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栾晔 《收藏家》2010,(9):12-16
沈阳故宫藏有明代犀角雕玉兰花杯、犀角镂雕梅花杯、清代染角透雕人物船、兽骨镂空花翎折扇、牙雕巧工葫芦、牙雕草蝶形盘、贝浮雕鱼等精美的雕刻艺术品。当这些雕刻艺术与清官的陈设品相结合之后,它的辉煌又在木质光华中闪耀。  相似文献   

2.
<正>以犀牛角为材料雕刻工艺品在文献上早有记载,但流传于世的仅见明清之物。犀牛角稀有珍贵,多以艺术品形式雕刻,兼具实用功能。由于年代久远而被侵蚀,得以流传下来的犀角雕刻品少之又少,现存于世的不足4000件,可见犀角雕刻品的珍贵。明清是角雕高度发展的时期。但因受到形状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程慧宁 《南方文物》2005,(2):74-75,77
犀雕,作为明清工艺品的重要门类之一,它与竹、木、牙质工艺品一样,成为人们观赏、把玩、收藏的艺术珍宝。江西省博物馆珍藏一批明代及清代的犀角艺术品,现予介绍并与大家共同赏析。  相似文献   

4.
明清两代,象牙、犀角雕刻艺术出现了新的风尚,以雕刻小型器物如笔筒、插屏、笔架等,作为几案陈设与文房清玩一起为人赏爱。由于文人雅士的喜爱,出现了一批立意清新、品位较高的竹、木、牙、角雕刻作品。天津艺博  相似文献   

5.
靳彦乔 《收藏家》2004,(8):38-43
犀角与其他兽角、兽牙、兽骨一样,是动物身上最坚实的部分,以其制成的装饰品或器皿,美观耐用,深得人们喜爱。加之犀牛已成濒危动物,因而犀角越发显得珍贵,以犀牛角制成的艺术品,更是身价不菲。那么古人是何时认识犀角的?又是如何利用犀角并把它发展为艺术品的,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佟华 《东南文化》2000,(6):100-102
瓷刻,是在光素白釉瓷器、瓷板上,以刀錾刻、敲凿成画或书法的一种雕刻艺术。扬州瓷刻是在其它雕刻艺术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又一种雕刻品种,兴盛于清代晚期至民国年间的雕刻艺坛上。由于瓷刻作品气质高雅,风格独特,选材新颖别致,和牙、竹、木、核、砖、石、骨、贝、角等雕刻诸品竞相争艳,享有绝特盛名。  相似文献   

7.
中国犀角史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军 《文物世界》2000,(4):75-78
概述犀角,生长于犀牛颜面鼻骨部的兽角。犀牛,世界珍稀野生动物,属哺乳纲、犀科。身躯肥硕,皮肤厚而韧,多皱襞,色微黑,毛极稀少,以吃食植物为生。犀牛始见于距今约50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1]。中国古代不仅产犀,而且数量相当多亦分布广。但从汉代以后,由于华夏大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为滥捕滥杀,致使境内野生犀牛数量急剧减少,到唐代已很罕见,直至灭绝。世界现生犀牛共有5种,分别为生存于亚洲南部的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和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双角犀、白犀。总计数量约3000余头,其寿命通常约45岁,每头最高体重可…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的象牙雕刻是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众多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象牙雕刻,又叫牙雕,是指将象牙雕刻成各种实用器或工艺品的技术,也泛指各种象牙制品。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以及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清代是我国牙雕工艺的鼎盛时代,雕刻艺人在融入竹、木、角雕等风格的同时,又保留了象牙的自身特点,牙雕艺术品以洁白玲珑、温润典雅  相似文献   

9.
明清民居雕刻纹饰题材丰富,其中博古纹饰是重要的一类。明清时期持久而深入的复古思潮是博古纹饰产生的重要思想动因。民居雕刻博古纹饰是明代中期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前提之下,市民文化对古雅文化的一种世俗化调整,它与明清绘画、年画中的博古纹饰有所不同,其在建筑中的位置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相似文献   

10.
鼻烟壶是盛鼻烟的器皿,明末由西方传入我国,现代所见到的明代烟壶大都是药壶。烟壶主要流行在清代,可以用玉、石、玛瑙、翡翠、料、漆、木、瓷、牙、珐琅、匏器、犀角、珊瑚、金属等材料制成。烟壶或运用雕刻、镶嵌、珐琅、漆品等工艺手段,或集书法、绘画于一体,有的颇具中国的民族特色,有的融中外艺术于一炉,成为一种即可实用,又具观赏、收藏价值的工艺品。自清代以来,受到众多收藏家的关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各类烟壶200余件,其中不乏珍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陶治政  陶治力 《安徽钱币》2005,(2):33-33,F005
在铜钱的钱郭及地张上雕刻出各种花纹图案,即称为刻花钱。铜钱刻花自汉有之。历代不绝,如唐代开元、乾封等钱背均有雕刻莲花纹者。我国民间历来有在日用小铜器上镌刻吉祥图案的习俗,显示了人们祈求安居乐业.生活美满的心愿,铜钱上刻花其意亦源于此。早期刻花钱并不多见,明清以后逐渐增多。尤以清代为最。  相似文献   

12.
施远 《收藏家》2002,(10):23-27
中国的雕刻艺术,汉唐以来向以宗教造像及陵墓石雕为大宗,有着辉煌的成就。明清以来,此类制作趋于僵化,不复先前的气象。倒是用于赏玩的、以竹木牙角玉石等各色材料制作的小型工艺雕刻,有着清新活泼的气息,而成为此一历史时期雕刻艺术的亮点。其中尤以竹雕艺术成就最高,且对其他品种的雕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兰溪戏曲艺术底蕴深厚,在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上,雕刻有众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技术精湛的戏曲人物故事。  相似文献   

14.
竹刻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竹刻历史源远流长,明清两代更是小件雕刻艺术品的兴盛时期,珍品屡出。雕刻与绘画、书法相结合,成为这一时期小件雕刻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雕刻名家辈出。本文对清代竹刻艺术的时代特征以及代表人物择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文物商店,几年来收购到不少清代角牙雕刻艺术品.现选择几件精品介绍如下:犀牛角杯:清代雕琢,其外形为扁八棱形,底小口大,喇叭状,上口长14.8厘米,宽9.2厘米.底径约3.5厘米,高8.9厘米(图一)。雕刻精细,各种纹饰与犀角的天然形态配合自然,浑然天成。特别是角杯上部两端各有一对高浮雕的螭虎在追逐嘻戏,其中较大  相似文献   

16.
程启贵 《江淮文史》2010,(1):135-141
<正>沉香,因其形成周期漫长而显得十分珍贵。如果将沉香雕刻成工艺品,那就更为奢侈了。作为雕刻艺人,一辈子如果能得到一块沉香小试牛刀,那就是幸运儿了。而在黄山脚下,有一位年轻人,近年来却专门雕刻沉香,成为沉香木雕刻大师。此人就是黄山歙县人郑尧锦。  相似文献   

17.
徐政芸 《收藏家》2011,(8):13-18
中国古代诸多的工艺美术品中,牙雕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种类。象牙质地细腻而光洁,表面滑润如玉,是一种很好的天然雕刻材料,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这点,并且把它雕刻成工艺品。考古发掘成果显示,在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18.
王璐 《文物世界》2004,(3):61-64
王家大院是我国明清民居建筑群落,因其独特的建筑规模和布局,丰富多样的建筑雕刻装饰而享誉国内外。本专题选择了王家大院凝瑞居后院中10幅独具特色的清代墙基石雕刻装饰画,对其特有的化历史渊源、雕刻艺术特点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房四宝中的砚台不单是文具,更是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砚台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其使用价值,成为文人墨客收藏对象,爱砚者最爱清代砚台。  相似文献   

20.
清代家具装饰纹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家具的装饰材料和装饰手法极为丰富。装饰手法有雕刻、镶嵌、彩绘三种。而装饰材料则多种多样,有各种木雕、竹雕;有各色玉石、玛瑙、翡翠、水晶、孔雀石、青金石等宝石;有珍珠、玳瑁、珊瑚、螺钿、象牙、犀角、兽骨等天然材料;有金、银、铜、铁等金属;有各色珐琅、各种鸟类的羽毛、丝织品和纸帛画等,还有施各色漆加彩绘的。真可谓空前绝后。 明清家具对美有截然不同的追求。明式家具不重雕饰,主要突出家具自身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