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全面勃兴,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载体,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推导,显现出不同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内容与特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全面传播并扎下根来,是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终极成果。在五四时期,如果没有救亡的忧患意识,就不会有对旧文化的深刻批判;没有对救亡的紧迫感,就不会产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钟情与痴迷之情。对旧文化的批判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选择,正是在五四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完美媾合,实现了历史的情与理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2.
张莲波 《史学月刊》2006,(7):120-123
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涉及到妇女解放的方方面面。其中,对女子经济独立问题,讨论得较为深刻。本文试图就这一思潮作一探讨。一妇女经济独立不仅仅是女子有一份工作,有经济收入,不依靠男子,而实质上是一个“人人有劳动权,人人有生存权”(《妇女评论创刊宣言》,《陈望道文集》  相似文献   

3.
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思想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欧战使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无遗,由此思想界对资本主义产生疑虑;另一方面,欧战促使了社会主义思潮的勃兴。这引起了思想界的深切关注,因此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并在五四时期成为思想界的一股洪流。  相似文献   

4.
试析五四前后的贵州社会变革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前后的贵州社会经济状况是产生变革思想的基础,而接受新思想影响的军政人士和一大批青年学习是传播和实践变革思潮的主体,少年贵州会和学联贵州支会的活动则集中表现了这一时期贵州社会的变革思潮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五四”背景下的“男女社交公开”思潮中新旧两派的论争,这一论争主要体现在是维护还是背叛封建礼教的问题上;分析了进步知识分子关于“正当”“男女社交公开”问题的思考;考察了该时期“男女社交公开”思潮的主要实践成就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孟庆枢 《日本学论坛》1991,(3):33-40,51
在上一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和日本都还是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下的封建国家。但是,从1868年之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政治、经济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走上了一条新路。日本近代文学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曾出现众多的文艺思潮,其中,启蒙主义是出现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在致力于“人的发现”主题时也将女性启蒙纳入自身体系当中,然而,由于启蒙自身的一些意识形态的纰漏和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女性主体的树立和解放只能是启蒙者的一个现代性想象。客观上,鲁迅的《伤逝》通过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启蒙的徒劳与爱的神话的瓦解。  相似文献   

8.
平民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影响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乃至全国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潮。如果从历史的横向考察,可以看到五四时期的平民思潮影响广泛,它几乎裹挟了不同派别、不同倾向的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从历史的纵向剖析,又可以注意到五四时期的平民  相似文献   

9.
著名历史学家杨宽教授是我走上史学道路的启蒙老师。 杨宽,1914年生,上海青浦人。1919年秋入读家乡的鹤溪小学。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鹤溪小学这样的新式小学堂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常识、音乐、图画、  相似文献   

10.
杨甜 《神州》2013,(20):13-13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是张爱玲以五四为背景写的知识青年婚恋小说。本篇论文主要从写作模式、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对五四启蒙构成的反讽式消解,启发我们对五四启蒙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没有认真读过多少理论书,不是学者,甚至到耄耋之年也还算不上是个明白人,对于启蒙这个概念至今还是模糊不清的。而且,学者们对启蒙和新启蒙的理念本身,也有不同的解析和争议。因此,我没有资格从理论  相似文献   

12.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是张爱玲以五四为背景写的知识青年婚恋小说。本篇论文主要从写作模式、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对五四启蒙构成的反讽式消解,启发我们对五四启蒙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14.
周淑红 《丝绸之路》2022,(2):107-110
新历史主义小说以其颠覆性的历史观念、民间性的叙述立场和个人化的历史言说消解了传统历史叙事的宏大与崇高,淡化了二元对立的阶级意识,探索历史的侧面和角落,将眼光回归到个体的人身上,关注真实的人的生存、欲望和命运,强调人的主体性,显现出对个体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近十多年来我国民族问题理论研究的主要思潮为内容,进行了分析.本文分为六部分,即民族问题理论研究主要思潮产生的背景、“形式决定论”——民族“去政治化论”和“文化化论”、“主观意志论”——“第二代民族政策”、“国家主义”民族理论——公民权利平等的视角、“概念构建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民族认同的防御性功能和构建“超越民族[1]性”的国家——中国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五四前夕学生集体身份的建构遵循着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有着强烈国民身份意识的新学生因此而大量出现。在五四运动的高潮阶段,国民身份意识是主导五四学生的最高身份意识。中国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五四学生国民身份意识的培养与灌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刻意而为之”的倾向。五四学生的国民身份意识是促使学生运动政治转向的内在诱因,学生运动的政治激进化超越了北京政府的可控范围。结果,当局者往往无法控制那些具有强烈国民身份意识的学生群体。在五四运动后期,学生界面临国民身份意识与学生身份意识的认同困惑,社会舆论对学生的身份资格也发生各种争论,客观上促进了学生界的思想分化。在此背景下,1920年春北京政府对干政学生的身份界定,不仅暂时有效地取缔了学生运动,也是对其在此之前刻意提倡学生国民身份意识行为的一次否定。  相似文献   

17.
明中后期的史学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靖、万历以来 ,时代的动荡 ,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巨大变化 ,阳明心学和此后实学思潮的兴起都对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批判程朱理学成为一种思潮 ,传统的经史关系认识受到冲击 ,以史经世的思潮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个"会合的历史运动",也是一个有中心主旨并自具体相的运动。一个同质性的五四形象,既是在无意中形成,也包括时人和后人的构建。从相对宏观的视角观察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联,探索后者究竟是外来冲击的反应还是自我的觉醒,并考察民初新旧之争怎样发展为向"文化"开战、一体两面的正本清源努力如何兼容破坏与建设,以及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相互影响等面相,进而从后五四时代的认知去检视新文化运动的遗产,可以看出五四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识。  相似文献   

19.
少年鲁迅曾经被四位底层文人教过,他们是其启蒙塾师。这四人是:周玉田、周花塍、周子京、寿镜吾。人的性格主要是在童年形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重要的模仿对象,从鲁迅身上及其作品中,依稀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弗里德里希·席勒,是启蒙时期德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受社会背景、个人遭际、法国启蒙思想及康德历史哲学等因素影响,席勒形成了自己对待人类社会进步自由的历史观、世界史观以及对待历史学科的其它观点;席勒从自身历史观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历史剧创作,最终成为一位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