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具有祭祀敖包的古老习俗,在国家大力提倡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群众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下,敖包祭祀由"俗"而"节".敖包节的举办对如何有效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民俗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历史积淀的敖包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起来。敖包祭祀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包含了蒙古族的许多传统文化和习俗,所以,保护敖包这一文化遗产不应仅保护敖包本身,而是要保护其敖包生存与传承的文化空间,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3.
蒋宏 《黑龙江史志》2014,(3):277-278
游枚民定居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对此过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帮助牧民顺利地从传统的社会文化过渡到定居后的生活状态中去。本文通过对定居前后哈萨克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比较,发现定居后牧民的社会文化各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其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仍是牧区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诺敏 《世界遗产》2012,(3):46-47
祭敖包是草原上的一件大事情。我在赤峰地区工作期间,见过的祭敖包有很隆重的仪式,人们请来庙里的喇嘛念经文。这个时候,生活条件比较好的牧民会杀羊煮肉粥,里面放上黄油,还有我们称之为"嚼口"的各种奶制品,然后把一碗碗热气腾腾、营养丰富的肉粥分享给参加祭敖包的人们。平时牧民们路过敖包的时候,也会捡拾一块石头爬上去,把石头放  相似文献   

5.
高坡乡红毡苗支系的传统宗教信仰具有强化族群与血缘观念的功能,诸多仪式仪节展示出族群历史记忆,区分了族际与寨际边界;在凝聚族群的同时,亦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在传统宗教仪式的神圣氛围中,慰藉心理,确保家庭与族群的吉祥平安,实现社会控制。族群及社区因参与宗教祭祀活动而互助互动,加强了交流协作,在娱神娱人的狂欢中构建族群与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6.
祭祀,是人类社会自古流传下来的信仰崇拜仪式活动。说到底,在古代中国作为农耕文明国家的礼仪制度中,只有两大祭祀的文化传统:一个是感念大自然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另一个是敬仰古圣先贤和宗族祖先而举行的祭祀。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同时举办那达慕。那达慕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始于13世纪初如今的那达慕除了传统的男儿三艺博克(摔跤)、赛马、射箭比赛之外还增添了文艺演出、篝火晚会等等新内容,那达慕这一古老的活动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已成为融文体、经贸、旅游于一体的草原盛会。 做客礼仪 进门: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  相似文献   

8.
1960年代开始,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地方社会没落的境遇,日本与台湾地区开始了至今仍在持续的社区营造。社区营造基于地域社会的现有资源,由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方式多样,旨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持续不断地促使地方社会生发内在的自生力量,走出日渐凋敝破败的困境,进而提高当地人的生活品质。这一经验对于中国大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非遗保护的启示在于: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充分激发地方民众的创造性;充分发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尊重地方现有的自然环境,在尊重自然肌理与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建设能够维系居民认同、具有历史感的社区。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需要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植根于地方社会自身的内生活力,如此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良性发展,非遗才具有可持续生存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9.
灾害公祭作为一种公共社会活动和仪式象征体系的一部分,可以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关系。"东方之星"游轮翻沉事件发生后,政府采用民间俗信"头七"的时间举行公祭,而公祭之仪式、内涵、主体却与传统俗信差异极大。在此背后,隐含着世俗性事件处理与信仰性阴阳沟通仪式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出世俗权力借公祭将死亡意义价值化、意义化的一贯逻辑,更进一步表明国家权力所型构的公共"纪念"仪式与民间俗信所支撑的个体祭祀之间的生死观存在差异。而透过对当代社会"祭祀"与"纪念"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可以透视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传统信仰正呈现一种既交汇又对峙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0.
祈雨,作为远古人类保证生存的必要手段,一直都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巫术仪式,从传世的文献记载来看,形式丰富的祈雨仪式都与女巫(女人)有着不解之缘,她们或是仪式的主持和主角,或是充当祭祀中的献礼,或是在巫术失败的时候被真正的杀害.女人在祈雨仪式中的不可缺失性与我国古老的思想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其在仪式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弱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女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地位的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胡艳平 《沧桑》2012,(1):80-81
我国的祭祖文化源源流长。本文在对各个传统节日中祭祖的形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祭祖"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梳理,通过探究祭祀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孝道文化相联系,进一步指出祭祖文化现象的合理内核。祭祖文化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合作化生产是边疆牧区蒙古族牧民畜牧业生产中采取的传统生产模式,并以20世纪50年代前后和20世纪80年代为节点呈三段式发展。20世纪50年代前,牧民季节性合作是畜牧业生产的传统生产模式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下出现了畜牧业合作生产方式,并分为互助合作生产、合作社合作生产和人民公社集体生产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又兴起了牧民自愿联户组合的合作组织,进而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牧民专业合作社,从此边疆牧区迈入合作化生产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敖包也称“鄂博”,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记》中称:“鄂博者,垒碎石为蕞以祀神……”形式上是人们用碎石在不同场景下堆起的石包,大小不尽相同。敖包的各种内容和用途也不同,有地界敖包、路标敖包、纪念性敖包、礼仪性敖包、祭祀性敖包。  相似文献   

14.
民族之间互助合作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塔城地区各民族杂居分布、经济互补、文化频繁交流,构成了族际互动结构性特征,族际合作的主要类型是自发合作.伴随以定居为核心的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牧民生产生活从传统社区向公共领域转变,传统自发合作也向现代社会契约合作类型演变.辽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既是一种扶助政策,更是在政府引导下的族际合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齐家文化发现的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存主要有祭坛、祭祀坑、石圆圈遗迹、居址内火烧、涂抹和摆置现象,还有卜骨、特殊场合使用的砾石等。通过对这些祭祀遗存的辨识与初步研究,我们认为齐家文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祭祀系统,注重对祖先神(人鬼神)的祭祀,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祭祀活动;动物在祭祀仪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砾石或为特定场合祭祀活动“通灵”的媒介。齐家文化既参与了以夏、商王朝为主的祭祀仪式和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也影响了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以降氐羌族的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16.
祭祀蕴含着中华文明的诸多要义,仪式背后有礼仪之邦的民德归厚,也有天人合一的和谐共处,数千年来内化为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因落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承载着精神信仰的祭祀传统被时代潮流涤荡殆尽,中国人在传统与现代的裂变中几乎丧魂落魄。如今回归传统的呼声之中,祭祀却面临着尴尬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郭辉 《安徽史学》2013,(1):56-63
现代国家仪式作为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政权合法性建构的重要工具和措施,有其产生背景与契机,中国传统礼仪、节日文化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本土资源,而随着近代中国逐步开放,西方现代仪式知识的传入及传播为现代国家仪式产生提供域外资源。民国成立为现代国家仪式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利用国家仪式操演,昭示新民族国家、新政府成立,并提供正统与道统支持,构建"革命"与"共和"作为民国"新传统",为新政权提供合法性支持。国家仪式及其政治文化,从传递社会记忆、维护政治秩序、构建文化传统、动员社会等方面形塑、表达和强化剧烈转型的民初社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4—8日,由黄帝陵基金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延安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和延安举行,出席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达50多人,多是学有专精的著名学者,就黄帝祭祀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一、心祭和形祭问题。张岂之(西北大学)在发言中指出在黄帝祭祀问题上应当维持公祭,当前黄帝祭祀活动中的不足就在于“形祭”大于“心祭”,甚至“形祭”代替了一切。彭林(清华大学)在发言中指出目前的祭祀黄帝仪式存在名不符实、“九鼎八簋”陈放位置、祭祀者所穿服装、乐舞设计太现代化、主祭者背对享…  相似文献   

19.
李安琪 《旅游纵览》2022,(23):157-159
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牧区旅游能够有效促进内蒙古牧区可持续发展,带动牧区乡村振兴。但从牧区旅游发展情况来看,存在对牧区旅游资源缺乏认知、产业融合度较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而,内蒙古牧区旅游的发展必须破除问题壁垒,凸显区域特色,提高牧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刘红彬 《满族研究》2016,(1):119-124
满族与达斡尔族同为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少数民族,其萨满文化遗存是当今世界公认保留完好的,其萨满祭祀仪式有许多相近之处,但在整个祭祀的内容和萨满传承的方式又各自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以达斡尔族鄂嫩哈拉家族萨满斯琴掛"祭水"仪式与满族锡克特里氏(石姓)石宗多萨满"神抓萨满"仪式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求如何传承与保护萨满文化这一世界性非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