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9月,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博士不远万里,从美国夏威夷来到花城广州,受邀请为“大元帅府”复建揭幕。期间,孙博士追寻先辈的足迹,为两岸和平统。奔忙。9月6日,孙博士来到河源市,会见市领导,提出敬塑国父孙中山铜像。8日,孙博士到紫金县,拜谒孙中山先生纪念馆。10日,为大元帅府揭幕。  相似文献   

2.
当年笔者供职国民党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时,就听说宋美龄患有严重的胃病,蒋介石身边的高级医官吴麟孙博士悉心诊治,收效不大,遍请渝市名医诊治,病情仍无明显起色。及至后来卧床不起,只能食些少量流汁。本来准备赴美就医,然时局危急,迟迟未能成行。宋美龄贴身女佣蔡妈,扬州籍,是陪嫁来的,衣不解带,日夜侍奉。宋美龄的女秘书陈小姐,也每晨必至夫人床前问候病状,兼及请示公事。这天早晨,蔡妈见夫人痛楚的样子,急得几乎要哭出声来,便斗胆冒了一句:“我就不相信西医。”夫人瞥了她一眼。秘书陈小姐说:“不妨请夫人试试看。”蔡妈见有人帮腔,便趁机…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虽出身行伍,却热衷于“外语”。早年的蒋介石会说日语,对俄语也略知一二,可惟独不懂英文。其实,在蒋介石心中一直对英语有种向往与敬畏,虽然不懂,但无可否认他一生都和英语在打交道。虽然自己在英文上未有建树,但在其夫人的影响下,努力培养自己的子女学好英文,也算是了了他的“英语情结”。 蒋介石年轻时曾留学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经过两年的学习,蒋介石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日语。在香港的时候,蒋介石携“当时的夫人”陈洁如拜访当地著名侨界绅士李时敏。李时敏在带蒋介石到各处游览的同时,还教授他和陈洁如学习英文。但此时的蒋介石,还没有认识到作为国际标准语——英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民国以后,国内军阀混战,连年不断,其中以爵位、金钱收买瓦解对方部属而置对方于死地之事屡见不鲜。但在众多的军阀中,运用此种手段的高手则要首推蒋介石了,其他军阀虽然有时也这样做,但属小打小闹之作,成不了气候,和蒋介石相比,确实逊色多了,充其量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其中,被蒋介石以爵位、金钱收买分化瓦解部属而遭失败最惨的要首推新桂系集团,但极富戏剧性的是,在大陆的新桂系集团首领李宗仁,最后竟取代了蒋介石成为中华民国的代总统,这是令蒋介石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曾称陈其美为“革命首功之臣”.但他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还是因为此人和蒋介石关系特铁,是拜把兄弟。也亏得陈其美将蒋介石引荐给了孙中山,才有了后来蒋介石的飞黄腾达。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9年3月2日的86年来,《时代》周刊共有20013篇报道提到了中国。关于中国的封面,一共有59个1923年3月3日,在《时代》周刊创刊号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孙博士与英国人》的短篇报道。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在主持黄埔军校时期,有一个最得力的助手,就是先任教授部主任、后任教育长的王柏龄。蒋介石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由他说,蒋介石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由他做,被人称为蒋介石的“第一只手”。 相识多年但友情不深, 在山东营救蒋介石  相似文献   

8.
郭红娟 《史学月刊》2008,(12):62-66
资源委员会及其所属国营企业的发展,对中国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资源委员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蒋介石的支持。从资源委员会的前身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到资源委员会所属企业的具体活动,都得到蒋介石的支持和保护;但资源委员会由技术官僚组成的特质又决定了资源委员会忠诚于民族国家而不是蒋介石的个人意志;二者在抗战时期的结合虽离不开蒋介石与资委会主持人翁文灏、钱昌照的个人交情,但更主要的是特定时期内蒋介石的经济思想与资委会经济发展理念的交合,抗战结束后,共存的条件消失,二者走向决裂。  相似文献   

9.
1949年2月4日,国民党元老、蒋介石的"师爷"吴稚晖乘坐美龄号专机到了台湾,让他难以料到的是,他将自己的一生押在蒋介石身上,蒋介石不但没有真正让他在台安度晚年,而且残忍地让他提前结束了生命。  相似文献   

10.
宋子文和蒋介石既是郎舅关系,又是上下级关系。在蒋介石统治中国20多年中,宋曾是蒋家王朝的重臣。但由于二人的出身和经历不同,他们在很多问题上又政见相左。《宋子文和蒋介石的恩恩怨怨》一文讲述了他们这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四年蒋介石在他统治的地区 ,开展了所谓“新生活运动” ,但到一九三七年仅仅进行了三年的时间 ,蒋介石不得不宣告“新生活运动”的破产。分析和评价蒋介石的所谓提高国民素质的改革运动 ,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刻地认识蒋介石政权的反动性和欺骗性 ,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引出必要的教训 ,以警示后人。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直接原因 ,是来自外国的传教士对蒋介石政权的批评和不满。一九三四年蒋介石夫妇到桂林度假 ,会见了那里的美国传教士。这些传教士说 ,如果南京政府指望得到外国政府的支持和贷款 ,蒋介…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介石“安内攘外”理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李云峰,叶扬兵对于蒋介石的"安内攘外",亦即"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外史学界长期以来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某种不足之处,实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我们认为,"安内攘外"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提出并...  相似文献   

13.
<正>蒋介石虽出身行伍,却热衷于"外语"。早年的蒋介石会说日语,对俄语也略知一二,可就是不懂英文。其实,在蒋介石心中一直对英语有种向往与敬畏,虽然不懂,但无可否认,蒋介石一生都在和英语打交道。虽然自己在英文  相似文献   

14.
正1932年秋,蒋介石颁布了《战字第二一三号》训令,阐述了他对"剿灭共军"的新战略战术。信心满满的蒋介石认为,用这种他苦思冥想出来的新招数,完全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危害"党国"多年的"赤患"问题。但,此时的蒋介石非但没有"大胜"在即的轻松,却急如热锅之蚁,因为他缺乏支撑其新战略构思的充足军费。这段时间,蒋介石连做梦都想着天上能狂下一场金钱雨……就在蒋介石朝思暮想发横财时,突然有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听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的态度如何? 半世纪以来,不少西方人士认为,珍珠港事件发生必然使蒋介石大喜若狂.原因是在事件爆发之前,蒋介石和其他中国领袖早已丧失战斗意志,因此美日开战一直是蒋介石梦寐以求的事件.当它终于到来时,蒋介石自是难以抑制其内心的喜悦.这个说法的含义非常明确:珍珠港事件爆发给美国带来灾难,但它却让蒋介石的军队从此以后无需认真作战,可以静待盟国把胜利果实双手奉上.  相似文献   

16.
卢荻 《百年潮》2003,(1):22-27
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集团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为了拉拢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元老和前辈李济深先生(广西苍梧人,号任潮,时任国民党军事参议院院长、军委委员、中央委员),蒋介石三次电催李济深上庐山“议事”。李济深抱着力谏的想法上了庐山,向蒋介石力谏发动内战的利害。但蒋介石根本不听其忠告。李济深对蒋介石不再存在幻想,他奋笔写了一封长信给蒋,尖锐地批评他反和平、民主、团结建  相似文献   

17.
1937年抗战爆发之初,宋子文虽然在国民政府财经部门中并无实职,但受蒋介石委托赴上海主持战时金融,在拟订实施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筹建四行联合办事机构和劝募公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宋子文为董事长的中国银行根据蒋介石的指示为国民政府垫款和提供举借外债的担保,但宋子文的自主业务经营理念和蒋介石集中金融的政策时起矛盾。蒋介石经常起用宋子文承担重要财政军需任务,由于体制和人事的原因,却未给予宋子文任何实际职衔,这些也导致了战时国民政府财经决策和高层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陈建新 《湖南文史》2013,(10):35-36
众所周知,蒋介石在军界用人,喜欢黄埔生和亲信将领,但这也并非绝对。就有这样一个学者型官员,他既非出身黄埔,也不是国民党党员,更不是职业军人,与蒋介石来往不多,却备受蒋介石的信任,在蒋介石政权中担任过长达十年的“国防部长”。  相似文献   

19.
胡飞 《文史天地》2010,(7):20-24
<正>"云南王"龙云出逃,是蒋介石众叛亲离的又一例。龙云自1927年借北伐胜利之势夺取了云南的统治权,到1945年被蒋介石武力解除云南省主席之职,统治云南长达18年,是名副其实的"云南王"。龙云和蒋介石之间曾经互相利用,合作密切。但也是矛盾重重,最终被蒋介石突然解除兵权,成为一个有职无权的人。  相似文献   

20.
济南惨案对我们不算陌生,但提到"济南惨案"以往的观点是只强调‘济案’是对日妥协,多是负面评价,而通过对那段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我认为济案交涉确有对日妥协的一面,但同时‘济案’促使了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重心的转变,使蒋介石放弃了一度抱有的依靠日本的力量统一中国的幻想,此后,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开始把外交重心转向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