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淮安财富广场南北朝家族墓是一处典型的家族墓地,墓葬排列有序,随葬器物较为丰富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文化因素较为复杂,对研究南北朝时期丧葬礼俗及淮安地方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苏州郊外历史上分布有大量土墩,这些土墩大多是从汉代至明清时期的家族墓地。谢家坟是其中的一处墓地,共埋葬有汉代至明清时期墓葬30座。这批墓葬中出土的墓志,反映了朱氏家族从宋、元至明代的变迁,包括墓主生平、籍贯、职业、家庭情况以及村庄、地名的变化等,为研究苏州地方历史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孙勐  冯双元  韩鸿业 《文物》2022,(12):81-93
<正>玲珑巷宦官墓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明清时期宦官墓葬304座,墓葬以明代寺庙摩诃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线,东西两侧分布。玲珑巷宦官墓地是北京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宦官墓地,墓葬数量众多,分布集中,且类型丰富[1]。该墓地共出土明清时期瓷器37件,器形均为罐。其中,明代瓷器34件,  相似文献   

4.
湖北郧县观沟口墓地发现明代墓葬7座,清代墓葬1座,除了一座明墓被盗外,其余保存完好。出土了较为丰富的文化遗物,对研究郧西县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06~2007年,为配合河南省境内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区域——新乡辉县孟庄镇路固村西发掘了一处墓地。墓地以两汉时期墓葬最多,共148座,另有宋代墓葬30座和少量明清时期墓。汉代墓地由1座房基、1座陶窑和148座墓葬组成,墓葬的时代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汉代墓葬以墓组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延庆区西屯墓地东区(Ⅱ区)共发现墓葬107座,其中汉代墓葬数量最多,魏晋北朝和明清时期墓葬次之,还有极少量的唐代及辽金墓葬。西汉墓葬多为竖穴土坑木棺墓,有的有木椁和头厢,出土有陶罐、陶壶、陶鼎、陶盒、铜镜等典型器物组合;魏晋北朝墓葬发现了精美的"位至三公"铜镜;明清时期墓葬除了陶瓷器,还发现了完整的八宝纹铜镜等。延庆西屯墓地的发掘对研究妫水河流域的考古序列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兵 《东南文化》2016,(5):71-81
淮安王庄村汉墓群(御马墩)是一处西汉早期至东汉早期的墓地,共发现墓葬97座,墓葬排列有序,呈向心结构排列,出土各类文物近千件,是淮安市博物馆近年来发现墓葬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时代跨度长,出土物最丰富的一个墓地。墓地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汉代土墩墓研究的资料。淮安地区密集分布着大量的汉代土墩墓,墓葬极具地域特征,作为汉代土墩墓分布的一个重要区域,必将会把汉代土墩墓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张震 《丝绸之路》2023,(2):169-177
东大杖子墓地是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所在的辽宁建昌县地处东北地区南部,处于中原北方及东北亚的枢纽位置,其墓葬形制、结构及出土遗物既具有浓郁北方文化因素,又含有大量燕文化因素。通过整理已发表的共47座墓葬资料,梳理出这一历史阶段该墓地两类墓葬中葬俗和部分随葬器物的差异,发现该地区在同一时期有封石墓及竖穴土坑墓两类墓葬,代表着拥有不同文化属性的人群,其丧葬习俗既有差异又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经过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早段、战国中期晚段的历时性考察,可以发现该墓地后期明显被燕文化同化,反映了东周时期辽西地区文化交融与演进的情况,是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研究不可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马骏  朱晓军 《收藏家》2022,(12):94-97
昌邑辛置墓地是近年来山东地区所发掘的一处文化面貌丰富的墓地。自汉代起,这里就出现了耳珰等琉璃制品。明清时期,琉璃器的种类与数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以平民墓为主的墓地中,琉璃成为了一种颇有特色的装饰品。从历史背景、技术成就以及墓葬出土的其他陶瓷器分析可知,这些琉璃器很可能来自淄博。  相似文献   

10.
姜屯墓地是近年来发现的辽东半岛南部规模较大的汉代墓地。通过与京津冀地区的战国晚期墓葬与汉代墓葬的随葬陶器与墓葬形制的比较,可以发现姜屯墓地中存在着比例不小的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因素,根据文化性质的差异,可具体分为战国晚期燕文化因素和京津冀地区特有的汉文化因素。姜屯墓地中的这两种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因素,贯穿两汉,在不同时期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河北涞水张家洼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商周时期墓地并发掘墓葬10座。墓地布局有序,墓葬方向相近,但被盗严重。经考古学研究与测年分析,其中8座墓葬属西周早期墓葬,墓主可能与西周早期进入华北平原北缘的周人相关;另外2座属晚商时期围坊三期文化墓葬,填补了围坊三期文化在潮白河以西墓葬遗存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山西黎城西关墓地是一处周代封国墓地。M7、M8是该墓地保存完整、出土青铜器最丰富的两个墓葬。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楷侯",据考证是"黎侯"。西关墓地就是周代黎国墓地。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情况、青铜器铭文内容推定M7为楷侯宰吹的墓葬,M8为楷侯宰吹夫人的墓葬,时代均为春秋早期。两墓的发现对于研究两周时期黎国历史与丧葬制度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兵 《东南文化》2016,(5):51-70
2013年淮安市博物馆发掘淮安王庄村汉墓群,共清理汉墓97座。墓葬形制多样,排列有序,共同位于一大型土墩之下,与淮安地区传统族葬墓有明显的区别。墓葬随葬器物丰富多样,器物组合时代特征明确。从出土器物和墓葬形制及排列情况分析,墓葬时代在西汉早期至东汉时期,墓葬之间在年代上有明显的承继关系,是一处大型汉代土墩墓。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淮安乃至苏北地区汉代墓葬特别是汉代土墩墓类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
西咀墓地仅发现3座墓葬,皆为洞室墓,墓葬因破坏严重,殉牲情况不明。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特征来看,与以往发掘的新店子墓地、阳畔墓地文化面貌接近。是一处与西北杨郎文化存在交流的东周游牧文化墓地。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14,(7)
2013年7~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布尔津县喀纳斯下湖口图瓦新村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墓地共有墓葬55座。清理发掘的9座墓葬中,6座有整匹马随葬,反映出游牧经济在当时占据主导地位。墓地中发现的祭祀遗迹,在阿勒泰地区以往的发现中较为多见,应是古人墓地重要的祭祀遗迹之一。墓葬年代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青铜时代与切木尔切克文化属性一致,早期铁器时代与阿尔泰山北部的巴泽雷克文化相近,更晚的一座墓葬可能属于隋唐时期突厥人,这对于建立当地考古学文化序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岗墓地位于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余岗社区沈岗西部,2004~2010年共清理两周至明清墓葬千余座,以东周时期墓葬为主。其中本次报道邓国墓葬23座,均为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朝南,葬具多为单棺,随葬器物除1座墓葬出有铜器外,余皆为小件玉、水晶器和珍珠等。墓葬年代属春秋早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讷河库勒浅墓地早期墓葬出土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对其陶器进行分组和墓葬分段研究及年代推断。通过其与二克浅墓地早期墓葬的对比研究,认为二者差异显著性质不同,库勒浅墓地早期墓葬属于白金宝文化,而二克浅墓地早期墓葬应属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之间的过渡类型遗存。  相似文献   

18.
成桉 《中国钱币》2023,(1):26-30
<正>山东昌邑辛置墓地是一处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代较长的墓地。2010-201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昌邑市博物馆等单位在此发掘了周代、汉代、明清时期的946座墓葬。其中汉代墓葬的数量达到791座,占绝大部分,为丰富鲁北地区汉代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相关资料已付梓出版(以下简称《报告》)[1]。这批汉墓中,铜钱是最为常见的随葬品。《报告》中已就随葬铜钱的类型等信息进行了科学分析,但在个别方面亦有未尽之处,故作本文以求完善。  相似文献   

19.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的墓葬材料丰富,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墓葬数量的研究,认为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的未成年人并未完全葬入墓地,在集中埋葬的公共墓地以外,很可能存在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单独墓葬区.而以未成年人为主的墓葬区多在房址附近或者主体墓地边缘,以埋葬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为主,其葬俗也与公共墓地的成年人相异.  相似文献   

20.
孙家石滩家族墓地,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东洞乡)西部,上坝镇的西北部。200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一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3座,均属魏晋时期的砖券墓葬,出土器物93件(组)。这几座墓葬的发现对我们进一步研究西北地区在两晋时期的文化习俗以及时代分期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