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琉璃     
琉璃是以铅硝为助熔剂烧成的带釉陶器,远在我国东周时代,就已出现,但历代没有一个固定名称,或名釉陶,或名金银釉、缥瓦、三彩等,及至铅釉被用到建筑砖瓦之上以后,才称之为琉璃。究其命名之源,是沿用了魏晋时代从海市进入的色玻璃类的琉璃而名的,这样就把两者混淆起来,后来人们又把玻璃类的琉璃叫做料器或烧料,而琉璃之名,才逐渐成为铅釉陶器的专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对琉璃这一材料有多种称呼,考古报告中根据其透明度分别定名为“玻璃”、“琉璃”和“料器”。一般把透明度高的叫玻璃,把色彩鲜艳的小件器物称为料器,把透明度差的叫琉璃。山西大同近年来出土了不少琉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下面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3.
毛晓沪 《收藏家》2009,(6):73-77
第六节琉璃釉:“琉璃”一词,古已有之。它应当是古希腊语的译音,泛指人造玻璃制品。1983年出版的《辞源》对“玻璃”一词作如下解释:“古代所说的玻璃大抵指天然水晶石一类,有各种颜色,非后世人工所造的玻璃。”由此可见,琉璃和玻璃在古代各有所指。由于低温铅釉本身也属人造玻璃的范畴,是由铅玻璃发展而来的,只是把烧制铅玻璃的材料涂在了陶器表面,所以低温釉陶也叫琉璃器,至今人们还习惯将施有铅釉的彩瓦称作“琉璃瓦”。《西京杂记》卷二:“昭阳殿窗扉多是绿琉璃。”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琉璃     
琉璃一种是玻璃器;一种是自然宝石,是琉璃这一物質的原始名称;一种是釉彩的名称,后来凡是使用琉璃釉的陶瓷器,均名琉璃。但三者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尤其玻璃与釉都是经火烧成。古代对琉璃这种物質与名称,经常发生混淆,本文拟着重谈一下古代的琉璃釉。中国的古代玻璃,从金村、长沙、辉县等地墓葬中的出土物来看,在战国时代,已有相当多的品类。近年来由于遗物的大量发现,足以证明中国在公元前四世纪已生产玻璃,至于发明的时代,当然还要早。  相似文献   

5.
琉璃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桓宽的《盐铁论》,然直至清代的孙廷铨,才于《颜山杂记·琉璃》中较为准确地定义了“琉璃”:“琉璃者,石以为质,硝以和之,礁以锻之。铜铁丹铅以变之。非石不成,非硝不行,非铜铁丹铅则不精,三合而后生。”琉璃器釉色光亮平滑,呈色均匀,鲜艳而有纯厚之感,另有防火、避雷等效。因此,洪武建元以后,在南京大规模的建设中,广泛使用琉璃器。  相似文献   

6.
琉璃古称溜离或云药玻璃,《汉书·西域传》载:“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珠玑、珊瑚、虎魄、壁琉璃。……”又曰“流离青色如玉”。“魏略云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①可见,在秦汉时期琉璃的使用已很普遍了。琉璃是一种用铅作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锰和钴的物质为着色剂,配以石英制成的一种釉陶器。这种琉璃釉陶一般采用二次烧成,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后低温烧成。②从考古材料看,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把琉璃作为一种装饰品。如:1975年在…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周时期已出产玻璃,这已被发掘出来的地下出土物所证明(杨伯达先生的《西周玻璃的初步研究》一文已作了系统的研究)。历代文献中关于我国古玻璃的片断记载是不少的,《尚书·禹贡》中提到“璆琳”,《汉书》上始见“琉璃”二字。实际上“璆琳”和“瑠璃”是琉璃和玻璃的统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古代“火正”职官之来源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汉论坛》1983年第六期上刊出沈长云先生《“鬻熊为文王之师”解》一文,以为:《史记·楚世家》记楚武王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语中之“师”,系文献与金文中常见的“师氏”之“师”。该刊同年第九期刊出张正明先生《<“鬻熊为文王之师”解>辨误》一文,以为此“师”不是师氏而是“火师”。沈先生在1984年该刊第一期上又以《评鬻熊为火师说》为题驳张氏“火师”说不当,以“火师”之名出现较晚,火师与火正“是与五行说相附会的一种神道说教”,非西周实有之职官,故不见载于甲骨文与殷周金文中。张先生又以《读<评鬻熊为火师  相似文献   

9.
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药师变》和《药师经变》,主像为药师琉璃光佛,故如是命名,由于药师琉璃光佛是佛教所称谓的东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所以又名为“东方净土变”。药师琉璃光佛,是梵文Bhaisajyaguru的意译,音译鞞杀社窭噜。在中国,他被冠以“药师佛”、“药师”,或者“药王”的名字而受到崇拜。根据有关的经典,他的名字和传说在公元四世纪左右就译成了汉文佛经中说,当释迦牟尼未成佛之前在修菩萨行时,药师佛就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曾经发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他有两名侍者,一名日  相似文献   

10.
琉璃厂窑位于今成都市东门外5公里的胜利乡。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里曾是一个大规模的古代窑场。因这一带旧属华阳县,所以琉璃厂窑又名华阳窑。《华阳县志·山水》卷二载:“马家坡之南约二里曰祝王山。……屋宇参差,仿佛城郭。向此之北,即琉璃厂,明世官烧琉璃地也。”可见,“琉璃厂窑”之名是因宋代以后,特别是明代,华阳县一带曾大量烧造蜀王府、蜀王陵以  相似文献   

11.
琉璃场。民国年间重修之《华阳县志》云:“琉璃厂窑,兴于唐,盛于宋,衰于明末。”可见此地在唐代至明末的八百多年间曾是一片规模很大的古代窑场,以盛产修建王府寺庙的各类琉璃构件(如五彩缤纷的琉璃釉陶器、青瓷器)著称,名闻遐迩。  相似文献   

12.
一玻璃料中国古代玻璃制作是否有外来原料输入一直是个谜。引起这一猜测有两个原因。一是南宋初年蔡絛《铁围山丛谈》记录:北宋政和四年(1114)"奉宸中得龙涎香二、琉璃缶、玻瓈母二大篚。玻瓈母者,若今之铁渣,然块大小犹儿拳,人莫知其用,又岁久无籍,且不知其所从来。或云柴世宗显德间大食所贡,又谓真庙朝物也。玻瓈母,诸璫以意用火煅而模写之,但能作珂子状,青红黄白随其色,而不克自必也"。当时人们对皇室奉宸库中旧藏的来源已经不甚清楚,蔡  相似文献   

13.
李静 《东方收藏》2023,(12):125-127
琉璃艺术是山西独特的地域特色之一,其中,长治、晋城、介休作为古代山西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琉璃艺术发展史,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传承有序,历来享有良好的声誉。在当下,只有通过对山西琉璃艺术进行“破圈层、跨区域”的联合展示,整合各地资源,推动文物“活”起来,进一步扩大山西特色琉璃艺术的文化影响力,才能够彰显其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火旁]龙”就是用鞭炮炸龙,“[火旁]”客语发音为“棒”,就是普通话“炸”的意思。“[火旁]龙”为苗栗客家之传统元宵活动。台湾各地皆有舞龙之民俗活动,唯独苗栗客家发展出“[火旁]龙”的习俗。早期苗栗客家以务农为主,人民的生活与庙会庆典息息相关,除了一般的舞龙庆典,更将舞龙神化为“[火旁]龙”活动,期望藉神龙带来祥瑞之气,带给民众平安吉祥、五谷丰收。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古长千里地区,与中华门城堡隔秦淮河相望。该寺始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系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母,感念生育之恩兴建。大报恩寺内建有五彩琉璃宝塔,高约78米,九层八面,塔体全部用白石和五彩琉璃砖砌成,精美绝伦,永乐皇帝赐名为“第一塔”。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60年代,煤气灯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照明方式。由于煤气灯是以管道埋于地下,引出为火,人们称其为“自来火”、“地火”。有人望文生义,认为“地火”即地之火,担心“地火盛行,马路被灼”;赤足者不敢从煤气厂附近走过,害怕地火攻入心脾。有人甚至认为煤气灯是“鬼火”,惊恐万分。而且,由于使用煤气灯需建大烟囱,  相似文献   

17.
以铅硝为助溶剂的带釉陶器——琉璃,古代在我国北方盛行。元明以来阳城县的乔氏琉璃,蜚声四海,领尽风骚。其规模之大,制品之精湛,技艺之高超,均居三晋之首。它的生产历史,就是阳城琉璃的历史。阳城乔氏家族对琉璃的烧造技术秘不外传,只在本家族中世代传授,保持着一花独放的优势。相传,他的产品,不仅远销全国各  相似文献   

18.
青岛土山屯墓群M147出土一批琉璃制品,其中有琉璃片506件,根据其出土位置和用途可分为三类、8型琉璃片或为模铸而成,同一型(亚型)尺寸统一、纹饰高度一致。根据墓内同出的文字材料,推断其制作年代应为西汉晚期,在当时或可以作为“玉”来使用。  相似文献   

19.
我总觉得梁龙是一个孤本般的存在。在公共文化领域内,你很难找出第二个如此擅于“兴风作浪”、乐于惊世骇俗之人。20年前,二手玫瑰乐队主唱梁龙浓妆艳抹,在舞台上以一句“大哥你玩摇滚,玩他有啥用啊!”炸开了京城摇滚圈。20年后,他又以“滚圈第一美妆博主”之名,火遍社交网络。随后综艺邀约不断、时尚大刊硬照缤纷。  相似文献   

20.
朱蒙之死新探——兼说高句丽迁都“国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史籍“王莽朝记事”的辨析,认定中国史书关于高句丽国王“驺”的记载实即朱蒙,从而证明《三国史记》关于朱蒙之死时间的记载是不可靠的。朱蒙应死于王莽在位之时,在此之前,琉璃王仅是“摄政”而已。至于迁都问题,学界亦多有误解。琉璃王是将首都迁到了霸王朝山城,而后由大武神王将首都从霸王朝山城迁到了国内城(今集安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