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玉瑛 《沧桑》2008,(1):251-253
家谱俗称家史,记载着一个家庭、家族历史繁衍、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新撰修家谱应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具有历史性和现代性。从思想上讲,撰修新家谱应有铭流、兴家、育人三大目的。  相似文献   

2.
佘松涛 《神州》2013,(2):70-71
职业教育目的研究是一个教育哲学上的范畴,通过对职业教育目的的研究,探讨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目标,实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另一方面由于破坏环境的行为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抑制,全球环境危机日益加重。而环境法的目的是以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目标,这是立法者对环境法所追求的价值进行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达,对环境法的具体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变革目前不合理的环境法目的,设定符合时代特征的、合理的环境法目的,才能指导环境立法者建立积极有效的环境法,消除环境危机、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鉴于此,文章主要对环境法的目的进行必要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刑法目的是刑法的中心问题,它在整个刑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刑法目的问题的观点并不统一。本文分析了三种主要观点,分别指出其问题和不合理性。同时,还通过对法律的根本目的和刑法特殊性的研究,得出“刑法的根本目的在于设立并施用关于个人与国家最底线和最基本的利益平衡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不仅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为国人所不耻的汉奸。这些汉奸或为权势,或为金钱,或为温饱,或为自保。尽管他们的目的不一,但都是出于私利而出卖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公利,他们将被记入"另册",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国内海滨城市目的地为出游情境,运用营销学中“手段-目的”方法,通过其特有的“阶梯渐进”访谈程序获取了38名被访者的推、拉动机数据.通过系列处理、分析形成了一个综合展示目的地属性和旅游者看重的结果、个人价值之间链接关系的层次价值图.其中的若干条“手段-目的链”代表了旅游者对目的地产品与其个人相关性认识的主要感知逻辑.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国内海滨城市目的地的定位主题开发、宣传促销策略制定和市场细分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徐鼒的晚年正处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了宣扬封建的传统意识和伦理道德,有效地化解阶级矛盾,树立节义忠烈的榜样,徐鼒花了五年时间完成这部《小腆纪年附考》,书中也表达了他对南明灭亡的惋惜之情。尽管这部书有一定的不足,但瑕不掩瑜,该书仍不失为一部价值较高的南明史料。  相似文献   

8.
祭祀是古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礼典,其基本目的有四:攘祸、求福、报恩和怀念。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祭祀目的有不同的侧重:祭祀起源之际,祭祀的目的主要是消灾去祸和感恩图报;到了宗法社会,祭祀除了原始的攘祸和求福的目的之外,又特别增加了政治功能;而至现当代社会,祭祀基本上只是为了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任务繁重的一项阶段性工作,它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图像照片、声像档案和缩微胶片等通过扫描、摄录、采集等手段转化成数字形式的计算机文件的过程。数字化过程需要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等信息采集设备,综合运用扫描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存储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祭祀是古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礼典,其基本目的有四:攘祸、求福、报恩和怀念。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祭祀目的有不同的侧重:祭祀起源之际,祭祀的目的主要是消灾去祸和感恩图报:到了宗法社会,祭祀除了原始的攘祸和求福的目的之外,又特别增加了政治功能;而至现当代社会,祭祀基本上只是为了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1.
王铜 《神州》2012,(33):168-168
在我国,理论界明确主张行政诉讼中不适用调解,而能否进行和解,尚存争议。为使行政诉讼案件行政争议的解决,保护当事人权利,有必要对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有效教学的概念虽然没有准确的界定,但从教学的结果出发来看教学的有效性是合理的。由于教学目的的不同和教学结果的预期的差别,人们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是不一致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由于统治阶级的教育方针和目的不同,对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区别很大。对有效教学理论研究必须服务于我国得教育方针和目标,借鉴古今中外的教学理论和经验要适合我国的教育发展状况,才能形成科学的有效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代大丽 《神州》2013,(27):176
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对于心智仍处于高速发展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数学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复杂性、深奥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往往感觉困难重重。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代开始,便出现了"西藏问题"的说法。英、俄等国侵略我国西藏之前,是不存在什么"西藏问题"的。自从英、俄等国用多种手段对我国西藏侵略后,挑拨西藏与中国中央的关系,才产生了"西藏问题"。为什么英、俄要对西藏进行侵略呢,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只有了解他们的真实目的,才能有助于维护我国的统一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高句丽建国神话是高句丽早期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神话出现的时代背景、完善时间及目的等做了探讨,认为移植改造神话大致始于朱蒙(邹牟)被诱杀之后,而其完整和完善则是在《好太王碑》撰写成文和《魏书·高句丽传》成书之前。高句丽王室建构神话的目的是为了神化朱蒙(邹牟),以巩固桂娄部的统治地位,但也有意或无意掩盖了高句丽王位由涓奴部转到桂娄部的史实,并为解读高句丽早期历史造成困惑。  相似文献   

16.
17.
吴宁 《神州》2014,(3):193-194
通过分析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明知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合作社的本质是在其内部成员之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合作社的法律属性集中的体现为合作社基本原则的归纳综合的五个方面。各国各地区也都进行了合作社的立法,但是存在不同的立法模式。在分析各种立法模式之后,提出我国应该采用综合立法的方式:即制定统一的合作社基本法,以促使我国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黔诗纪略》是最为学界重视的黔诗选本.展贵州明代诗歌状况、取名能诗家之制和存文献是该书的三个编纂目的.三个编纂目的共存使《黔诗纪略》诗学批评功能和文献功能兼具.贵州文献散佚严重,莫友芝保留文献意识强烈是"存文献"编纂目的产生的主要原因.从《黔诗纪略》编纂目的的认识情况来看,其"存文献"的编纂目的所产生的影响更大,但《黔诗纪略》其他编纂目的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清朝的民族立法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建立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展的时期。它所建立的法律制度,不仅因袭明制,维护封建法律制度体系,而且突出了其民族统治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丁韪良《万国公法》翻译蓝本及意图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国公法>是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翻译、清政府资助刊印的第一部完整的西方国际法著作.本文根据惠顿英文版原书的多种版本及相关原始资料进行详细考证,认为<万国公法>的翻译蓝本是惠顿<国际法原理>1855年美国波士顿出版的英文第六版,而不是1836年第一版或1846年第三版;他的翻译基本上是忠于原著的,翻译本中涉及到的有关中国的内容出自于惠顿原书,并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有学者认为丁韪良在<万国公法>中以自己的口吻,增加了原书中"纯属子虚乌有"的内容,来为其政治目的服务,这是在没有核对原书的情况下,根据传统思维及主观猜测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应予澄清.本文还论述了丁韪良翻译此书的目的,首先是为自己今后在中国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更有利于他的传教事业及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他也希望中国人了解国际法,以便对外交事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