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部分,而心灵生活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和典型形式。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同时精神生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梦重塑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目标导向;实现对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终极关怀;推动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主体性回归,中国梦是对中国人逐渐迷失的精神生活的重塑。  相似文献   

2.
吴跃 《神州》2012,(6):1-1
中国革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革命遗产,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伟大作用,它的形成、发展与继承凝结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汗水与鲜血。本文将就中国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及其作用的机理做一简要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陈涛 《黑龙江史志》2008,(22):52-52
"文学关心政治"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然而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除文学的政治功用这一主流外,仍不乏有追求文学娱乐精神的细支末流,本文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娱乐精神进行了梳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多姿多彩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1985年我从贵州到北京,在中宣部工作,有半年吧,我没有敢讲话。耀邦同志问过我:来后有什么反映?我说:听到的就是:(这个人)不见动静。他说:是吗?逐步放开一点嘛。  相似文献   

5.
何克祥 《攀登》2010,29(1):25-28
苏区精神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了重要的培育、引导和推进的积极作用。然而,苏区精神与其它革命精神相比较而言,由于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使得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呈现了一定的历史局限,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常国辉 《神州》2012,(6):102-103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人物画造型法则,也是中国画的艺术精神。本文主要从中国人物画的起源与发展状况阐述中国人物画艺术精神是实践发展的产物,其次,阐述了中国人物画精神内涵的神韵是通过刻画人物画形象来表现的,古人通过不断的探索,最后积淀了形神兼备的中国人物画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图书馆人的中国梦的内涵,图书馆人的职业精神及图书馆人的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家莲 《神州》2013,(9):129-129
文章阐述高职学人的中国梦的内涵及基于职业精神的高职学人的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何静  唐柏林 《黑龙江史志》2014,(18):125-126
长征是一次艰难的历程,苦难中却孕育着新的力量。长征宣传了党的政治主张,使中国共产党深得民心。由此形成的革命理想主义、不怕牺牲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一切为了群众的重要品质成为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研究长征精神依然具有其时代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长征精神依然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支柱。我们需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实现伟大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哲学精神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香石 《神州》2012,(5):28-29
道家精神为中国艺术的精神,中国山水画就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道家思想自起源发展,它逐渐在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中,和儒家文化一道起统领作用,宗炳最早把老庄之道和山水画联系起来,因此画和画技皆"道",后人称画:"非画也,真道也"。  相似文献   

11.
周杭梅 《区域治理》2021,(13):211-212
高职大学生中国精神的培育,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高职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初步探讨了加强高职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策略.这一探索,对于有效提升高职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效果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飞 《神州民俗》2007,(3):69-69
中国济南有位出租车师傅驾夜班车时遇劫,他奋起反抗,遭劫匪捅了两刀,而劫匪也在搏斗中用了伤,双双送医院急救。出租车师傅的妻子获讯赶往医院探望丈夫,见受伤劫匪无人代缴1000元住院押金,怕他因此延误治疗,大妇俩于是不计前嫌,慷慨解囊相助。这位平凡妻子对着镜头淡淡地说:不管他是好人坏人,总是一条生命,咱不能见死不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院精神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书院是一种由儒家士大夫创办并主持的文化教育机构。它产生于乱世,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优良的私学教育传统,又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官学之不足,无论是从书院发展起源的角度,还是从它的思想制度方面,都表现出它独立、自主、开放、创新等诸多可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一道举足轻重而又独具特色的风景,也为现代学校教育提供诸多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于沛 《世界历史》2004,(5):4-12
中国的世界史研究 ,自萌生时起 ,就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 ,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它的时代性决定了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具有不同的内涵。和 19世纪中期相比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历史研究 ,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但爱国主义仍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灵魂。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世界史研究的优秀传统 ,就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弘扬和培育中国世界史研究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 ,自觉地将世界史研究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 ,使中国世界史研究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 ,做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旅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此,在新世纪弘扬红军东征精神对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问题是个跨学科的话题,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而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较长、争议颇多,无论是概念或内容,是历史演变或表现形式,或是理论与实践意义,都备受学界关注。本刊借中国社科院近代思想研究中心召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会议之机,约请几位专家学者,就这一课题谈些个人认识。各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切入,触及到了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相关的很多层面,他们的论点可能各不相同,也许会有思想交锋,但无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思想。我们期待大家的研究及思想火花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宁 《福建文史》2001,(2):36-37
当我研习鲁公《麻姑山仙坛记》的时候,拜谒沈老觐寿先生的念头便油然而生了。  相似文献   

18.
刘容 《东南文化》2013,(1):17-22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从产生到发展从实质来看是西方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延伸,存在着重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本体,轻精神文化内涵;重物质类工业遗产,轻非物质类工业遗产的倾向。当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应通过保护和营造其"场所精神"来突出中国特色。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是指它的环境特性和意义,即它承载的城市文脉和公众参与、认同。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保护的对象是其独具特色的本体和对城市与公众的意义。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营造的对象是其在新历史时期与城市发展共融的再诠释。  相似文献   

19.
1922年12月,应日本大阪《朝日新闻》邀约,郭沫若为该刊《新年特号》撰写《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一文。其文初用日文发表,后由成仿吾先生摘译,于1923年5月20日发表于上海《创造周报》2号。郭氏《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发表前夕,中、西文化在近一个世纪的激烈冲突与碰撞过之后,中国文化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对中国文化的出路进行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存 《丝绸之路》2013,(16):49-50
戏剧用一种美的手段将人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但当代中国戏剧精神的缺失有意无意削弱了戏剧寓教于乐的功能。戏剧艺术只有更好地张扬时代的精神情怀,回归教育人的本质,才能建构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表达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