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宗远 《收藏家》2000,(5):19-21
一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事?这个问题很不容易回答。有的人终其一生可以不做事,吃饱了混天黑,浑浑噩噩一辈子。也有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就,甚至大成就,名重一时。但像王世襄先生这样的人,不夸张地说可谓世所希有。他在许多领域均有建树,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又是名副其实的杂家。他会什么?我一时也说不全。笼统地说,老北京五行八作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有一次闲说话,无意说起话剧《天下第一楼》。他对妓女被带进饭馆居住这一情节颇不以为然,认为此乃东家所不许,行业所不容,故完全不可能,纯属胡编。他还顺带指出某些名家的京味小说写得“不是那么回事”。只是他心存厚道,没有把这些写出来发表罢了。  相似文献   

2.
钱乘旦 《世界历史》2006,1(6):108-116
一在中国的史学传统中,没有“世界史”(即“外国史”)这个概念①。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天下”只有一个,“外国”的观念难以存在。虽然中国古代史书中也有关于“蛮夷”甚至“外国”的记载,但它们多是记录地域物产、世风民俗的,其中还有许多是道听途说,并不是确定意义上的“外国历史”。“蛮夷传”或“外国传”基本上是破碎的、片段的,并非对“外国”历史做认真的整理。“外国史”的意识是在19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的,随着时局的变化,中国人慢慢地意识到在他们周围有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正变得对他们越来越不利,…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曾于1946~1949年担任潮州修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潮州志》总纂,主持纂修《潮州志》的实际工作。当时,饶教授年甫而立,风华正茂,奋发有为,以超凡的魄力,发挥三长之才能,兴创新格,成为全国罕见的化盛事,在地方志史上树立起承先启后、典式垂范的丰碑。  相似文献   

4.
朱邈 《收藏家》2000,(5):60-63
宾虹长者,一代宗师。余生也晚,无缘亲见,所幸先外祖李一平先生与黄宾虹先生结忘年交,留下许多往事。家中保存宾公手迹若干,记录两人交往的经过,也让后辈有幸得见宾公真迹。外祖李一平先生,早年投身北伐革命,后以教育为终生职业。他好交友,与许多政治家、学者、艺术家来往密切,宾虹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宾虹先生长寿,他生于1865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已是60开外的老人了。外公当时很年轻,30岁不到,他们相识的时间已无从考证,我只是知道外公有一个极要好的朋友黄居素跟随宾公学画,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八年初冬,在深圳的国际水墨双年展上,中外高手那洋洋洒洒铺天盖地的作品里,杨建正的画无疑装进了我的记忆,应该承认我很喜欢他的画。 懒得交际的我明知杨君与我同住于贝岭宾馆,但还是未有登门拜访的勇气。我总认为画家与画家,观众与作者间最好的交流还是以画会友为上,因为它滤掉了所有艺术欣赏之外的东西,喜欢就多看两眼,不喜欢转头就走。  相似文献   

6.
原以为卷发披肩、长髯垂胸者是艺术家,原以为能写毛笔字的就是书法家…… 戊子四月,西安晚春。我有幸在古都拜识书法名家李成海先生。李成海先生身材魁梧,双耳硕大,声音洪亮,谈吐直爽。书房里挂着楷、草、隶、篆等各体书法,案上端放着80余方印章,联想到李成海先生颇得人缘的堂堂相貌,倏然觉得先生好一个散发着浪漫气息的中国文人。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各地市县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发的各种修志报道中,大多都结合实际,具有较高的质量,这显然与这个省在文化水平上历来居高有关,这在首轮出版的志书质量上可以证明。首轮出版的《萧山市志》,不仅在时间上领先,在质量上也粲然可观。我曾于1988年3月应邀到北京出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主持的地方志讨论会,即当时所谓“十教授评志”,其时,全国出版的志书尚不过几十部,指导小组事前选出了其中较好的陕西渭南、江西玉山、浙江萧山3部为评论对象,只要稍加浏览,水平显而易见,《萧山县志》当然遥遥领先。由于我是浙江去的,不便多加轩轾,但其余9位包括指导小组的成员在发言中,显然一致推崇萧山。追溯往事,回忆当年《萧山县志》在首轮修志之初就荣膺佳评,令人踌躇满志。  相似文献   

8.
吉丁未  刘毅 《收藏家》2004,(9):74-75
数年前,一位藏家拿着2000年第8期《收藏家》杂志来寒舍卧游“红山”。当我读完其中刊载的殷志强先生的文章《新发现的红山文化骨柄玉石刀》(以后简称“殷文”),在赞叹台湾藏家收藏的红山文化骨柄玉石刀的完整、精美的同时,对“殷文”中某些论点却不敢苟同。因时间关系,只能给藏友做一些简单解答,并告知以后一定好好琢磨、琢磨。谁知杂务缠身,这一琢磨竟延至今日。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巴蜀人杰地灵,文化兴盛,书法之艺亦如此。尤其是近些年,山城重庆的书法事业发展蓬勃而有序,这一切,作为巴蜀重要的书法教育重镇的西南大学书法所举功甚巨;当然,更与西南大学书法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建教授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曹建先生以其突出书法创作、书法理论成就和专业的组织能力使得这里的书法文化氛围逐渐郁郁乎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