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春节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相似文献   

2.
元旦的由来中国的元旦,据传说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  相似文献   

3.
正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传说女蜗创世,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农历七月  相似文献   

4.
《神州民俗》2010,(5):60-64
端午漫话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午节、端阳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传统三大节日。端,开始的意思,“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就是午月,所以初五也叫“端午”。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也就是“端五”了。因为在农历中,五月的别名称“午月”,  相似文献   

5.
《湖南文史》2012,(1):32-32
春节旧时俗称新年,正式名称为元旦或元日,即夏历元旦(正月初一)。辛亥革命后,我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元旦之名被公历1月1日“夺”去,夏历正月初一便改称春节。  相似文献   

6.
“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只是不同朝代元旦的日期不一样。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夏朝继以  相似文献   

7.
重阳节     
《山茶》2009,(10):203-203
2009年的闰五月使农历九月初九(10月26日)这一天迟来了一个月,已入深秋。《易经》中“九”为阳数之极,故九月初九.称“重九”.又称“重阳”。讲究物极必反的中国古人认为这一天不是吉利日子.需要辟邪消灾。  相似文献   

8.
崇先 《丝绸之路》2004,(3):49-49
“建丹节”又称“二月节”。每年夏历二月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这三天,居住在丽江坝区的纳西族群众都要欢度这一传统的节日,其中二月八日这一天尤其过得隆重一些。  相似文献   

9.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因此,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又称“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地腊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四川多称为端阳节。  相似文献   

10.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春节古时叫“元旦”。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民间有关“年”的传说及春节习俗很多,现就大同地区的春节习俗略作介绍。 节日习俗 大同地区的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有时甚至于到二月二止。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正是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 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悟道成佛。是日,大地霞光万丈,万物生辉,佛教徒们视该日为佛主的“成道节”…  相似文献   

11.
卢圩看炮龙     
刘宪标 《旅游》2007,(11):78-83
炮“龙”这项卢圩人喜爱的春节狂欢活动,从古镇开始兴盛的明代就有了,几百年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据说约在1664年,卢氏三兄弟因为谋生,由广东水花门楼搬迁到宾阳卢圩,由于他们的家乡有在正月十一舞龙的民俗,所以有了家底后的卢氏长者便把这一习俗移植到宾阳并结合了当地的壮族文化,形成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炮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尹洁  许晔 《环球人物》2020,(6):59-62
1月25日,武汉封城第三天。“仿佛老天知道武汉在闹‘新型肺炎’,鼠年正月初一整整下了一天的小雨。我们一家四口已经是第二天没有出门。听从指挥,宅在家里,就是最大的贡献。”2月8日,封城第十七天。“过去我要早起,6点起床,7点到办公室,不堵车。现在则是天天睡到自然醒,有点提前退休的感觉……这17天,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起伏跌宕,天天都有热点,信息多到煽炸。”  相似文献   

13.
《文史博览》2014,(9):42-42
在中国传统的节俗中,“七”所扮演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古人过春节,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都赋予了不同的节日含义。据晋董勋的《问礼俗》,从新年的第一天到第七天,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将新年首月的第七天设为“人日”,最晚在魏晋时代已很盛行。  相似文献   

14.
程朱理学与晚清“同治中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嘉道年间,清朝统治衰象显露,传统学术文化进入历史转换期。被汉学压抑百年之久的程朱理学复经提倡,遂在大江南北再度流行起来。咸同时期,曾国藩重用士绅编练湘军,集结了一批理学士人,清政府开始提拔理学大臣,导致理学出现复兴之势。同治年间,朝野理学士人活跃一时,仅就政教而言,他们正朝纲、端治本、倡正学、辟异端、笼络人才、恢复和强化封建文化事业,为“同治中兴”竭尽努力。理学势力的崛起,成为清政府最后剿灭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晚清理学复兴不仅是一个学术现象,也是一个政治现象,对同治朝,乃至晚清后来的政坛朝局、社会演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1·《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云:“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汉军复与甄阜、梁丘(?)战於沘水西,大破之,斩阜、(?).”这里所载“甲子”,当为“壬子”之误.《汉书·王莽传·下》云:地皇四年“三月辛巳朔,平林、新市、下江兵将王常、朱鲔等共立圣公为帝,改年为更始元年,拜置百官.”《后汉书·刘玄传》亦云:地皇四年“二月辛巳,设坛场於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建元曰更始元年.”据此可知,王莽地皇四年,亦即刘玄更始元年.另据《汉书·王莽传·上》载.王莽上台后,改国号,并改元,同时又改历法,把汉初始元年“十二月朔癸酉”,改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也就是说.王莽时所用历法比原来西汉时所用历法提前了一个月.更始即位后,以汉统自居,复用原西汉历法.这样,《汉书》、《后汉书》记载这一段历史时,往往有一个月之差.因此,《汉书·王莽传·下》所载:地皇四年“三月辛巳朔”,亦即更始元年“二月辛巳”.既知更始元年二月朔日为“辛巳”,那么其正月之朔日即可推定.当时正月为二十九天,查干支表,上推二十九天,则为“壬子”,而非“甲子”.另查陈垣《廿史朔闰表》,更始元年正月朔日亦为“壬子”,恰好相合.以此可证,《后汉书》当属误记.  相似文献   

17.
元宵话灯     
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人民古老的传统节日,名为“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上元,是农历正月十五最初的叫法。因为这天夜里放灯,所以也叫“元宵”、“元夕”、“元夜”。元宵放灯,由来已久。据记载,二千年以前的汉朝,即有此风俗。至唐代,就已盛行。...  相似文献   

18.
陈翰笙风云三世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翰笙是中国现在还活着的年龄最高的知名人士,他诞生于1897年2月5日,即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四。到2003年的今天,11月5日,已经106岁又9个月了。在海外的中国知名人士中,年龄百岁的陈立夫和张学良近年去世后,比他们略大的106岁的宋美龄,在不久前的2003年10月24日也去世了。陈翰笙与宋美龄是同龄人,但是陈翰笙还是比宋美龄长一个多月,准确地说,一个诞生在1897年2月5日,光绪二十三年丁酉正月初四,一个是1897年3月23日,也是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二月二十一日,二者相差46天。现在陈翰笙还活着,宋美龄已经去世了。最近我写了一篇题为《陈翰笙的三个“…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2012,(2):14-14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春节,俗称过年,川西民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爆竹一声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从腊月初到除夕,谓“备年”;从除夕到正月初五,谓“过年”;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五,谓“贺年”。成都锦江、都江堰、崇州、邛崃、龙泉的一些乡镇接连唱几十本(天)大戏,要足足欢庆三四十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