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志光 《收藏家》2008,(3):37-39
符是古代常用的信用凭证。“符,信也。谓分而合之曰符。字从竹。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为信。”即古人对符的确切描述(《玄应音义·卷十》)。目前,无论从已知文献还是现存实物看,符的使用范围都限于官方。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调兵遣将的兵符了。此符在前秦及秦汉时多为虎形,  相似文献   

2.
合符制度是中国皇帝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皇权行使的方式之一,因而合符具有鲜明的特点——既是徵信之物,又是权力的象征。清代“符玺”并重,同为皇权象征,皇帝示下之物。其管理厘定有严格制度,并在使用中不断完善,使规制加详。清代合符制度沿袭明制,又略有增益,自成一体。本文就合符的种类、管理、形制及出现的背景诸问题略作述要。  相似文献   

3.
张平一 《文物春秋》2001,(2):24-27,52
符牌是古代皇帝或朝廷传达命令、调动军马的凭证。符牌制度完善于唐,盛行于宋、辽、金、元各代,相袭沿用,成为国家重要典章制度之一。唐代以前以虎形为兵符,故称虎符。朝代更迭,虎符不变,仅是文字和纹饰各有不同,秦代虎符文字错金,汉代虎符多错银,西晋虎符通体有虎斑条纹,刻纹于背、胸前或符阴,东晋则凿款。唐代罢隋代竹使符,启用银菟符,后又改用可以佩带的鱼符。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治理空前辽阔的在一统国域,元王朝建立了水陆通道、驿站、递铺、关卡等配套的庞大交通网络。与此相应,又推行一套颇具特色的符节检验制度。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国宝级文物--八思巴文三珠虎符圆牌,即为元代符牌制度珍贵的实物史证。  相似文献   

5.
熊梅 《巴蜀史志》2008,(3):61-63
阆中“三绝”——白糖蒸馍、张飞牛肉与保宁醋是古城饮食文化中的三大奇葩,考其与我国饮食发展历史的渊源,白糖蒸馍、张飞牛肉系回民入川后回汉文化融合的结晶.而保宁醋则是晋蜀饮食交流的重要成果。阆中“三绝”作为古城发展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既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体现.更是我国古代饮食习俗流传与发展的凭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政治权力一直是社会生活中主宰一切的力量。中国的服饰制度是将君权物化和神化的具体表现,也是统治者严格等级制度、确立身份地位、巩固政治权力的重要手段。从夏、商、周三代起,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主为了加强巩固自己的政治权力,逐渐确立起一系列服饰等级制度。本文从中国服饰制度的形成、“礼治”思想下的服饰制度以及汉代儒家思想对服饰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古代服装形制所具有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西现存文昌魁星类建筑中的文化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从历史早期开始就崇拜日月星辰。“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日天官”。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此四星除合称“魁星”外,亦被并称为“斗魁”。后道教尊其为主宰文运的神,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  相似文献   

8.
华强 《文史天地》2013,(8):14-19
古代长期征战在外的军队曾经出现过军妓,但古代军妓现象并不普遍,一般仅为统军将领拥有。将古代军妓普及于现代军队,供全体官兵使用,作为鼓励官兵奋勇作战的动力并渐渐形成制度,始于二战时期的日本。日军“慰安”制度创始于中国上海,随着战争的进展,日本将“慰安”制度推向了日军铁蹄所能踏到的中国每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9.
科举,是我国古代通过设立科目考试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科举始创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定型于明清,前后延续了1300余年,对古代中国社会和国民心理的影响极为深远。时至今日,从高考第一名仍被称为“状元”并受社会广泛推崇来看,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化积淀已经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科  相似文献   

10.
分亦必然,合则俱伤蒋国保中国古代学术传统。重“文”轻“理”。轻“理”者。非谓排斥自然科学,而是指作为一种文化选择取向,中国古代学术传统否定自然科学有治国安邦的价值。由此可以推论。相对于轻“理”而言的重“文”.其实并非只承认人文科学有存在的价值,而是强...  相似文献   

11.
释“九族”     
文章从考释“九族”在今古文经学中的差异入手,对中国古代氏族、家庭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考证,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2.
“选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形成制度也近2000年了。“选秀”是近代的说法,古代叫“采选”。指通过正式规范的途径,从民间挑选貌美色丽、素质上乘的女子入宫服侍皇帝皇族。采选的制度是东汉首开其端。在此之前,历代朝廷充实后宫,或强夺,或挑选,时间不定,规矩不一,随意性很强。  相似文献   

13.
叶世昌 《钱币博览》2002,(2):4-6,14
中国货币历史悠久,但在1933年废两改元前,中国是没有货币本位制度的国家。货币本位制度和货币制度不是一回事,两者不能混淆。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的《序言》中说:“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中国古代的货币,是没有制度可言的。不过假若放宽尺度来说,那么,历史上的各种措施,无论怎样混乱与不合理,都可以说是一种制度。”他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是没有货币本位制度可言的。因他没有使用“货币本位制度”这个概念,所以既说中国古代没有货币制度,又说“假若放宽尺度来说……都可以说是一种(货币)制度”。他的话实际上表明:中国古代有货币制度,但不是货币本位制度。  相似文献   

14.
汉代的“发兵”制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汉代发兵有四种信物:虎符、节、羽檄、诏书。王朝设有符节台管理符、节、玺印。虎符要与诏书同时使用。节的使用没有地域限制。羽檄曾一度独立作为发兵信物,表示情况紧迫,请求援助的信物。西汉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强,调兵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东汉地方统兵权与调兵权逐渐合一,虎符发兵之制很大程度上被破坏,节不断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5.
郑樵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献学家。他的《通志》与唐杜佑的《通典》、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是古代知识分子必读之书,有“士不读三通,是为不通”之说。由此可见,《通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古代调兵的凭证:虎符虎符,亦称兵符,因作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用兵时,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右一半由国王保存。调动军队时,国王将右一半交给另外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  相似文献   

17.
谈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佩挂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佩挂制度是我国古代服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时期对不同阶层人们的佩挂物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僭越,是统治阶级“昭名兮、辨等威”的工具,是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中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18.
张静 《文史月刊》2006,(11):56-57
刑讯作为中国古代断狱的一种手段,因其产生甚早,流传久远,而为中国法制史研究者所关注。然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意欲从刑讯制度的产生及其沿革入手,进而探寻刑讯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以期对该制度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刑讯者,讯问狱囚以刑求之之谓。”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 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 产。作为一种快速记录技术的速记术,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其萌芽,“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传说,反映出了古代先民们为了加强记忆和快速记忆所进行的不懈地艰苦的探索。从汉字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修贵 《沧桑》2009,(6):130-131,134
历史观的演进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历史发展的体悟过程,是在对历史观的争鸣中展开的。中国古代历史观念十分丰富,有老子的复古史观、阴阳家的循环吏观、韩非朴素的进化吏观、《周易》的变易史观、墨子的圣王史观、孟子的重民史观等。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变化的动因看,由于其动固有天人之分,中国古代的历史观有天命吏观、圣王吏观和民众史观等;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变化的方向看,中国古代的历史现有循环史观、进化吏观、复古史观等;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中国古代的历史观有“大一统”史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