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隆版满文《大藏经》刊刻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乾隆皇帝视满文《大藏经》的刊刻与《四库全书》的纂修、“十全武功”之记述为同样重大之事,译刻满文《大藏经》在佛教译经史乃至清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相关的档案与实物资料为依据,对满文《大藏经》刊刻的起因、年代、刷印部数及佛经中的插图版画、经卷装潢作了简要的论述。工程浩大的满文《大藏经》从翻译到雕版印刷、经函的装潢,无一不代表了清代书籍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故宫藏永乐北藏重刊谈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宫廷藏书中,佛教大藏经的收藏可称宏富,经过历代翻译以至汇集、编次,刊刻完成的汉文、藏文、蒙文、满文大藏经都有收藏,每部大藏经卷帙之广,版片之多,雕版刷印之艰难,是要经过数十年努力而完成的。自宋太祖雕印《开宝》大藏经至清末《频伽》千余年来,各种官私版大藏经不下20余种,至今除清代龙藏版满文大藏经外,不仅原版无存,印本佛经,也成为稀有的文献收藏,难得一见。故宫藏《永乐北藏》始刊于明成祖永  相似文献   

3.
《满文大藏经》是清代满文书籍中的宏篇巨制。本文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分析了《满文大藏经》中所保留的汉语、蒙古语借词及梵语佛教名词的特点,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证了上述词语的历史发展渊源,指出《满文大藏经》的翻译对于满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的丰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满文大藏经》是我国古代最长、最完整的一部满文藏经,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译文。据查证,最初这二部《满文大藏经》,一部藏贮在北京,另一部保存在承德乾隆家庙——殊像寺内,清末为防遗失,又将《满文大藏经》移至避暑山庄,由于战乱,山庄履遭破坏,仅剩残部。据《热河》一书中记载,藏存最为完整的就是法国巴黎图书馆那一部,即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法军抢走的北京那部《满文大藏经》。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清宫旧藏档案并结合清代、民国文献,对满文《大藏经》从开始编纂的时间,编纂缘起,编纂原则,刊印数目,使用经费,主要供奉地,参与的藏、汉僧人及满文《大藏经》的命运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考证。  相似文献   

6.
春花 《满族研究》2022,(1):31-36+42
满文《大藏经》包含般若部、宝积部、大集部、华严部、涅槃部五部,《大般若经》是般若部中排列最先篇幅最大的一部经卷,共四百卷,十四函。乾隆三十七年招集编译人员,开始翻译《大般若经》,至四十三年完稿。为六十班禅来朝之际赏赐需要,乾隆帝命刻印《大般若经》。至四十四年刻印十套,先装潢第一套,然后装潢其余九套,颁发各皇家寺庙供奉。本文据《军机处上谕档》《实录》《大清会典》《起居注》《蒙古王公表传》《清史稿》《雍和宫满文档案》《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等,考订满文《大藏经》之《大般若经》的编译、刊刻、装潢、颁发始末。  相似文献   

7.
加洋加 《中国西藏》2013,(4):F0002-F0002
6月8日,西藏萨迦寺流失海外经书捐赠仪式在北京西藏文化博物馆举行。藏文《大藏经》是重要的中国佛教典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藏文《大藏经》不仅对研究藏传佛教,而且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此次捐赠的经书,由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从海外辗转得到并无偿捐赠给西藏萨迦寺,经专家鉴定是十五世纪初明代永乐时期的珍贵古籍,是明朝册封的萨迦派大乘法王时期捐造的《大藏经·甘珠尔》泥金写本中的一函。这函经书重归祖国,补齐了该部《大藏经》的缺失,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建于乾隆三十九年的殊像寺俗称"乾隆家庙",是承德外八庙中唯一的一座满族喇嘛寺,本文论 及殊像寺的建立和满文大藏经的收藏,并对清帝译制满文大藏经的用意及经过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无论对于中华文化还是对于清代文化来说,十八世纪都是甚为辉煌的一页,千年的古典文化之流在这里积淀。正是在这一历史阶段,规模空前的大型图书先后涌现,它们标志着文化的熟落、文化的总结以及文化的反省。《四库全书总目》(下称总目)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应运而生。《总目》是中国古代最为系统、完善的目录学巨著,它撮举《四库全书》收录、存目书的提要,辨别考订著作源流,并以超凡的眼力品评先代前贤,议论风生,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的学术精品。《总目》一出,世人瞩目,研究者众,以《四库全书》及《总目》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徐鸣皋 《文史月刊》2003,(11):22-22
《赵城金藏》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典籍之一。这部佛经成书于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是我国大藏经中的孤本。因其雕刻于金代,为山西潞州府女施主崔法珍断臂期苦行、募化施舍印制,以北宋《开宝大藏经》为底本镌刻,成书以后便珍藏于山西省洪洞县的广胜寺内,所以史学界也称其为赵城金藏。《赵城金藏》这部佛经的成书历时三年。其经卷按《千字文》编号,开始于“天”字,终于“几”字。现存4330卷,卷轴装。历史文献中从来没有记载过此经卷。公私收藏图书目录也尚未有过关于此缀的记载。这部佛教经典现存于北京图书馆,在它后面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  相似文献   

11.
抢救纳塘版《丹珠尔》大藏经,已刻制7万余板,即将完成,《甘珠尔》藏文大藏经印制发行进展顺利。历时30年进行的藏文大藏经抢救工程取得实效。佛教将“佛、法、僧”视为三宝,藏文大藏经属“法宝”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教说翻译、论著翻译,  相似文献   

12.
李理 《收藏家》2013,(1):37-42
一.《四库全书》及其藏书七阁 《四库全书》是清代宫廷编纂的历朝全书总汇,它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开始征书,翌年二月开设四库馆,至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录完成,共费时十年。此后,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全书誊写完毕,历时长达15年。据统计,《四库全书》共收图书3461种79337卷,“另有存目书6766种93551卷。一套全书完成后,共有6144函,总计2万6千多册。  相似文献   

13.
·92·乾隆时期是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时期。乾隆仰仗其雄厚的国力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编纂与整理历史文化典籍的活动,官修书籍达120余种,为历代帝王修书之冠。所涉猎的范围包括经学、数术、小学、音韵、诗文、典章、图志、天象、医学、书画、鉴藏等等,如编修《四库全书》、《华夷译语》、《乾隆版大藏经》,绘制《乾隆十三排地图》、《皇朝礼器图》、《兽谱》、《诗经》及《鸟谱》等。其中《鸟谱》共12册,1~4册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1];5~12册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8册《鸟谱》,除最后一册…  相似文献   

14.
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佛经亦随之而来。当时的佛经都是手抄本。唐代发明雕板印刷以后,佛经就有了刻印本。大量的佛经,经过历代的翻译、汇集、编次,形成了经、律、论三藏,即大藏经。刊刻汉文大藏经,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官刻大藏经开始于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四年(971年)下令雕造我国第一部大藏经。以后有辽代的《契丹藏》,金代的《赵城藏》,元代的《普宁藏》,明代的《南藏》与《北藏》等。清  相似文献   

15.
在陕西省图书馆善本书库中,珍藏着一部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典籍丛书——宋版《碛砂藏》。《碛砂藏》是大藏经的一种。藏经的雕印是和佛教的传播、盛行密切相关的。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自天竺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广泛地发展,隋唐时进入了鼎盛时期。九州大地,普建佛寺,造像译经,蔚成风气。据《玉芝堂谈荟》卷十五记载:“(隋)大业中,佛经译成汉文的,已达六千一百九十八卷。隋文帝享国二十四年,写经四十六藏,达十三万  相似文献   

16.
《高丽藏》的底本及雕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富铉 《文献》2002,(4):117-135
对佛教与佛教思想的研究当然是要通过对佛经的研究来进行.佛经又以大藏经为中心.大藏经在北宋以前一直以写本大藏经的形式流传,到了北宋开宝年间才出现了刊本大藏经.之后大藏经虽然在中国一直被发行,但是现在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已寥寥无几.而像《开宝藏》这样的北宋时期的大藏经更是几乎已经消失,只有少数残卷流落各处.但是在韩国既然连以《开宝藏》为祖本发行的高丽《新雕大藏经》的板木都被保存了下来,可见对佛教界的贡献巨大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最近还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满文大藏经》是乾隆中晚年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由于其长期深藏内宫寺院,鲜为人知,在学术界基本上还是一块处女地。本文首次对其中尊神名号给予确认,对其绘画内容及艺术风格加以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崇祯通宝钱币,背铸满文宝泉局,明代年号钱上铸满文(见图),对此奇异现象,存有几种说法.有人说这是清政府为取信汉族民心于刚入关之时铸造的一种明代年号钱,并排除了私铸的可能(《中国钱币》1985.1秦连江文).山东微山县文化馆于1990年5月回收了220斤出土清代窖藏钱币,其中有少量唐、宋、明代钱币.崇祯官铸品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泽库县西南73公里的和日乡境内有一座“和日经墙”,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石经群。石经所刻制的佛经为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即《佛说部》,由译成藏文的佛说三藏四续经汇编的一部丛书)和《甘珠尔》(即《注疏音部》全书共182函),其中,《甘珠尔》刻了一式两份,此外,还有《当僧经》  相似文献   

20.
金源之际,雕版印书相当发达。最著名的工程之一是河东南路解州天宁寺雕印的《大藏经》,即佛教经典《金藏》,因原藏于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又称《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