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政  张正林 《丝绸之路》2009,(16):77-79
刘克庄(1187-1269),号后村,福建莆田人。晚年著《后村诗话》,分为前集2卷、后集2卷、续集4卷、新集6卷,计14卷。前、后、续三集统论汉魏唐宋诗人诗歌,以唐宋诗为多;新集则详论唐人诗作,皆“采摘菁华,品题优劣”。《四库全书总目》称《后村诗话》“所载宋代诸诗,其集不传于今者十之五六,亦皆赖是书以存”,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考》说《后村诗话》“网罗众作,见取材之博;评衡惬当,见学力之精”,可见此书的文献价值与理论意义。本文从诗学观点的视角简述之。  相似文献   

2.
刘知几的《疑古》、《惑经》,是他对《尚书》、《春秋》的史学价值所做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却触怒了儒学经师,群起而攻之。自唐末柳璨别有用心地撰《史通析微》十卷。说刘知几评“汤之德为伪迹,说桀之恶为厚诬,谤周公之不臣,褒武庚以殉节”,甚至“弹劾仲尼”,遂痛斥刘氏“妄诬圣哲”(转引自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宋孙何复有《驳史通》之作,宋室南渡之初,著名史学家郑樵在其所著《通志·艺文略》中,竟著录《史通》于正史类通史目中,而“博学如朱熹犹以未见《史通》为恨”(张之象刊史通序),具见自宋元以降,此书淹没不彰,为时已久。自明嘉靖以后,虽渐有刻本流传,其中以清乾隆初浦起龙《通释》传世较广且久,而浦氏于此两篇,既曲说《疑古》为“读史寄愤”,并谓其揭陈《尚书》之失,是“浮翳障日,日岂陨明”。而于《惑经》之五虚美,竟怒其“公然指斥(指孔子),罔知忌惮”(均见浦氏《通释》按语)。至纪昀作《史通削繁》遂削去《疑古》全篇及《惑经》篇中之五虚美部分,盖以其离经叛道也。今人又多盛誉其对儒家经典之“叛逆精神”,其毁誉虽有天壤之隔,然皆未能深知刘氏论史贵在直书,以征实传信。他在这两篇中,既疑《尚书》、《论语》轻事重言,其书缺略,不足以传信。又惑于《春秋》重名,势难征实。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艺文志》乙部13地理类、《宋史·艺文志三》地理类、《玉海》卷153朝贡、外夷来朝、唐渤海遣子入侍条均记张建章《渤海记》(原作《渤海国记》,此据《东都事略》卷18及《张建章墓志》改)3卷,然3卷卷目不详。《张建章墓志》谓张建章“又著《渤海记》,备尽岛夷风俗、宫殿、官品,当代传之”。这里,墓志言《渤海记》内容有三,分别为风俗、宫殿、官品。宋人叶隆礼《契丹国志》卷23分别有“国土风俗”、“建官制度”、“宫室制度”等小目,可见“风俗”、“宫殿”、“官品”也可能是卷目,即《渤海记》可能分为风俗、宫殿、官品3卷。《渤海记》风俗卷内容可考者颇多。《新唐书·渤海传》谓渤海“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馀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  相似文献   

4.
以四库本为代表的孙觉《春秋经解》“十三卷”本第一、二卷内容全部冒用自孙复《春秋尊王发微》第一、二卷,这是导致史籍记载该书卷数有“十三”、“十五”卷之差异的原因所在。此“十三卷”本的讹误应当出现在宋宁宗嘉定丙子年(1226)汪纲补修之后、王应麟《玉海》著录之前这一段时期内,可能是因该书残缺而为人“访合”的结果。该书(并其《提要》)被清廷四库全书处送交“聚珍处”的抄本当是纪昀家藏本,很可能“聚珍处”在校对刊印时发现了其中的错讹,遂删改、取用原《提要》而刊印了另外一种版本,这是聚珍本不同于四库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明史·地理志》对土家族地区的黔江、清江、氵娄水的部分记载存在一些问题。本人通过文献的比证分析 ,指出其谬误并予以校正。1 .黔江考释《明史》卷 4 3《地理志》重庆府黔江县下载“南有黔江 ,源出贵州思州府界 ,正流自涪陵江合大江 ,支流经此 ,下流为湖广施州卫之清江”。《明史》卷 4 4《地理志》施州卫唐崖长官司下载“南有黔水 ,即清江之上源”。通过文献考证 ,可知《明史》对黔江和黔水的记载是错误的。从文献记载来看 ,黔江即涪陵江 ,也就是现在的乌江。《宋诗钞》卷 4 6载“黔江自南来 ,胥会涪之东”。《大明一统志》卷 6 9载“…  相似文献   

6.
余辉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11):46-58+143-144
本文梳理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摹本的一系列“火前本”,逐一分析了它们的产生经过并给予重新认识,如沈周的《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系临本而不是董其昌所说的“背临”;清初张宏《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系假冒“火前本”;王翚早中期的《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借自唐宇昭的油素本,具有“火前本”的因素。尤其是明摹本与董其昌的关系,作者通过多方面论证,认为“明摹本”极可能系王时敏早年之笔,根据清初吴其贞修复黄公望《剩山图》卷的图像判断,其修复是以“明摹本”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7.
《全唐诗》卷七四一收五代人江为的一首《临刑诗》,其诗如下:街鼓侵人急,西倾日欲斜。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全唐诗》录自明胡震亨《唐音统签》戊签卷七六七(首句“街”字作“衙”,当是),而原据资料则为北宋陶岳撰《五代史补》卷五之《江为临刑赋诗》:  相似文献   

8.
南宋郑樵在会通思想指导下,完成了一部《通志》,全书包括本纪十八卷,世家三卷,列传一百一十五卷,载记八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二卷,凡二百卷。《通志》实际就是一部通史。虽然郑樵说,“纪传者,编年纪事之实迹,自有成规,不为智而增,不为愚而减,故于纪传,即其旧文,从而损益。”(《通志·总序》)而其损益很少,基本仍是正史的“旧文”,无甚新意。难怪梁启超对《通志》有这样的评价,“吾侪读《通志》一书,除二十略外,竟不能发现其有何等价值……樵虽抱宏愿,然终是向司马迁圈中讨生活,松柏之下,其草不植,樵之失败宜也。然仅二十略,固自足以不朽。史界之有樵,若光艺竟天之一慧星焉”(《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二十略所以得到如此称誉,是因为二十略  相似文献   

9.
唐代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十卷,迭经《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中兴馆图书目辑考》、《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四书全库总目提要》诸书著录,流传至今。《四库》评云:“是书述所见闻,极为赅备”,“非但鉴别之精,其资考证者亦不少矣。”近人余绍宋亦云:“是编为画史之祖,亦为画史中最良之书。后来作者虽多……未见有自出手眼,独具卓裁如是书者,真杰作也。”(《书画书录解题》卷一)尤为推崇备至。但亦不无疑误之处,该书卷四载:“封膜,周时人。善画。见《穆天子传》”。后来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一“叙历代能画人名”。予以引用。到了明代金贲(一作朱谋(覀土))在《画史会要》(引自《佩文斋书画谱》卷四十五)一书中已指出:“《穆天子传》云:‘封膜画於河水之阳,以为殷人主。郭(璞)注云:膜画,人名。”考  相似文献   

10.
(一)“载记”和“世家”唐房玄龄等所撰《晋书》130卷,叙述历时约一个半世纪(公元265——420年)的两晋历史。其中“载记”30卷,专门叙述与两晋约略同时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在北中国建立的割据政权的史实。“载记”这一名称,最早出自班固之手。《后汉书·班固传》云:“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新市、平林首领刘玄、西南割据者公孙述等,都曾在东、西汉交替之际建号称帝;东汉统治者既以汉王朝正统自居,于是在撰写历史时别创一目,用“载记”来叙述这些他们认为是“僭伪”的人物,以区别于“列传”。嗣后,《东观汉记》就正式在“载记”例目之下叙述平林、下江事迹(刘知几:《史通》“题目”篇。今按,《东观汉记》自唐以来失传。后之传本乃清人辑自《永乐大典》等书,其中置刘玄以下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版《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邕管·贵州》有“乌浒之俗:男女同川而浴;生首子食之;云宜弟,取妻美让兄;相习以鼻饮”。其中将分号标在“云宜弟”之前,则“宜弟”乃“取妻美让兄”之谓.这种理解,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宜弟”究竟为何义?《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云:“昔者越之东,有(车亥)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子,谓之宜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后汉书》卷116《南蛮列传》载:“(交址)西有(口敢)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为乌浒人是也.”  相似文献   

12.
一、栾城三集编纂时间考 苏辙的栾城三集,皆系作者生前手订。关于其编纂时间,四库馆臣误作“《正集》乃为尚书左(当为“右”)丞时所辑,皆元祐以前之作。《后集》则自元祐九年至崇宁四年所作。《三集》则自崇宁五年至政和元年所作”(《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四《栾城集》条)。后人若不详察,往往沿用其误,今试作辨正。 1.《正集》(《栾城集》)的编纂时间。据苏辙《栾城后集引》(《栾城后集》卷首)云:“元祐六年,五十有三,始以空疏备位政府,自是无述作之暇。顾前后所作至多,不忍弃去,乃裒而集之,得五十卷,题曰《栾城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集古录》是现存最早的金石著作,收录自周武王迄于五代金石拓本数千篇,编为一千卷。又“撮其大要,别为录目,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以传后学,庶益于多闻”。①命子为目录十卷,附于跋尾之后。②今存《集古录跋尾》十卷,其于历史、文学、书法等各方面都有考订评论,多所发见,对金石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集古录跋尾》卷五《唐孔子庙堂碑》详言是书修撰之由:右《孔子庙堂碑》,虞世南撰并书。余为童儿时,尝得此碑以学书,当时刻画完好。后二十余年,复得斯本,则残缺如此。因感夫物之终敝,虽金石之坚不能以自久,于是始欲集…  相似文献   

14.
“泰”、“秦”两字形近易混 ,北朝史书中做“泰州”处常讹为“秦州”。钱大昕最早发现这个问题 ,今人点校北朝诸史对此也做了认真的考订 ,不过 ,仍难免遗漏。《通鉴》也存在这方面的讹误 ,试就《魏书》与《通鉴》各举一例。《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谨传》 :薛谨自刘宋北归北魏 ,“朝廷嘉之 ,授河东太守” ,后“克蒲坂 ,世祖以新旧之民并为一郡 ,谨仍为太守 ,迁秦州刺史” (第 94 1— 94 2页 )。此处“秦”州应为“泰”州之误。北魏始光年间 (公元 4 2 4— 4 2 7年 )得“蒲坂” ,此时秦州所辖地区尚未纳入其版图 ;且同传又谓“谨自郡迁州 ,…  相似文献   

15.
“”字探源张涌泉俗字有""字,用与"卷"同。明杨慎《谭苑醒醐》卷四云:"道书以一卷为.与轴同,陶九成《说郛》用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篇卷》:"道书称,即卷之别名也。元人《说郛》用之。"字又作""。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字》条:"即卷宇。...  相似文献   

16.
《宋史·刑法志》三卷,错讹甚多.昔日邓广铭先生曾撰文考正过,读者得益匪浅.嗣后,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以及其他同志先后又纠正了不少错误.但其中仍有一些舛讹未被注意.今不揣浅陋,试加以辨正.页4964 熙宁初,置局修敕,……元丰中始成书二十有六卷.按:《刑法志》所言与实不符.《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九载:“(熙宁)六年八月七日,提举编敕、宰臣王安石上《删定编敕赦书德育附令敕申明敕目录》,共二十六卷.”《玉海》卷六六《熙宁编敕》条同.又《宋史》卷二○四《艺文志》载:“王安石《熙宁详定编敕》等二十五卷.”《宋会要辑稿》言二十六卷,此云二十五卷者,当不包括目录一卷)以是知自熙宁初置局修敕,至熙宁中曾修定成新《编敕》二十六卷.《刑法志》云“元丰中始成书”,误也.元丰中所成书《元丰敕令式》,考《玉海》卷六六《元丰诸司敕式编敕》条,作七十一卷,与《刑法志》所言“二十有六卷”数不合.疑《刑法志》所云:“元丰中”为“熙宁中”之误.  相似文献   

17.
一《晋书》 (中华书局标点本 ,下同 )卷七八《孔愉传附孔坦传》云 :“咸康元年 ,石聪寇历阳。王导为大司马 ,讨之 ,请坦为司马。会石勒新死 ,(石 )季龙专恣 ,石聪及谯郡太守彭彪等各遣使请降。”按诸史实 ,此叙述讹误。(一 )晋咸康元年 (公元 335年 ) ,“寇历阳”的是石虎 (石季龙 )而非石聪 ,《晋书》卷七《成帝纪》载 :咸康元年四月 ,“石季龙寇历阳 ,加司徒王导大司马、假黄钺、都督征讨诸军事 ,以御之”。又同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下》载 :咸康元年 ,“季龙自率众南寇历阳 ,临江而旋 ,京师大震。”同书卷六五《王导传》亦载 :“石季龙…  相似文献   

18.
《新唐书》卷76《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贵妃食荔自何来?苏轼《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认为杨贵妃食涪州(涪陵)荔枝。唐代涪州盛产荔枝,《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图经本草》里有明确记载。此外: 元微之《论海味品》认为荔枝“天宝取之涪”。蔡襄《荔枝谱》:“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时之词人多所称咏。”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5《方物》:“近见《涪州图经》,及询土人云:涪州有妃子园荔枝,盖妃嗜生荔枝,以驿骑传递,自涪至长安有便  相似文献   

19.
晁公武《郡斋》卷四云: 荚公宇源一卷右皇朝释梦英撰。梦英通篆籀之毕,书偏傍五百三十九字。郭忠恕云:按(说文字源)惟有五百四十部,“子”字合收在于部,今目录妄有更改。又《集解》中误收去部在注中;今点检偏傍,少“晶”、“税”、“至”、“龟”、“弦”五字。故知林氏虚诞误後进,其《小说》可焚。梦英因书此以正之,柴禹锡为立石。  相似文献   

20.
“我是陈忠实”——隔着话筒,浓重的关中乡音从千里之外的西北传来。陈忠实,著名作家。1993年凭借长篇小说《白鹿原》崛起于文坛,迄今已出版有《陈忠实文集》5卷、《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散文集《生命之雨》等7卷。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