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顺博物馆收藏的一批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间织绣品,包括男女常服、便服等服装以及绣边、云肩、佩饰等装饰物,尤以各种小件佩饰最具特色,包括荷包、褡裢、香囊、扇套、眼镜套等,种类丰富、绣法繁多、创意洒脱、题材活泼。本文以这些佩饰为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探讨清代民国民间佩饰的织绣技巧、种类、题材及时代特征等。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17,(4)
<正>荷包,又称香囊、香荷包、香袋、香包、锦囊、雄黄袋、茄袋、顺袋等,指佩于腰间的一些囊、带或装饰小品,可盛储随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烟料等,如钱荷包、香荷包(又称香囊或香筒子)、针线荷包、烟荷包、扇袋、眼镜袋、搬指盒、钥匙袋、手帕带及其它刺绣佩饰等。《楚辞·离骚》中称"帏",《礼记·内则》中称"容臭",汉代文献称"滕",因有香味,故又雅称"麋滕"。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以降的历代典籍诗文中,通俗地把它叫做"香  相似文献   

3.
殷安妮 《收藏家》2011,(1):43-50
针黹"活计"是中国古代对妇女刺绣、缝纫一类女红及其作品的统称。这类作品一般用于传统服装的佩饰,或是卧室幔帐内悬挂用品,以荷包、香囊类最为常见。清代宫廷针黹活计用途广泛,从服装配饰到日常用品、掌中把玩,甚至在一些重要的礼仪场合可以承载皇帝的主观意志和政治意图。虽长宽不盈掌心,但集织造工艺、刺绣工艺、  相似文献   

4.
由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可知,古代的"七事",是衣前的一种多物件组合型佩饰,这种佩饰最初发端于北方游民族随身携带的实用小工具,大约在南北朝隋唐时期传入中原,被汉文化吸收,一度成为特定官员阶层的装束规范以及身份等级的象征。此后又衍生出"五事"、"四事"等,其形制日益丰富,使用范围趋广,从实用物逐渐变为装饰品。总言之,"事"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礼制以及先民审美观念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陈朝霞 《收藏家》2013,(10):21-28
玉佩饰,是指佩戴所用之玉器。一般器形不太大,有孔可穿系或缝制,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腰饰等,种类繁多,形制多样。佩玉风尚起自新石器时代,此后一直相沿成习。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根据民族习俗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玉佩饰也大为发展,历代佩饰既有传统的延续,又有众多的创新,丰富多彩,蔚为大观。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玉佩饰,更是集历代之大成,不仅题材图案多种多样,而且做工也更为精巧细致。虽是  相似文献   

6.
清代流行佩饰,形制多样,用途各异。时至晚清,此风尤盛。上世纪90年代,上海徐家汇地区的天钥桥路汇南街清末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天主教(圣母会标记)佩饰[1]。考古证明,在原始社会,我国已出现材质珍贵、形制多样的佩饰,除实用美化功能外,还渗透着特定的精神内涵。在众多色彩斑斓的佩饰中,宗教佩饰较少见。宗教佩饰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  相似文献   

7.
小说《儿女英雄传》中对人物所进行的佩饰描写是清代佩饰尤其是满族佩饰现实中的写照,文章对小说中的佩饰描写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小说中所描写的满族佩饰尤其是清代民间佩饰的特点,使之成为研究清代佩饰尤其是满族佩饰的又一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8.
曹魏王粲所创玉佩样式及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佩玉制度不存。曹魏时期,侍中王粲复作玉佩,这套玉佩便成为魏晋乃至隋唐时期广为流行的玉佩式样。玉佩件有蝙蝠形、飞碟形、梯形、半圆形玉佩、半璧形玉璜、带穿孔的玉环以及玉珠等,各佩饰之间以丝线相连,缀有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和料珠等,一般佩挂于革带上,悬垂于身体一侧。使用这类玉佩的人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皇室成员、王公贵族和高级官僚。  相似文献   

9.
玉器上的兔题材作品可归纳为单体玉器和兔纹玉器两类,前者主要见于商周时期的片雕玉器和隋唐以后的圆雕作品,后者包括兔纹饰和宋明时期图画般效果的兔纹玉器。最早的兔纹玉器为嵌饰和佩饰,自隋代以后出现书镇、耳饰等功能。在审视这些兔纹玉器时,有必要把它们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并与其它类型的工艺品相关联,从而能比较完整地去认识这类玉器。  相似文献   

10.
汉代的忠孝观念及其对汉画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忠孝观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它强调居家孝敬父母长亲,处世忠于君王朋友。孔子及其弟子十分强调忠孝的重要性,《论语》中对此多有记载,如《学而篇》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子路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在这里孔子把忠孝作为称士的标准。孟子对忠孝也非常重视,他在总结尧舜的统治经验时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古代青铜纹饰具有一定的发展脉络,从萌芽期的简单朴素发展到鼎盛期的繁荣、粗犷、神秘和凝重,再到衰退期的简单实用;从早期蕴含的宗教、礼仪特色,发展到晚期所崇尚的实用装饰性风格。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更加细致精美,多以纹饰组合带的形式出现,亦出现了具有生活写实风格的狩猎纹。巴蜀地区在承继商周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文化体系。特别是,巴人采用写实风格在青铜兵器上细致地创造出老虎具体特征的  相似文献   

12.
《湖南文史》2010,(9):9-9
春秋时期,我国就陆续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武职官名,三国时期武官开始实行秩品制度。唐朝实行了武阶和品级,上自骠骑大将军(正一品),下至归德执戟长士(从九品下),共45阶、品,并以冠服佩饰作为标志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3.
斗彩瓷器是明成化时期成功烧制的一种著名的陶瓷产品,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康熙时期则是斗彩艺术发展的另一高峰期,其利用前朝斗彩工艺技法,结合所属社会和制瓷技术发展情况,创新烧制出许多精美的作品,并出于对明成化斗彩的喜爱和崇拜,对其进行了仿制。本文在梳理明成化时期和清康熙时期斗彩瓷器的基础上,对潍坊市博物馆馆藏的清康熙仿成化斗彩折枝花果纹盘的外观特征与文物价值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6,(5)
正清三代瓷器系指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康雍乾三朝为清王朝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大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清三代官窑瓷器亦为我国古瓷烧造之翘楚。1.清康熙斗彩十二月花神诗文套杯此套杯为斗彩,高4.9、口径6.5、足径2.6厘米(图1)。上绘十二月所应时节之花卉,题诗一首,并在诗文下方有一个"赏"字。图案分别为: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以及十二月水仙。  相似文献   

15.
荷包考     
《收藏家》2019,(11)
<正>荷包,古人用来盛放小物件的小型口袋,外出时则将其系于腰带间上,亦称荷囊。清人汪汲《事物原会》称:"晋《舆服志》:文武皆有囊缀绶,八座尚书则荷紫,乃负荷之荷,非荷渠也。今谓之囊曰荷包本此。"早在商周时,荷包已在民间出现。时代不同、盛放物品不同,古代荷包亦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同时,荷包在民间保持装随身小物件时,在官服中又成了身份的重要标志物。本文拟从荷包名称、造型、功能等方面综合论述荷包的演变,以期梳理出荷包的发展脉络。此外,笔者在查阅资料时,亦发现有学者将鱼袋也列入荷包之中,有的绘画  相似文献   

16.
翡翠刍议     
虞海燕 《文物天地》2023,(6):114-117
从鸟名到固定的玉石名称,“翡翠”一词历经千年的演进。本文通过历史文献,探究相关历史时期“翡翠”的内涵和外延,结合考古资料和前辈的研究成果,依据清代翡翠制作的特点,按功用将清代翡翠制品分为礼仪、陈设、实用和佩饰四类,梳理出“翡翠”融入中国玉文化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17.
<正>组合佩饰指的是由两件或两件以上器件组成的,用来起装饰美化作用的串饰。中国最早的组佩性饰品,当属距今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以石珠、骨珠、兽牙、海贝壳等经过钻孔串连而成的佩饰。大汶口文化的玉石组佩发现得较多,良渚文化玉石组佩更为精致。这些都是作为项饰出现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商代很少见组合佩饰。西周时期的组合佩饰很是多见,尤其是以玉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组合佩饰,几乎每个西周时期的墓地都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敦煌文献为中心,结合归义军时期的历史现状,对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教团的道德观念进行了初步的考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儒、释、道三教的日渐合一,佛教与儒学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日益趋同,世俗的君臣关系、忠孝之儒家道德观念,成了佛教知识及其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教团所遵守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三国时期至明代出土的玉佩饰为证,与当时的典籍一一相对照,辨识组玉佩中的珩、璜、琚、瑀、冲牙的具体形态,并对其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20.
故宫博物院陶瓷馆陈列着一件清代康熙时期釉里红四鱼纹瓷水丞,系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是清康熙釉里红瓷器的典型作品。水丞高8.3、日径6、底径5.3厘米。圆唇,丰肩,肩以下渐收,圆腹,卧足。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