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贵州省兴仁县三家寨(现属兴仁县鲁础营回族乡)有一座为贵州、云南两省回族人民称为“道堂”(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各门宦静修和管理教民的场所,直接由教主或老人家主持,道堂内设有管家、帐房、勤杂等管理人员,担负有收徒传教、宣讲教理、举行宗教纪念日、管理所属清真寺、委派教坊阿訇等职责。道堂的财产属于全体教民,教主有权支配)的伊斯兰教活动场  相似文献   

2.
张沛轩 《中华遗产》2020,(4):130-139
大罗金仙让人束手无策假如要问《封神演义》一书中,谁拥有最多的粉丝?是“封神榜”在握、震慑人神的姜子牙?还是狂放不羁的三太子哪吒?抑或是一现身就霹雳交加的雷震子?如果注目当下的世界,或许还有一位,那就是“财神统帅”赵公明。  相似文献   

3.
李志鸿 《民俗研究》2008,(2):138-152
流传于民间社会的“瑜伽教”^1,其仪式活动颇具特色。自南宋以来,该派法师以云游的方式活跃于乡土社会,为民众提供驱邪、度亡等宗教服务,成为民间社会的“仪式专家”。“瑜伽教”虽然以“释迦之遗教”自居,奉释迦佛为教主,但是在实际的道法实践中,却与宋元以来的道教法术新传统多有交涉。既“奉佛”又“奉仙”,在仪式展演中,融合了佛、道的科仪传统。  相似文献   

4.
符祖祥 《古今谈》2000,(3):38-39
蒋莲僧名瑞麒,初字莲荪,后改莲僧,号莲道人、古宁越莲道人、鹿田老农、赤松山民、卅六洞天樵者、佛图、佛图咒钵生等等。金华人。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卒于民国32年(1943)。生前曾任金华第七中学(即金一中前身)图画教师多年;为造福桑梓,主办过贫民习艺所;还首创了金华电灯公司(一说电气公司)。  相似文献   

5.
白云洞     
《神州民俗》2009,(11):12-13
白云洞在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风景的总汇。白云洞是儒、佛、道三教福地,划分为三个洞天、二十四景,主要景点有奎光楼、飞流千尺、三湖书院、字祖庙、白云古寺、云泉仙馆、连理枝榕树、四面佛、灵感石、仰辰台等。  相似文献   

6.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讲了一个神仙世界封神的故事:天庭“公务员”稀缺,决定来一次大扩招。具体执行人是三位仙界的尊神: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他们负责从阐教、截教、人教中,选出365名弟子,而考试方式,是商周大战。三位“封神”首席执行官,为同门师兄弟。  相似文献   

7.
早在一百多年前.作为岭南大都的广州,穿着烂褛的大襟衫.两只空荡荡的大裤筒.支楞着两条颤抖抖的瘦腿.把辫子也憋直了,力不从心地撑起南中国经济,文化的半爿天。在粤讴咿哑的广州城里.眼窝深深,嘴唇厚厚的“咸菜道人”一类的本土画家.摇头晃脑地拾着唐诗平仄叶韵的牙慧,蘸了墨抹了一块石头,再点两三只麻雀.撇几叶疏竹。于是自鸣得意“颇有任伯年、吴石仙笔韵。”  相似文献   

8.
绵阳仙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阳仙云观唐光孝仙云观,俗称西山观,位于绵阳市西山(市博物馆内)。创建于隋唐,尔后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该观是一处结构较为完整,儒、释、道三教同居一堂的古观。仙云观原有殿宇三重,前为山门,已毁不存,中为玉皇殿,后为蜀八仙...  相似文献   

9.
明清民间教派在明代中后期开始兴起,以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和三佛应劫、末劫救世为信仰。它是在明代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下兴起的,并从儒、释、道三教中吸取了有益成分,因此与道教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明清民间教派中道教色彩浓厚的教派众多,这些教派体现出了道教世俗化、民间化的诸多流行要素,包括符箓、咒术、庞杂的神灵谱系和医术等等。明清民间教派从道教中吸收的重要养分就是内丹修炼方法,其中的无为教、黄天教、三一教、闻香教、圆顿教等教门都与道教的内丹道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清代中后期,内丹修炼说在八卦教等教门中流衍为坐功运气之说,并在晚近时期进一步演变成为气功武术。  相似文献   

10.
正陈师曾是鲁迅青年时代的同窗、同事和密友。鲁迅和陈师曾,一个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一个是杰出的画家。他们同处于一个政治动荡、新旧交接、东西方文化碰撞空前激烈的时代,都出生于官宦文人家庭并经历了家庭的巨变,他们从小饱读诗书,有着深厚国学根基,同时又不乏对西方文化的敏感和追求。正直、诚恳是他们共同的性格,爱国、救国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一陈师曾,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原籍江西义宁(今修水),1876年3月2日生于湖南省凤凰县,比鲁  相似文献   

11.
明清鼎革之际,动荡的社会催生了人民朴素的求佛救苦信仰,地处边疆的广西地区流行的准提信仰是以往学界较少注意的。梧州博物馆所藏《重修准提阁碑记》作为一方罕见的“一石二文”碑,不仅真实记录了清代初年梧州准提阁衰落、重建及清查寺田的史实,也侧面反映了清政权在广西重建社会秩序的史实。同时借助现存方志、诗集与碑刻,进一步揭示了明清时期广西准提阁的时空分布状况,准提信仰在与临济宗的有益互动和儒、道文化相融合中得以走向繁盛,而清末以来地方社会巨大变迁则导致准提阁与准提信仰逐渐走向没落。准提阁与准提信仰的个案研究将给探究明清时期广西佛教发展状况与多文化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人,他集教授、居士、护法,宗教家、哲学家、杂家于一身,被人赞之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有人称他是佛学大师、禅宗大师、密宗大师、易学大师、国学大师;有人称他是当代道家、现代隐士、“通天教主”;也有人称他是“高明术士”、“江湖骗子”。他就是南怀瑾——一个像谜一样的传奇人物。那么,南怀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3.
屈梅英 《丝绸之路》2010,(16):38-39
天水仙人崖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晚期,后期发展没有很好地延续。明、清时期是仙人崖石窟发展比较兴盛的时期,出现了典型的三教合一的塑像组合。本文对仙人崖石窟艺术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4.
朱琪 《收藏家》2008,(10):25-28
上海博物馆藏“火莲道人”印辨伪 《中国玺印篆刻全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系列)收录有蒋仁“火莲道人”印(图1),款文为: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学者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李庆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考察得出,历史上的儒教、道教、佛教都被称为教的说法大致开始于北魏寇谦之与刘宋顾欢的时代,这是其《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王皓月译,齐鲁书社,2014年)新范式道教史下的道教定义所决定的。三教关系所说的三教是广义儒佛道三教交涉而形成的包含儒家、道家、道教、玄学、佛教五方面及其交叉形成的复杂关系。魏晋南北朝佛教已传入中国,道教、玄学盛行,这一时期是三教关系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展开三教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少林寺院内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刻,充分肯定"三教"、"九流"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所有遗留碑刻甚至文献记载中可谓首屈一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它也是反映明朝宗室朱载堉人文思想的珍贵资料,与其他崇佛抑儒、崇儒反佛论者相比,其思想性高于艺术性.碑刻图赞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反思和认识,具有很高的意趣和深邃内涵.  相似文献   

17.
华喦(1682-1756年),字秋岳,原字德嵩,福建上杭白沙村人。上杭在晋代称为新罗,故自号新罗山人,又号布衣生、东园生、白沙道人、新华山人、离垢居士等。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言“中国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年),文中“三教”,指儒家、佛家、道家三种学术派别,不完全等同于宗教之“教”。关于儒教是否为宗教之“教”,目前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对于此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國道教思想的傳入和傳播促進了韓國漢文小說"仙遇"主題的產生,這些小說或狀仙界靈境,或寫仙人生活,或敍仙凡遇合,多側面地展現了道教神仙思想在古代朝鮮的存在狀態。而仙凡遇合中,無論是人神之戀,還是仙人周窮救濟,化解災難,都表現了韓國民衆的世俗願望。差不多與道教的傳入同時,古代朝鮮也較早接受了儒、佛二教的思想影響,並共同融匯於"花郎道"信仰。因此,韓國漢文小說有關"仙遇"題材的作品中,多有釋道身份合一,儒道思想互融的內容情節,呈現出鮮明的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20.
摘要:杨涵《潍上三绝图》卷,纸本绢裱,水墨,横幅。完整尺寸:横460、纵30厘米。其中绘画部分,横334、纵22厘米。款识:之民侗、笠道人、雲峭、杨涵;钤印:放鹤翁五世孙、文介先生之侗、杨涵、雲峭、杨涵之印、辅峭、张衍、张愫、白峰等。现山东省昌邑市博物馆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