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建建 《收藏家》2009,(10):29-34
铜镜是我国古代人民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具,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自成体系的精美工艺品。铜镜铸造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1975年和1976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两处齐家文化墓葬中先后出土了两面铜镜,据碳十四法测定,齐家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2000多年,  相似文献   

2.
董亚巍 《收藏家》2004,(2):62-66
中国古代铜镜的铸制技术与青铜器一样走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史。由于社会政治集团重视青铜礼器,所以青铜礼器的铸制技术在商代早期,甚至在更早一段历史时期就已十分成熟。青铜镜从其几何形状看,比铸制青铜礼器相对简单。其铸制过程虽简单,但由于不是当时社会政治集团的社会活动必须品,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因此,其铸制技术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内没有得到技术进步。从齐家文化期至西周的这一历史时期内,铜镜的铸制技术基本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从出土资料可知,齐家文化期的铜镜合金中的  相似文献   

3.
河北滦县后迁义遗址的一座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两枚铜镜,分别是同心圆凸弦纹镜和火焰纹镜。文章介绍了这两枚铜镜的纹饰特点和出土状况,认为其中的火焰纹吸收了齐家文化的三角形纹带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型竖线纹带的两种文化因素,体现了铜镜从我国甘青地区起源,沿长城沿线文化带自西向东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铜镜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所使用的重要生活用品,从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发展至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铜镜种类繁多、式样丰富、纹饰精美、制作精良、寓意吉祥,以汉镜和唐镜最为人称道。其中海兽葡萄镜以其镜面纹饰图案充满神秘色彩格外引人注目,其镜面纹饰的主体“海兽”和“葡萄”均为唐代经济繁荣、中西文化交流下的产物,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文章以新乡市博物馆馆藏唐代海兽葡萄镜为例,试着以其镜面纹饰探讨其传递的文化信息与符号。  相似文献   

5.
论楚镜     
我国北方地区的铜镜起源甚早,而楚镜兴起较晚。根据目前的资料,最早的铜镜出于距今约4000年的青海贵南齐家文化墓葬中,以后在河南安阳出土商代铜镜,陕西凤翔、宝鸡,河南浚县、三门峡,辽宁宁城等地发现西周至春秋早期的铜镜。但在南方地区,未见有这一时期的铜镜出土;典型的吴越文化中也不见有铜镜。考古所见,直到春秋晚期,南方楚国的铜镜才开始出现。但到战国时,情况突然变化,出土铜镜的数量和种类都已大大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代表了我国战国时期铸镜工艺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长源 《收藏家》2009,(3):85-86
古人初以水照面,盛水者为之鉴。以铜鉴盛水照面颇为麻烦,由于事物的发展,出现了灵便的铜镜,这是人类的进步。我国最早的铜镜出现于四千年前的齐家文化墓葬中。三千年前的战国时代达到初步繁荣。二千年前的汉代,是铜镜的辉煌时期。而到了一千二百年前的唐代,铜镜既是生活必备的实用品,更是青春少女梦寐以求的珍贵工艺品。  相似文献   

7.
魏杨菁 《收藏家》2003,(11):23-27
中国铜镜的发展历史,从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开始,就像一条源远流淌的长河,其间无论是汉代的规矩镜、画像镜,还是唐代的瑞兽镜,花鸟镜,都以其多姿多彩装饰着这条铜镜的长河,使其熠熠生辉。而神兽镜又是这长河中另一朵绚丽的浪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神兽镜是在铜镜背面以浮雕手法作出纹饰,主要装饰内容是东王公、西王母等神人和龙虎等兽形,故名神兽镜。其装饰方法有环绕,有重列,有同向,式样不同,风格却统一,反映了道家的神仙思想这一主题,因而神兽镜有别于同时期的规矩镜、夔凤镜而独具一格。特殊的题材、独特的技法,将中国铜镜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神兽镜出现在东汉中期,是东汉铜镜纹饰的一个种类,在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出土较多。这是由东汉延续到六朝时期的一种铜镜,从墓葬发掘的情况来看,由于东汉贵族墓少见,因而神兽镜在东汉墓中发现不多,而六朝的贵族墓中大量出土神兽镜。我馆(南京市博物馆)发掘的近四百座六朝墓葬中出上了百枚铜镜,神兽  相似文献   

8.
纵观我国的发展历史,铜镜作为一种日常物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笔。这不仅是因为铜镜的现实作用和实际效益,更是因为我国的古代铜镜中蕴含道家的思想和文化。在经历不同阶段的发展之后,铜镜的具体规格、形状都产生了变化。尤其是铜镜的背面,其纹理更是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特点,成为反映当时人们审美能力和信仰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汉代,我国的铜镜制作与使用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道家思想和宗教文化在铜镜的背部纹理中显现。研究这些铜镜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知晓当时的风俗文化,进而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更多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邓秋玲 《收藏家》2007,(12):53-60
中国人使用铜镜有近四千年的历史,直到清代铜镜才逐渐被西方传入的玻璃镜所取代。中国早期的铜镜发现不多,到战国铜镜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青铜的合金成分已达到最佳配比,如当时的楚镜,  相似文献   

10.
时嘉艺 《中原文物》2023,(1):122-129
不同空间赋予了器物不同的意义,墓葬空间中的随葬铜镜除保留照容特性之外,还拥有多重功能。通过比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墓葬中铜镜的放置方式和出土状态,可以发现铜镜在墓葬空间中的方位逐渐固定、空间属性明显加强。墓葬中的铜镜除发挥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外,还作为玉璧替代物,与其他器物组合出现。铜镜在墓葬空间中的功能是古代镜文化的真实写照,这种风俗也流播至海外,周边国家对此仿拟、沿袭,并进行了适宜本土文化的改动。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17,(7)
<正>1988年5月,湖北省房县门古寺镇马家河村秦口榔玉小学在基建时发现一座墓葬。墓葬已遭破坏,经清理确定为一座券顶砖室墓,出土陶鸡2件、影青刻花缸1件、盾形铜镜1件。其中盾形铜镜(总0079号)较为精美,现介绍如下。铜镜边缘连弧,形如盾牌,形体较厚大,表面有绿锈,保存完好。镜面光洁平整。镜背纹饰精致,铭文清晰可见。镜背中下方饰一双耳丹炉,炉上置盖,三蹄形足。丹炉上方饰腾升的火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在长沙枫树山古墓M40中发现一枚四瑞兽纹铜镜(图1),该铜镜虽然被倒塌的墓葬压破,但可看出其制作精致、内容丰富、构图唯美。且在铜镜外区以精湛的楷书书写铭文,对研究当时的书法有参考作用。同时,铭文与诗《镜》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从图案,还是从铭文赏析,该铜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及艺术价值。一、铜镜及其出土概况该铜镜出土于长沙枫树山古墓群M40(图2)中。M40为长方形砖室墓,由排水沟和墓室构成。排水沟位于墓葬前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经济开发区发掘了几千座战国秦汉墓葬。这些墓葬大部分保存完整,陪葬品丰富,很多墓葬有相当高的规格,而且几乎每一座完整且稍具规模的墓葬都随葬铜镜。在开发区白鹭洲墓地发掘的一座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枚珍贵的六山纹铜镜。这枚六山纹铜镜,宽平素缘,镜面近平。双弦纹纽,圆圈纽座,饰羽状地纹。主纹区为顺时针方向相连的六个"山"字,字体瘦削,倾斜度很大。"山"字中间的竖画甚长,顶住镜缘,每个"山"字的外框镶有细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铜镜发展到西汉晚期,铜镜的背面铭文内容十分丰富。这些铭文的产生和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关系。铜镜铭文为我们研究和分析当时社会的形态,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解放以来,在全国各地发掘了大量的西汉时期墓葬,著名的有洛阳烧沟汉墓群、洛阳西郊汉墓群、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铜镜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的齐家化时期,它形成于东周时期,盛行于汉唐,衰于宋元。不同历史时期铜镜的制作、形制、纹饰和铭都有其特点,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历史上青铜镜铸造还出现了如西汉的透光镜,唐代的金银平脱、嵌螺钿、捶金银、鎏金、彩漆绘、嵌琉璃等特种工艺,  相似文献   

16.
论早期铜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西省 《中原文物》2001,16(3):28-36
本文通过对考古发现的齐家文化、商代、西周、春秋早期铜镜的系统整理分析,探讨了我国早期铜镜的起源地、定名、类型及相关问题,进而论证了我国早期铜镜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阆中馆藏铜镜选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阆中市地处四川北部的嘉陵江中游,古有山川之秀,舟揖之利,地利人杰,成为蜀中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86年4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文管所在近年来的文物搜集中,铜镜藏品已近百面,从这批藏品铜镜中,选择其有一定代表性的予以介绍,能看出铜镜在这一地区的流传规律,反映了这里的古代历史上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铜镜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已在我国境内出现,铜镜自产生开始,至战国呈现初始兴盛态势,随着汉唐中华文明的崛起也达到繁荣时期,宋、元、明、清时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是一个能显示我们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艺术品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内各博物馆多有收藏。目前台州博物馆藏铜镜共计81件,其中战国镜19件、汉代37件、三国六朝时期5件、隋代3件、唐代9件、五  相似文献   

19.
济南魏家庄墓地共发现汉代墓葬95座,出土了一批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铜镜。这批铜镜的年代以西汉中晚期为主,数量、种类较多,演变脉络清晰,从连弧纹镜、星云纹镜逐渐转变为四乳四螭纹镜。铜镜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却未因时而变,始终保持固定位置。铜镜随葬呈现出的“动态”与“静态”并存现象,证明铜镜的背部纹饰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其在墓葬中的功能却始终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0.
樊霙 《神州》2012,(18):48-48
中国古代铜镜始于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衰落于明清时期,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成一体的时代特征和纹饰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以纹饰、工艺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脉络。本文试以中国古代传统的“入仕”“尚贤”“升仙”思想的角度来分析部分铜镜纹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