现反映出仰韶文化时期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