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筒形罐系统是新石器时代北中国地区重要的文化系统。新石器时代中期,筒形罐系统一度占据着太行山东麓的广袤区域,使得筒形罐系统的领地从东北地区拓展至冀南豫北地区,并且形成了具有明显过渡类型色彩的磁山文化。此后,随着东方釜鼎系统和西方仰韶系统交替占据黄河流域的主流地位,迫使筒形罐系统的南部前沿从冀南豫北地区向北退缩至燕山—西辽河一带,筒形罐系统此后的空间拓展方向也转向了东北腹地。在此背景下,燕山南北成为筒形罐系统与中原文化频繁接触、融合的新地带,先后产生了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强势文化支系。可见,黄河流域的文化格局不仅改变了筒形罐系统的空间拓展方向,而且直接加剧了筒形罐系统内部各支系间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可能是由于受气候环境周期性变化的制约,新石器时代中原化的实力、内部统一性和对外化关系呈现出2000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正是在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过程中,中原化得以呈螺旋式发展壮大,“中国相互作用化圈”的范围由小到大、内部联系日趋密切、认同感日益加强,具有历史意义的“早期中国”从酝酿至雏形到最终形成。可以说中原化不但在其发展的高峰期具有突出的核心地位,总体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付周 《福建史志》2000,(5):44-47,54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早在八千多年前,龙就已经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之中。此后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种与龙有关的思想观念广泛地渗透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并在历代物质文化的许多方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构成了以对龙普遍崇拜为基础的、内涵极其丰富且源远流长的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龙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在中国,对龙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龙的起源的研究。龙的起源是认识龙的性质和内涵的基。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处于东北和华北文化区的交汇地带,其新石器时代文化从距今10000多年一直延续到大约距今3800年。除雪山一期文化对外影响稍大外,其余时候并未形成强有力的中心。由于北京地区所具有的边缘地带的特点,使其不时成为多种文化因素汇聚的熔炉,以及联系东北、北方、中原、海岱文化系统的纽带,对"中国相互作用圈"的酝酿、形成和早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石兴邦 《考古与文物》2002,(1):38-50,55
1.新石器时代文化产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文化革命。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伟大的文化革命,著名史学家柴尔德称它为新石器时代革命。人类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从利用适应自然的采猎经济文化类型,进入了以农业为主,创造财富以维持生存的自为阶段,爬上了人类文明殿堂的第一台阶梯。人类历史文化进入了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划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总结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域划分的已有做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域划分的五个方面的原则 ,并试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域进行了多层次划分。通过分析可知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划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有着广泛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考古学文化区域,本文所指的甘青地区,其范围大致东起泾水、南抵西汉水流域,东北接河套地区,西越湟水流域,西北基本包括河西走廊的全部。这里地处黄河中上游,属黄土高原的西端,西南和西北分别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相接,六盘山、秦岭、岷山、日月山、祁连山、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围场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遗物特征和文化面貌,认为围场县新石器时 代的文化类型与内蒙古赤峰市的十分接近,亦属于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9.
10.
上世纪50年代末期,文物工作者在牡丹江、绥芬河境内调查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所采集的石器、陶器数量众多,陶器残片纹饰丰富,具有新石器晚期文化特征,对研究牡丹江、绥芬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闽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据目前考古研究,主要是以昙石山下层、中层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关于这时期的社会组织形态,有关的资料还不多,特别是直接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看法只是在一些文章中简单地  相似文献   

12.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心喜 《文博》2004,(1):88-93
作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杭州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其七八千年的历史,成为浙江省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90年、2001年和2002年,文物部门三次对这一遗址发掘表明,其器物形态及其组合、制陶技术、彩陶风格等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文化类型的分期,分别介绍了丝绸之路甘肃段内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几处文化遗存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朔知 《南方文物》2006,(2):58-64,30
皖西南地区是东西连接长江中下游、南北交通淮河和赣鄱地区的所谓‘四战之地’,在文化地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开始的时间虽晚,但在近年来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皖西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迁》一文作者朔知先生参加过本地区很多遗址特别是薛家岗遗址的发掘,并主持编写出版了《潜山薛家岗》报告,同时还对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因此十分熟悉相关的材料。文章详细阐述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从黄鳝嘴类型经薛家岗文化到张四墩类型的文化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时期本地文化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往来情况,从而在广阔的视角下论述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同是也加深了我们对于周围长江中下游以及黄淮地区、赣北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认识。对于关心本地区史前文化的读者来说是很值得一读的。  相似文献   

15.
郭立新 《江汉考古》2004,(3):69-74,55
本文系统回顾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时空重建过程中的各种探索与争鸣,并对如何处理考古学文化交集现象,以及如何对考古学文化与类型进行界定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正目次一序言二考古发现与研究三文化序列演变四文化格局演变五结语一序言燕山南北指辽西、燕山及其南麓地区,北起松花江和辽河分水岭,南抵永定河、海河,西起大兴安岭南段的苏克斜鲁山,东到医巫闾山、辽东湾西岸和渤海西岸。在末次冰期,海平面下降,浅海大陆架成为陆地,渤海成为内陆湖。全新世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形成海侵。在距今一万二千年时海岸到达黄海北部,万年前海水进入渤海海峡。距今六千年海岸西达天津宝坻和惠民一带,是全新世海侵最大范围,使现在的渤海西岸形成宽广的水域,被称为"北京湾"。距今五千年后,海岸回落到天津、黄骅、海兴一线,较现今海平面略高,华北平原湖泊、沼泽遍布[1]。在高海面时期,由于渤海海侵,阻隔了燕山及其南麓地区与黄河下游的陆路交通,  相似文献   

17.
南京袁凭长江天堑袁依钟山巍峨袁呈虎踞龙蟠之形胜曰东控吴越袁西扼荆楚袁显六朝帝都之气象曰承汉启唐袁逐元建明袁为中华正朔之所在曰历史悠久袁古迹众多袁是历史文化之名城遥南京是我国完整经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地区遥远在猿缘万年前袁南京猿人就劳动尧生息尧繁衍在这块土地之上遥一万一千年前的溧水神仙洞先民袁率先迈向新石器时代遥远古时代袁南京属叶禹贡曳扬州之域遥北阴阳营先民创造独树一帜的北阴阳营文化曰薛城先民则属于另一个文化共同体遥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具有北方多重文化因素袁同时还受到东尧西邻近地区文化…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显著成就和特色文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将长江中游的新石器化置于全国新石器时代的总体背景下,侧重于比较研究的视角,选取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聚落与建筑,栽培稻起源和史前稻作农业,白陶和彩陶,普用的巫物陶偶,高一级的灵物玉雕人首和动物,列举实证,以阐述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若干较显的成就和特色鲜明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人类历史在世界各个区域几乎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石器时代,但由于各地区石器原料的不同。其他矿物资源使用的不同,经济、社会和艺术文化的不同等原因,造成各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石器的种类、石器的加工技法、石器的功用、石器的贸易、石器的产业规模、以及石器在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等多方面的不同。比较而言。  相似文献   

20.
正天津蓟县青池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距今约7500~6500年前后,在兴隆洼文化和北福地一期文化两大文化区的前沿地带,由这两种文化混合形成的一支混合型文化。其延续时间长达千年以上,器物谱系特征鲜明,演变脉络清晰,文化面貌独具特色。青池遗址的文化遗存分坡下和山顶两部分。坡下遗存都分布在一条自然沟壑(G1)内,根据地层和出土遗物,可划分为早、晚两期,其中G1第6~9层为第一期,G1第1~4层为第二期。G1第5层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由于多数器物已与第二期相同,故归为第二期早段。山顶区域出土遗物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