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南京国民政府与意大利之间,曾保持过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墨索里尼执政时期,意大利也曾对华保持过比较友好的双边关系,其在政治、军事、航空工业等方面,对中国有过一定的影响。而斯坦法尼则是30年代前后,意大利与中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对中意关系的认识、贡献及其使华经过,对研究这一时期的中意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中国意大利文化年。5月22日—6月3日,笔者到意大利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此次学术访问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应邀参加意大利“纪念马可·波罗诞生750周年庆祝活动国家委员会”主办、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协办的“意大利与中国:长时期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国际研讨会”;二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意大利研究委员会签订的合作交流协议,在那不勒斯大学亚洲系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到威尼斯大学和罗马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和到威尼斯马拉西尼亚国立图书馆和罗马国立图书馆等处搜集有关中意历史文化联系的资料等。以下仅就笔者在意参加国际会…  相似文献   

3.
为编修《广西通志·外事志》 ,我们曾广泛搜集、深入发掘广西对外关系史料。民国《钦县志·编年大事记》的一则记述 ,称清光绪十七年 ( 1 891年 ) ,“俄太子 (后嗣位俄沙皇尼古拉二世 )游历中国 ,钦慕冯子材为战胜法军名将 ,特绕道来钦谒见”。作为记述广西对外关系的专志 ,编辑室对这一记载十分重视 ,因为此前我们还不曾知道在广西历代对外交往中 ,有过如此重要的事件。感奋之余 ,我们对这则资料怀有浓厚的兴趣。一提到沙皇尼古拉二世 ,我们中国人当不陌生。此人全名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 ,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三世的长子 ,最后…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阅读了法国费·蒂埃里先生撰写的《富字银币的源起》一文。为叙述简便下面将使用“富文”之名代替之。这篇文章对富字钱币的研究得出结论,明确地把这种钱币归类在1943—1944年法属印度支那的铸币中。其论据主要是得到勒内·梅西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民国时期中国与意大利关系中文研究成果与史料刊布的简要总结;第二部分介绍三种重要的中意关系新史料: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外交部档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蒋介石日记",并简要说明它们对于中意关系研究的意义;第三部分是根据陈公博访问意大利的报告书来论述抗日战争初期的中意关系。本文的主旨在于说明,新档案的发现已为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拓展民国时期中意关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一次大战后,日美矛盾成为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与美国争夺中国市场成为日本对外政策的核心和出发点。由于美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和日本资本主义本身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日美两国经济关系的消长成为影响日本对外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20年代日本外交标榜“与欧美列强协调一致”、“不干涉中国内政”和“经济往来”,即所谓“协调外交”。30年代初起,以“九一八”事变为转折点,这一国际协调外交迅速向武力外交转化。经“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直至挑起珍珠港事变,导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引起日本外交剧烈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一战后日美矛盾这一基本要素出发,探讨这一时期日美两国经济关系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38年德国特使佛德秘密访华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8年6月,正当中国抗战进入高潮,武汉会战激烈开展之际,纳粹德国为了自己的全球战略目标,迫于日本的压力,下令撤退赴华军事顾问,召回驻华大使,公开表明其亲日的外交政策,使中德关系陷入最低点。在这种逆境之中,8月间,忽又发生了一件与当时中德关系极不协调的事件——德国国社党“经济顾问”、经济部要员佛德(Dr.Hellmath Woidt)受德方派遣秘密使华,欲与中方继续洽商两国经贸合作,维持双边关系。佛德这次访华完成了双方积欠多年的易货贸易结算,并与中方草签了继续易货发展双边关系草约,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中德外交关系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然而,其访华成果最终却化为乌有,不幸成为中德外交关系中最后的一页,其中的复杂变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历史之谜。本文拟通过对佛德访华之分析研究,为此期中德关系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德日集团的态度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韩建武  胡薇  刘芃 《收藏家》2006,(4):17-20
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意大利卡萨·马尔卡基金会合作,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协办,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在意大利特莱维索市卡萨德·卡拉雷兹宫举办的《丝路遗宝展》,成为2006年中意文化年的前奏。特莱维索是意大利北部古老的城镇,距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很近,卡拉雷兹宫是当地一座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现作为博物馆定期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展览。在此举办的《丝路遗宝展》成为当地新闻报道的焦点。这次展出文物共120件(组),来自中国的陕西、甘肃、河南、湖南和江苏省,时代上迄西周,下至隋唐。西周玉佩、秦公鼎、马王堆汉墓丝织品、漆器、…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9日,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暨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在中国文物研究所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这是中国与意大利政府在文化领域进行政府间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在提高我国文物修复技术、保护与修复设备的完善,以及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制定未来的教育培训计划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该项目由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詹长法研究员与意大利外交部发展合作司技术中心项目主管马立奥·米凯利先生分别担任两国的项目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与意大利特使斯坦法尼会谈纪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7年6月,意大利访华特使艾尔伯妥.德.斯坦法尼(Alberto De.Stefani)应蒋介石之邀来到庐山与蒋会见.作为中国政府聘请的高等顾问,斯坦法尼访华之行不仅负有句通两国外交关系之重任,而且需为中国经济、财政之改革提供咨询及参考意见.7月17日,正当中日战争爆发,蒋介石在庐山庄严宣布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之际,他与斯坦法尼在当日举行了简短的会谈,意图摸清墨索里尼政府对于中日事变的态度,争取意大利的调解来制止中日事变扩大化.这次会谈充分阐明了当时中意双方在远东局势看法上的异同,对研究此期中意关系及战时中国外交颇具价值.感谢意大利威尼斯大学Guido Samarani教授提供本文英文原稿.兹特译附如后.以供研究参考.有关斯坦法尼与宋子文等商讨中意关系及中国财经改革的会谈纪录,本刊将在后期陆续刊布.  相似文献   

11.
“对外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巨大影响是尽人皆知的,有的美国书刊说它是“一个极有影响的私人团体,有时被称为真正的国务院”,有的称它的领导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权势集团”。奇怪的是美国对这样一个重要组织的研究却不多,有关它的专著尤少。对此,劳伦斯·肖普和威廉·明托合著的《特等智囊团:对外关系协会和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不成文的联盟”一词是由美国学者E·布拉德福德·伯恩斯用来形容里约·布兰科时期巴美关系的,它是指本世纪初巴西与美国建立的一种特殊关系,更确切地说是里约·布兰科1902至1912年任巴西外交部长时推行的一种密切巴美关系、并尽量与美国结盟的外交政策。详尽地考察里约·布兰科时期的巴美关系对我们研究本世纪初以来巴西对外政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也可以纠正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将拉美国家作为一个不变的整体,而不加具体分析来阐述美拉关系的偏向。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领域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彻底废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不平等条约及特权,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奠定基础。尼泊尔因1856年的《藏尼条约》及种种历史原因在中国西藏地方享有诸多特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955年8月中尼建交后,两国于1956年就尼泊尔与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谈判,最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协商解决了尼泊尔在中国西藏地方的特权问题,使中尼两国关系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开始了两国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14.
1987年第1期(总第16期)一1988年第4期(总第2弓期)目录 (题目后面的前一数字是总期数,后一数字是页码)中国钱币学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汉法二体钱(和田马钱)研究概况 ”·“·······”·”·”····”·“·”·”····……16.3”····”·············”···……月氏17.41李葆华同志在中国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首帕张堡窖藏秦钱清理报告 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一16.5“·”·“·“·”·“··“…陈尊祥路远18.3耿道明同志在中国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招远切头尖首刀及其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原名《沙捞越考古学》,郑德坤先生著,1969年曾作为单行本在剑桥发表,1982年又收入《中国考古学研究》(英文)一书中,本文即译自此书。沙捞越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古代为婆利国所在地,公元第六世纪初至第七世纪后期和中国有外交关系,《梁书·海南诸国列传》、《隋书·南蛮列传》、《唐书·南蛮列传》皆有记载,但这里的考古学资料表明,中国和沙捞越的文化交往至少在汉代已经开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移民和当地人民一起,为发展沙捞越的经济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译文有删节,图版也做了省略,谨向郑先生致以歉意!  相似文献   

16.
《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屯调查报告》德译本序言[意大利]乔万尼·斯塔里齐木德·道尔吉译欧洲的东方学家对于满洲语的功用不仅持有不同的观点,而且对“纯粹”的,也就是说未汉化的满洲人的是否存在也各持已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早在世纪更易时期,当俄罗斯学...  相似文献   

17.
马可·波罗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家,他的《游记》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并曾游历过中国的许多地方,这已为绝大多数的西方学者所接受。但是,至今仍有个别学者对此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1979年,美国学者海格尔撰文,认为马可·波罗只到过中国的北方(主要是北京),而关于南方各地的情况则是他间接获得的。1982年,当意大利、中国和美国合拍的电视巨片《马可·波罗》在西方公映  相似文献   

18.
海伦·福斯特·斯诺(1911—1997)是美国记者、作家。她于1931年至1939年旅居中国,亲历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转折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她撰写了《续西行漫记》等报道,和埃德加·斯诺等人一起,首先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并在中国发起了“工业合作运动”以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为纪念这位架设中美人民友谊桥梁的先驱,由美国联合技术公司资助,美国杨伯翰大学摄制了这部电视文献片。本刊获准刊出脚本。该片记叙了海伦·斯诺的在华岁月和她与埃德加·斯诺的情感生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汉以来,历代注家多认为《诗经·桧风·隰有苌楚》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西汉·毛亨、东汉·郑玄说此诗作者痛恨国君放纵情欲,荒废国政,所以歌颂无情欲者。宋·朱熹说“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叹其不如草木之无知而无忧也”。(《诗集传》)郭沫若认为是没落贵族悲观厌世之作。(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愚以为这种解释不尽符合该诗的本意,近乎毛亨说《关睢》是“后妃之德”、说《静女》是“刺时”、说《木瓜》是“美齐桓公”、说《溱洧》是“刺乱”一样牵强。迄今仅见高亨《诗经今注》及李长之《诗经试译》在题解中说此诗是一首恋歌。但二位先生未加评述他们这一见解的依据,今就此略陈管见。 研究《诗经》的人公认《郑风·溱洧》是一首反映郑国民间风俗的情歌。《后汉书·袁绍传》注引:《韩诗》曰:“溱与洧,方洹洹兮”薛君注云“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悦)者俱往也”。三  相似文献   

20.
俄中贸易在远东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中贸易在远东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加·尼·罗曼诺娃著徐立亭译研究俄国和中国在资本主义时期的远东商业贸易关系,具有很大的学术和实际意义。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对俄国远东和中国东北(满洲)经济的发展有特殊的地位。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同时必须揭露资产阶级分子伪造的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