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炼一块五彩的石头去补天雕一块晶莹的石头来发光有石头在人间火种就不灭三百万年只几个石头磨过人猿相揖别用石头和木头写就一部历史把万种相思的血泪都凝结石头里充满了神话和传说天下掉下个灵石县山里最不缺的就是石头,山是石头的家,石是大山的子,山与石原本就是不可分离的.可是不知何年何月,从天外飞来一块巨石,深深地嵌入了这座山里.1400多年前,隋文帝杨坚自长安北巡太原,路经此地,御驾难行,龙颜愠怒,传旨:停河开路为朕让道!于是,千万劳工日夜劈山掘地,然而突兀在眼前的竟是一尊世上从没见过的庞然怪物:此物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赫然看去,其色苍苍,以石相击,铮铮有声.有人甚至神而玄之地启禀皇上,说那怪物身上还镌有  相似文献   

2.
杨永平 《丝绸之路》2010,(23):32-34
进村入户的小道是石头铺成的,墙壁是石头垒的,屋顶是石头搭的,院子里也尽是石头,石头地坪、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围墙……这里完全是一个石头的世界。这里的山水不仅养育树木花草,还生长石头。承载着盖房铺路重任的石头随处可取,取来就用,无需过多的人工改造。这些石头颜色青灰,  相似文献   

3.
第四章行行重行行在队伍行军过程中,经常要为许多大小河流所阻,渡河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搭浮桥以至到跳过那令人战战兢兢的石磴。情况好时,我们会遇到典型的中国摆渡,船在河水冲击下摇摇摆摆,险象环生。而船上的人心惊胆战,诚惶诚恐,这通常也是我们与卫兵寸步不离而使船超载有关。一次,摆渡的小船被卫兵和我们塞得满满当当后,才摇摇晃晃驶向河中,在接近对岸时,由于掌舵的同志惊慌失误,船撞到石头上,舱中涌进了河水,当时唯一的选择是让人跳水逃命,但卫兵这时仍试图观望。船又一次撞上石头,即刻沉入水中,船中的人挤着向船外跳,当我落到河中拚命游到对岸时,船已漂到下游水流湍急的地方。海曼没能爬出  相似文献   

4.
金鸡与龙马     
江城县有一条江,江水汹涌,象游龙走马,东闯西撞,拍岸击礁,就是在几里外都可以听到江水的滔滔声。这就是江城有名的“龙马江”。顺着龙马江沿江而下,在江城旁边的丛山峻岭中,有一块房子那么大的石头。这石头齐齐整整地一破两半,在裂开的两壁上还留有一个深深的马蹄印。离这块石头二、三十步的地方,还有一块完完整整的、同样大小的石头,在石头的上半段有一些羽毛印,斑斑点点的,就象鸡翅膀上掉下来留在石上的一样。  相似文献   

5.
春林 《文史月刊》2008,(12):55-55
走进于家石头村,如同迈入了石头的世界,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桥石栏、石井石窑、石缸石盖、石锤石板、石槽石臼、石洞石龛……比比皆“石”,让人不得不惊叹石头文化的魅力。穿行于村中的街巷胡同,敲门而入的家家户户,入目的无不是石头。  相似文献   

6.
庄文勤 《旅游》2013,(9):62-67
这是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房屋是石板房,道路是石头铺,塘基是石头砌,水渠是石头筑,菜园的垄基是石头垒。石门墩、石院墙、石前檐、石鸡笼、石厕所、石畜圈不胜枚举。石槽、石盆、石凳、石桌、石碾、石磨、石臼琳琅满目。石台阶、石板路、石垱……甚至烤茶、烧肉的用具都是用石头制作而成。滇西茶马古道这是一个承载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村庄。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南线由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  相似文献   

7.
《文史天地》2012,(2):F0004-F0004
贵州镇宁石头寨 石头寨距天下闻名的黄果树六瀑布6公里,不仅全寨房屋由条石砌墙,用石片盖顶,磨、臼等用石头做成,就连灶具、桌椅、水缸等也全是石头做的。有人说,走进石头寨,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石头的迷宫”。这个寨子,体现了布依人对石的偏爱和石工技艺的高超。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10,(11):26-27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对于石头的运用和创意可以说达到了无所不能及的地步,古埃及金字塔,希腊的雅典卫城——就是古代人类使用石头创造文明的巅峰之作。此外,英国的巨石阵、柬埔寨的吴哥窟、玻利维亚的蒂亚瓦纳科遗址、埃塞俄比亚的拉利贝拉岩石教堂,都可以归入石文化景观范畴。  相似文献   

9.
福字石,是刻有大"福"字的石头,是青岛崂山周边乡村地区流行的一种新民俗。村民在门口或街角显眼的地方,放置一块刻有"福"字的大石头,"福"字全部用大红油漆填色。民间认为,石象征着"寿","福"字刻在石头上,就是"福寿双全"。走进村落,处处见福,石石有寿。这种新民俗其实是传统春节"福帖"民俗的延伸。"福帖"就是"福"字帖,一般是将写春联用  相似文献   

10.
漫谈玛尼石     
当我们进入广大藏区以后,玛尼石就象五彩飘飞的经幡、桑烟袅袅的香炉、金光闪闪的玛尼转筒一样引起我们的关注。玛尼石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藏传佛教的一大景观。走过青藏高原也许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同样一个印象;那就是世界屋脊是石头王国。那里石头无  相似文献   

11.
祁连多美石     
杨牧  林染 《丝绸之路》2006,(5):48-50
翻开林染寄来的《酒泉奇石》画册,眼睛就大了,惊异和艳羡,贪婪地落在画页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道奇妙的彩纹上。  相似文献   

12.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酷爱石头。有一次,他在扬州获得一绿一白两块石头,视如珍宝,命名为"仇池石"。当时有位叫王晋卿的学者写诗求索玩赏,苏东坡觉得这是"意在于夺",回诗申明不肯割爱。王晋卿不死心眼,又写诗来,力索其石。苏东坡不好再拒绝,就提出用对方收藏的两幅名画交换,结果以双方都不忍割爱告终。  相似文献   

13.
大禹赶石的故事 大禹圣人凿开了三川东面的山岭,把积在三川的水全部引了出去。但居住在山两面的百姓却来往不便了。人们站在黄河两岸的山上,对面可以说话,但就是过不去,大禹圣人看到了这个情形,想在寺沟峡山谷上修一座石桥,方便两岸的百姓,又设了祭坛,祭祀上天,请求天庭赐给赶山鞭,上天就给大禹圣人赐了条赶山鞭,大禹圣人得到赶山鞭后,从积石山上往下赶石,大禹圣人赶石时,不叫赶石,而叫赶牛,他把所赶的石头,吹了仙气变成了石牛往下赶。  相似文献   

14.
红河畔的元阳县有一座雄伟的观音山,观音山麓有一对巨大的石头,两块石头相距四十来华里,都有十余丈高,七八丈宽,傲然屹立在苍翠的树林之中。在三合寨后山上的那块叫母石头,在漫远坡寨后山的那块叫公石头。这对公母石在这边城也算一大名胜,特别是那块母石头,过去土司称它做青狮岭,在上面盖了房子,每逢盛夏就到上面避暑。这一来,名声就更大了。说起这对公母石,当地流传着一个优美的故事。说不清是哪年哪月的事,漫远坡寨子里  相似文献   

15.
永仁县万马乡,有两座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山,中间隔着万马河,两山的山腰都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活象两只俯卧的老虎,人们把这两座山叫石虎山。传说,很久以前,山脚下的散洒村有一个傣族小伙子,姓石,是个很能干的石匠。他爹妈过世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田地房产,只留下了一套打石头的工具。小石匠每天天蒙蒙亮就带着凿子、锤子上山,给人家打石磨、石臼、石碾子,傍晚才回家,靠自己辛勤劳动过日子。  相似文献   

16.
朱江 《旅游纵览》2013,(12):18-19
中国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底蕴内涵经常会在石元素中得以体现,给石头赋予了新的人文特征。设计者的思想和情感以石头为寄托,让它自然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现代园林设计师仍然会用石头来创造意境,寓意生命道德哲学,使人感到力量和积极的精神,对人文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往往是结合常见的山水诗书画,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我国的园林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园林景观中都有石元素的出现。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17.
一俊 《神州民俗》2007,(7):94-94
现在市场上摆摊卖假石头的很多,买家花钱买假上当屡见不鲜。因为现在对奇石造假的手段越来越多,外行根本无法鉴定。常见的假石一般有以下四种。 1.画出的石头:有的假石头图案是画上去的,然后涂了层清漆,因图案太像,较易鉴别。  相似文献   

18.
魏启扬 《旅游》2002,(11):22-23
峡江岸边的石头在江水的怒吼和纤夫的呐喊声中,演绎出了具有强烈震撼力的纤夫石。  相似文献   

19.
朱法智 《文史天地》2002,(12):62-62
这颗巨大悬石,位于黔东南州榕江、从江两县交界处月亮山支脉的孔明山中,距山顶约有250米高度,其形其状其险势,堪称天下一绝。这是“搁”在基石上的一颗独立石头。基石下方是绝壁。从石头的接触处看过去,还可以看到对面的亮光,奇石与基石的实际接触面积不过一个脸盆宽。表面看起来,似乎稍稍用力就可以将石头推下山去,其实不然。早在数十年前,  相似文献   

20.
俗说俗物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12,(4):F0003-F0003
福字石,是刻有大“福”字的石头,是青岛崂山周边乡村地区流行的一种新民俗。村民在门口或街角显眼的地方,放置一块刻有“福”字的大石头,“福”字全部用大红油漆填色。民间认为,石象征着“寿”,“福”字刻在石头上,就是“福寿双全”。走进村落,处处见福,石石有寿。这种新民俗其实是传统春节“福帖”民俗的延伸。“福帖”就是“福”字帖,一般是将写春联用的红纸裁成方块,按照菱形的方式张贴,“福”字写在菱形纸的正中。村民在大年三十贴春联的时候,同时贴“福帖”。大的“福帖”贴在影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