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兴业银行成立于光绪三十三年( 1 90 7) ,为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清末民初 ,浙江兴业银行的事权不统一 ,杭州、上海、汉口三行各自为政 ,董事有杭董、沪董、汉董之分。为了改变全行权力分散和散漫无纪的现状 ,1 91 5年实行了大改组 ,将行政和业务的重心从杭州迁到上海 ,改杭州总行为分行 ,改上海分行为本行 (以后又称总行 ) ,成立全行统一的董事会 ,实行董事长负责制 ,由曾任署理大清银行监督的叶景葵 (揆初 )任董事长。同年 ,自动取消发行权 ,与中国银行订立领券合同 ,并将过去发行的浙江兴业银行纸币全数收回。“依前清开业以来之…  相似文献   

2.
浙江兴业银行成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为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清末民初,浙江兴业银行的事权不统一,杭州、上海、汉口三行各自为政,董事有杭董、沪董、汉董之分。为了改变全行权力分散和散漫无纪的现状,1915年实行了大改组,将行政和业务的重心从杭州迁到上海,改杭州总行为分行,改上海分行为本行(以后又称总行),成立全行统一的董事会,实行董事长负责制,由曾任署理大清银行监督的叶景葵(揆初)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3.
王允庭 《中国钱币》2014,(3):22-24,I0006-I0007
正成立于清末的浙江兴业银行纸币至今尚未有立论准确分析详尽具有说服力的文章论述,且不说扑朔迷离的清末版别,就是民国年间的版别也大有探讨研究之处。一般纸币爱好者都知道,浙江兴业银行民国年间发行的纸币图案均为"人像"——即王阳明、管仲和齐太公,而《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民国时期商业银行纸币(第十卷)第50页却载有浙江兴业银行两枚风景图案纸币,五元正面为杭州御碑亭与雷峰塔,背面北京颐和园铜牛  相似文献   

4.
浙江兴业银行是浙江省最早的商业银行,在清末早期发行钞票的银行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浙江兴业银行的成立,是清末民族资本对抗外国经济侵略,争夺路权的产物。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欲以外款建造苏杭甬铁路,从而将我国的路权拱手让与外人。浙江省人民对清政府的媚外政策,十分不满,为与英美争夺苏杭甬(后称沪杭甬)铁路建造权,浙江成  相似文献   

5.
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正式开业。中国银行总行(当时称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成立后,在北京、天津、汉口、济南、杭州、南昌、广州等地相继建立了分行。1912年10月11日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当时称天津中国银行1在天津法租界七号路14号成立。  相似文献   

6.
观点     
《科学家》2017,(7)
<正>浙江: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浙江(温州)工作基地正式设立日前,经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国科协办公厅正式发函同意设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浙江(温州)工作基地(科协办函外字[2017]49号),这是继2011年杭州、宁波、绍兴,2014年台州椒江、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钱塘江旧称浙江得名。浙江最早发行钞票的省立金融机关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在杭州设立的浙江宫钱局,资本五十万元。该局设立不久,被当局改组为浙江银行。  相似文献   

8.
近从一泉友处看到一张1948年8月11日由上海信和纱厂股份有限公司开具的浙江兴业银行总行国币壹佰亿元的支票。该支票为竖式,长178mm,宽85mm,支票号数为“0998238”。浙江兴业银行是旧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总行原设杭州,1915年12月迁至上海。支票上的国币,即当时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它是在法币恶性膨胀,即将停止流通,国民党政府紧急进行货币改革时开出的,金额之大令人咋舌。中央银行法币券的最大面额是壹万元,按照银行整理票券100张为一把,10把为一捆计算,即使100亿元的票券都是最大面额的法币票券,也多达1000捆。需40个钱箱容装,三四辆运钞车才能运送。由此可见,当时通货膨胀到了什么程度。本文现从货币的发行角度进行一些探讨,以求弄清法币的最后崩溃情况。  相似文献   

9.
西方最早在中国创设银行的国家为英国。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即开放五口通商。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英国在香港设立西印度银行(BANK OF WESTERN INDIA)的分行,总行在孟买。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改名为东方银行(ORIENTAL BANK),总行迁伦敦,在香港称为东藩汇理银行。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在广州设分行,再一、二年后在上海设分行。英国政府并授权该行在中国发行钞票。该行在上海及广州等地的中文名称分别是上  相似文献   

10.
浙江兴业银行是旧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之一,为民族资本的南方金融集团南三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三行的合称)之首。在中国金融史上,说到该行的一些重要人物.如董事长叶景葵、总经理徐新六等.至今都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提起沈新三的大名.现在的人们则非常陌生,不知是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1.
《马关条约》订立后,日本为了在华享有与西方列强同样的地位与权益,急于在长江流域一些通商口岸设立专管租界。但清政府根据张之洞等的建议,以设立本国拥有主权的外国通商场来应对,同时接受李鸿章主张,试图引入列强来牵制日本。围绕在苏州、杭州、沙市、汉口、重庆、上海设立日租界问题,双方交涉6年多。日本始终想剥夺中国对日租界的行政管辖权,实施治外法权,同时尽量将设租界的负担转嫁给中方,但遭到相关各地官府和总理衙门的抵制。日本最终以强权迫使清政府屈服,在苏州、杭州确立专管租界框架后,推及其他口岸。此间,日本很顾忌西方列强的反应,其在上海设立专管租界的图谋与英美扩大公共租界相抵触,加上别无有利之处,最终选择放弃。张之洞曾主导中方抵制设立日租界,但在转向对日"联交"后,态度与举措大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富阳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处在沪杭甬金三角的交汇点上,与杭州毗邻,距上海200多公里,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50余公里,全市以320国道、杭干高速公路和富春江为主线,交通和区位条件优越。富阳市域经济日趋规模,至2003年综合实力已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8位。通信器材、造纸两大业是富阳的优势产业,并已发展成为我国机制纸及纸制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浙江省光通信特色产业基地,被誉为"浙江光谷"和中国白板纸基地。 富阳市古称富春。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富春县,县名因富春江而得。富阳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故里,晚唐诗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讯     
旅游交通杭州到千岛湖的杭千高速(又名杭新景高速)公路已于2006年10月28日全线贯通,全程129公里,走杭千高速到千岛湖90分钟即可,可从杭州绕城南出口上高速然后直达千岛湖。从上海、南京方向出发走高速公路,抵达杭州绕城高速后可直至袁浦出口转至杭千高速可直达千岛湖镇,全程高速;  相似文献   

14.
邵力子     
邵力子,初名景奎,上学后,名闻泰、字仲辉。力了本是他办《民立报》时所用的笔名,取义于《后汉书》“游子天所弃,力子天所富”。1882年12月8日(阴历10月27日)出生在浙江绍兴陶堰。幼时随父宦游各地,受母教,六、七能吟诗,十余岁时能为文。1902年,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学习。1903年回浙江绍兴,旋赴杭州参加乡试,中第六十七名举人,其后两次辞官,立志救国救民。1905年到上海入法国天主教会所办震旦公学求学,结识正遭清廷通缉之陕西人于右任,成为一生莫逆之友。1906年,与于右任共同发起反对学校强迫学生礼拜及不许学习英语规定运动。由校长马良(相伯)组织学生离校,在吴淞口成立“复旦公学”,邵力子、于右任出任校董。  相似文献   

15.
宣统元年(1909)九月,清政府任命袁嘉谷为浙江提学使。他于宣统元年十一月十二日(1909年12月24日)到达杭州,十一月十五日(12月27日)正式接任浙江提学使。他初一上任,便遇到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罢课风潮。  相似文献   

16.
晚清,英商怡和洋行曾企图沿江南运河兴筑从苏州经嘉兴到杭州的铁路,因路权之争而搁浅。后清廷洋务派亦有此动议,无奈内忧外患,库银支出亦未果,就此一搁,几近半个世纪。修建苏嘉铁路的由来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中国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将上海划为非军事区,规定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驻军,亦不准中国军队在上海过境。当时上海是华东铁路枢纽,北经京沪线(今称沪宁线)与津浦路衔接;南去杭州与杭甬、浙赣路相连,沟通华北、华中和华南。上海还是重要的军事运输中转枢纽,《淞沪停战协定》切断了中国军运路…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0月11—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承办的"中西交汇中的近代中国都市和乡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国内26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学者们就与大会主题相关的中西交汇与融合中的城市与乡村、城乡经济、宗教与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近代经济史人物、西学东渐与本土回应等问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漆安慎,字宗许,1935年1月2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父亲漆士昌,字意若,日本庆应大学毕业,历任杭州之江大学日语教授、中国银行济南分行经理等职。母亲乐森珉,是我省教育界名人乐嘉藻的爱女,乐嘉藻出版的《中国建筑史》全部图样均为森珉所作。溱安慎的祖父漆运钧,号松斋,是老同盟会会  相似文献   

19.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东南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起义,未及一月,上海与苏州、杭州等江浙名城次第光复。唯有东南重镇南京在张勋等清廷死党的把持下,击败了当地新军第九镇官兵的起义,成为清王朝在江南剩下的最后一座顽固堡垒。在同盟会的策动与组织下,江苏、浙江、上海各光复地区的革命军  相似文献   

20.
熊先觉 《炎黄春秋》2003,(12):30-32
我国司法行政机构经历了“设立(1949年)——撤销(1959年)——再设立(1979年)”的曲折历程,反映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大起大落和恢复发展。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伴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而设立,还设立了各大行政区司法部。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各大行政区司法部伴随着大行政区的撤销而撤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司法厅、局。在1957年下半年反右运动之前,司法行政开展顺利,法制建设日新月异,全国社会治安良好,甚至上海的治安状况已呈现“夜不闭户”的情景。但从反右运动开始,便江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