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前江苏地区的先进分子已经意识到,在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恶习陋俗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着社会变革。他们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在移风易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报刊杂志上大力宣传,创建风俗改良团体,兴办新式学堂,并且身体力行,力图把移风易俗绑上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战车。  相似文献   

2.
经过汉初诸家争锋,儒家思想脱颖而出成为汉帝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其移风易俗理论也随之进入实践层面。通过对汉代社会种种恶风恶俗的批判,儒家士人希望以礼正俗,从而达成强干弱枝、崇本节末等目的,使风俗淳美。而其关键则在于国君需以身作则,各级官吏当不兼二业、直言强谏。换言之,儒家的风俗理论不仅是要引导百姓,也要藉此讽谏君主。当然,在此过程中风俗概念及其理论也产生了一些转变:首先,先秦时人多以"乐"移风易俗,风俗意近,而汉人则以风为本,以俗为末,强调以礼正俗;其次,汉人对"俗"多有微词,视其为"礼"的对立面;再次,因对"俗"的否定,汉人进而对原生性风俗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产生质疑;最后,对地域性风俗的否定源于儒家"大一统"的理论需要与"中国"崇拜。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来是一个重视风俗的国度,至迟在西周时代就已建立了采风制度。及至春秋战国时代,风俗开始成为先秦诸子讨论的中心议题之一。“风”、“俗”两字首提者为孔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风俗”一词,最早提出则是苟子,“广教化,美风俗”。不仅如此,能否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秦国就是一个成功转变风俗的国家。入秦汉之后,风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新岗 《民俗研究》2005,30(2):74-85
我国历来是一个重视风俗的国度,至迟在西周时代就已建立了采风制度。及至春秋战国时代,风俗开始成为先秦诸子讨论的中心议题之一。“风”、“俗”两字首提者为孔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风俗”一词,最早提出则是荀子,“广教化,美风俗”。不仅如此,能否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秦国就是一个成功转变风俗的国家。入秦汉之后,风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成为后世许多风俗的源头。有秦一代,史料缺乏,不好妄下评论。相对而言,两汉的风  相似文献   

5.
面对东汉末风俗日益败坏的局面,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对风俗和政治的关系作了一些新的思考。其一,应劭首次提出以"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为宗旨的风俗观念,极大提升了人们对风俗在政治生活中重要地位的认知。其二,应劭更注重对下层民众风俗和时俗的认知,使得风俗概念更加具体化,更加切近现实政治,也更易为人们所理解。其三,应劭提出风俗存在两种形式——"本俗"与"正俗",进一步丰富了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内涵,也为其"辩风正俗"提供了阐释与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党超 《史学月刊》2012,(5):43-52
两汉时期,人们往往从政治文化角度理解风俗,偏重于探讨风俗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因此,两汉风俗观念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政治文化特性:其一,风俗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内涵与始终保持永恒的主题之间的统一,体现出两汉风俗观念在社会政治变迁中变与不变的和谐;其二,两汉诸子及统治者在对待风俗问题上,随着社会政治思想的变化,采取的移风易俗方式多种多样,或因循、或宣化、或齐整、或批判甚至是整顿等,体现出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政治之间保持着独立与顺从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两汉时期的移风易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大一统形式下共同文化心理汉化的过程。从汉代思想家到君主无不重视风俗的重要性,赋予其特定的政治功能并付诸于实践。儒学思想指导下的移风易俗呈现出礼俗合一的变化,在风俗的差异性中有了同质的内容,对汉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风俗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禁女学"陋俗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随着西方文明渐入中国,严重影响中国妇女生活的妇女陋俗的变革首当其冲。兴女学是其中的代表。历史的延续使许多陋习在当今社会仍有较强的生命力,种种"禁女学"陋俗及其相关的话题,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在继承传统风俗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对陋习进行彻底的变革。文章通过禁女学等陋俗的变革轨迹发现其共同特点和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的君父思想并非一成不变,早期儒家更为强调君父分立的一面,战国政治、社会的巨变则使"如何沟通君父"成为儒者普遍且持续关注的思想课题。战国儒家文献中的"民之父母""孝顺""礼敬""爱敬"诸说,既体现了当时儒者对此问题的多元诠释与不同思考,亦呈现出当时儒学内部认知、定义君臣关系与家国秩序的不同方式,还为秦汉以后的政治建构与政治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资产阶级上层集团与民初社会习俗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勿以小恶为无伤而为之。”这是蔡元培谈及改造社会恶习时引用《易经》上的一段话,认为不要以为生活恶习仅为区区小事,它会导致“祸及社会”的恶果,并以司马迁的“夏之亡也以妹喜,殷之亡也以妲己”作为佐证。清末,社会弊习陋俗往往不受法律的约束,反倒以个人的志趣和势力而任意为之。民初,面对陋俗,“吾人不可以不自省”的资产阶级上层人物曾作过集体的反省,认为改造社会恶俗,“不以势力所能达而妄行”,是“共和思想之要素”,“而人人所当自勉”。他们认为,“我国素以道德为教义,故风俗之厚,轶于殊域,而数千年君权之影响,迄今未沫,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因此他们决意建立移风易俗的团体,身体力行,“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注重把风俗与政治得失、国事治乱、王朝兴亡联系起来考察,善于抓住影响风俗变迁的主体,阐幽洞微,揭明历史盛衰之故;他对风俗淳浇的的辨正、对士风良莠的辩驳及对移风易俗的探究,具有鲜明的历史批判精神,体现了自觉的历史总结意识;尤其强调"有志者所不容不以叙伦拨乱自责也",充分彰显了传统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些认识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萧放  席辉 《民俗研究》2022,(2):95-102
"方俗"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指特定区域内民众相对稳定的地方性生活模式与惯习.从民俗学语境出发,方俗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辨析"方俗"与意涵相似的"风俗"一词之异同,方俗侧重地方性、静态性,风俗侧重流行性、扩布性与社会整体性,风俗与方俗犹如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风俗是方俗的"社会化",方俗是风俗的在地化.其次,方俗作为地方社会的文化表征,在塑造区域地方性、构建民众地方感的过程中有重要功用.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正确审视方俗能够反窥和理解地方社会,合理利用方俗有益于地方社会治理,有助于实现因俗而治、因地善治.  相似文献   

13.
云梦秦简《日书》为我们提供了战国至秦代秦人社会风俗的珍贵资料。兹根据《日书》简文,将中晚期秦人风俗勾画若干如下: 一、秦人择偶观秦族崛兴于宗周故地,在与戎族长期艰难卓绝的战斗中立国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功利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秦人社会文化心理。纵观秦史,秦人历来重实利,轻虚名;重质朴,轻文饰;崇富贵,鄙贫贱;尚武智,欺弱愚。《淮南子·要略》说“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这种民族文化心理深深植根于秦地特殊的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之  相似文献   

14.
正妈祖也称"娘妈""娘娘""神女""灵女""灵惠夫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妈相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之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信仰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将"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三十七个褒奖"相传妈祖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她原名林默娘,生于五代宋初,是福建  相似文献   

15.
丁俊辉 《沧桑》2010,(4):34-35,51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山西传统乡绅刘大鹏对于此变革阶段俗变的态度来条梳该时段移风易俗的推进进程,包括各阶层对于新俗的接受和认同程度、主要的推动力量以及教化在移风易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雍正继位后,深受帝位合法性危机的困扰,加之长期以来的满汉民族矛盾,使其统治面临颇多危机与挑战,遂采取一系列化民成俗举措,以期移风易俗。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民众有所观感;重视学校建设,广泛设立书院,以兴文教、育人才;明确官吏职责,设立专门机构,以增强政策实施效果;奖惩并用,执法尚严,以起激励与规范的双重作用。通过诸多政治举措的实施,改善了社会风气,增强了国家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思想共识,有力地支持和维护了社会政治秩序,巩固了清朝统治。  相似文献   

17.
《民俗研究》2021,(5):95-108
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建构了传统社会的统一性。顾炎武的风俗教化观是传统"礼俗互动"的缩影,他认为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风俗是全民性的,论世必考其风俗,历史兴衰与风俗美恶联系紧密。整顿风俗必然要以礼乐教化为纪纲,"民德厚而礼俗成"是其风俗教化观的主要宗旨,其风俗教化观对当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新格局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方兴未艾,传统礼俗的现代性转化及其互动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发挥这种本土思想资源在国家治理与民间自治上的社会整合功能,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李建军 《黑龙江史志》2013,(19):298-298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矗立着一群群宏伟壮丽的寺庙,通称外八庙。为了巩固和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王朝统治者采取了"尊崇黄教""、因其教而不易其俗"的民族宗教政策,以达到"绥服远藩"、团结各民族、巩固边疆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孔子外交思想是孔子思想组成部分,其外交思想的研究尚处初始阶段。从其思想体系出发,揭示"仁"在孔子外交思想中核心地位,建立其上的国际秩序以"礼"相维系,"仁""礼"实现途径是中庸之道的外交思想框架。无论是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结论,均属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云南沧源勐角乡由多族共庆的泼水节在节日启动、集体活动入场及打摆圈形态上呈现出明显的秩序景观。土司治理时期形成的族群阶序结构是形塑节日秩序的深层历史根由。在宏观社会变革与微观交往实践中,勐角各族群逐渐实现了多层面的互嵌交融,族群关系模式从"阶序共生"转变为"平等团结"。与此同步,泼水节节日秩序的内在涵义亦从标示政治等级的"族群界别"回归于文化本位的"传统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