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甜甜 《世界》2010,(7):176-185
缓慢的一招一式,带有拖腔的古老道白,压抑而精准、简单却能量饱满,“能”(Noh)就这样满是沧桑地把现实和历史隔开。京都的古屋里.大小鼓手的吆喝声是灵魂的哀痛.被假面压抑而变形的低沉声是生死的况味。对比强烈的前铺后叙仿若无常的人生。在空旷的舞台和长长的桥廊中来至一无所有,去亦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2.
798的冬日     
李晔 《旅游》2008,(3):14-16
很多人都说喜欢找一个秋日的一个好天气去798,原因是当秋日的阳光透过枝叶光影斑驳地投在厂房的红墙上,加上蓝天、秋风、鸟鸣和咖啡的香气,让人恍然感觉如身处一幅绚丽的油画中。记忆里在那个“赶英超美”年代中像798这样的工厂的烟囱里都应该冒着浓烟,而在新时代蜕变为艺术区的798又多了艺术家们忧郁的气质。其实更主要的是太强烈明媚的阳光会让人心因为欢快而变得躁动,阴沉的天气并不代表阴郁的心情,反而这样的天气会使人变得平和安静,让人可以把心沉下来专注于作品的本身,静静地用心去欣赏和感受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北角山妖 《世界》2012,(5):86-91
Anderson夫妇被夏日岛的氛围吸引,不仅在此买房定居,还有声有色地开起了玻璃工坊,他们用艺术家的创意与热情打造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让身边的一切优雅而温馨。  相似文献   

4.
琉璃浅谈     
在西方,人们常把琉璃说成是主赐予人类的最佳礼物,琉璃带来了的是生活的喜悦和创作的灵感,它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非常神奇的物质,艺术家们利用它晶莹透亮冷峻而坚固同时具有折光反射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使琉璃工艺达到变幻莫测、令人难以预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8年前第一次接受本刊采访.这位以画表情荒诞的“泼皮光头”而成名的艺术家就坦承,他一直在生存与反抗中寻找折中点:“对于一只老鼠,它一生最高兴的事就是活着不被吃掉,或被陷阱夹到。  相似文献   

6.
《世界》2009,(8):22-26
在这场每年一次的顶级盛事中,我们不知道今年会发生什么,只是在到处张贴的海报中,我们看见“2009回归苏格兰”的字样,也许,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苏格兰艺术家及离乡浪子们也是因此集结而归,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因此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7.
秦礼 《巴蜀史志》2012,(6):46-47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是一位伟大艺术家.深得人们敬仰。他曾拜曾熙、李梅庵为师,而18岁那年(1916年)拜师王竹林的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酷品     
《南方人物周刊》2013,(39):100-101
石器时代相机 瑞士艺术家TaiyoOnorato和NicoKrebs设计了一系列重回人类石器时代的摄影器材——它们全是用龟壳、穿山甲壳和动物角手工制作而成。  相似文献   

9.
李瑞洪 《武汉文史资料》2006,(4):F0003-F0004
简介吴汉东,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面对吴汉东水彩画新作,有一种很突出的感觉,就是:充实的完美性和直逼艺术生命的本身性。他完全荡涤了那种混浊不清和华而不实,也没有轻飘浮浅和滞涩繁琐。细而不腻,实而不板,厚重明快,玲珑剔透。主体与客体契合无间,自然与生命血肉一体,是浴天地之道,发自然精魂的极品,达到了人与自然交  相似文献   

10.
董春阳 《神州》2013,(4):6-6
一次创作是直观视觉感,而二次创作便是想象中的多种感官的共同调动。二次创作时刻是艺术家和观众互动的时刻。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共同赋予作品不一样的解读,作品因为不断的被诠释而如源头活水般不断流淌着生机与活力。《拉奥孔》便深刻地论述出二次创作对艺术的实现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范曾的艺术     
在当今中国画坛,范曾是饱受议论的人物之一。他桀傲不驯的性格和由此而洋溢出的慷慨之气,他口无遮拦对恶俗之事的尖刻批评,他走游于社会各阶层的诡异而绝妙的步伐,以及他独立特行的画风和市场价格,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一或横招非议,或谀词如潮。可以说,在范曾身上,集中了一个艺术家所能同时拥有的不同角色:画家、散家、诗人、学、社会活动家等,因而,他也由此同时拥有了这个时代所给予各种的议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范曾是乐于享受这种殊荣的。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难得的艺术和思想的滋养剂。  相似文献   

12.
时光凶猛     
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多少有点早熟。我和小武十几岁时同时看上了小婧。在这件事情上我没什么优势,因为我父亲见了小婧的父亲,会“啪”的一声立正敬礼,而小武的父亲却只需上前拍拍肩膀。小婧的手腕上有5颗小黑痣,连成星形,非常好看。她那时就已经显露出绘画天赋,创作激情随时可被点燃。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表演是一门艺术,那么他们堪称艺术家。他们能将本来痛苦的心情演绎得很高兴,能将一百个不愿意演绎成一百个乐意,能将好端端的一个人演得奄奄一息、痴痴傻傻,能将冰冷如霜演得温暖如火。他们是作秀的九段高手。  相似文献   

14.
张莉琳 《神州》2013,(11):172-173
摄影诞生初期,也就是胶片时代,早期摄影一般以客观记录或复制为表现语言,摄影的艺术地位确定之后,摄影的表现性艺术语言所带来的表现手法彻底的改变了旧有的思路和概念,使摄影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开花的阶段。与此同时,欧美出现了一大批的先锋摄影的创作者,他们将摄影观念引入国内,不但拓宽了国内摄影艺术家的观念同时也为国内摄影表现手法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通过对摄影表现手法的研究,进一步的打破了传统胶片摄影直接摄影的理念,并且在影像的表现方式上将直接表达方式摒弃,选择了与摄影相关元素相结合来表现摄影艺术。他们利用了摄影概念、摄影表现、摄影观念、社会身份和某些创作者自身愿望以及回忆的所有层面把摄影从既定的现实记录和影像单纯复制中走出来,很好的做到了将摄影表现的可能性进行再次的创造和研究。这样为艺术而奋斗的摄影人,我们称之为摄影艺术家。  相似文献   

15.
眼界     
《南方人物周刊》2014,(28):18-23
伦敦 8月4日,伦敦议会大厦后的维多利亚塔花园,49束强烈的白光直射天空,这是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100周年而设计的装置“光谱(Spectra)”。  相似文献   

16.
任道斌 《东南文化》2001,(12):92-95
绘画是以情动人的视觉艺术,而最容易影响人类情感的因素莫过于色彩,或热烈,或优雅,或宁静,或悲壮,如天之蓝,草之绿,梅之红,桔之黄;又如健儿之铁色肌肤,美女之流霞面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此人们对于彩色绘画,往往独有钟情。尤其是色彩表现较为强烈的水彩画、油画等画种传入中土后,这种情感似乎变得更有倾向,在美术课堂上还有专门的色彩课。至于黑白之美,则显得不受重视,很少有专讲黑白之美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原野 《收藏家》2006,(11):I0005-I0006
当我们谈起水墨画或是水墨画家时,常会说到感悟。所谓感悟。先感而得以悟,并非一日之功,也可以套用禅门“渐悟”与“顿悟”的道理。感足感应,天地感而厅物代生。悟是觉悟,醒悟。感,有眼来感受、体来感受,感受世界、人生、生活。悟,是悟出其道理、真谛。这种体验和感悟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有其机缘,其过程也是有长有短。而杜苏谊可谓是此类大获感悟的画家之一。他涉足艺术的时间不算短,但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学院派那种体制内程式训练后的中规中矩与缺乏生气的老练成熟,而是一种稚拙笔致下的自由与随意。这样的浪漫和随意,是…  相似文献   

18.
徐献平 《神州》2011,(9S):9-10
班主任是一位艺术家,是一位设计师,又是一位表演家。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育人工程,班主任需要有宽广的胸怀,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无穷的智慧和策略。笔者作为一位三十多年的班主任老师,现就班主任工作策略作一个肤浅的探究,以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担任共和国的总理,而齐白石则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周恩来对齐白石十分尊重、关心。从他为齐白石搬家这件小事中,就体现了周恩来对齐白石的关心和尊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特点很多,而雅俗共赏的是一个“力”字,即书写的力度。古今书家关于力的论述很多,如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等。艺术家喜爱形象思维,用夸张的语言,描写世界;科学家习惯逻辑思维,热衷于证明世界。本文试图将形象化描写与严谨的证明统一起来,阐述书法中力的描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