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志回眸     
众所周知,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世代相传,已有2000余年。历代各朝均重视修志,其因皆在于志书具有“资治、教化、存史”之功能。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亦继承与弘扬了我国“官志”、“官修”的优良传统。在当代,所谓“官志”、“官修”,就是当代人,在“官家”的主持下,组织一方有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各地修志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广州市部门志、行业志的编纂工作,分析地方志编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当前"官修志书"体制造成一些思想误区:把官修等同于只用官方资料,把官修等同于编纂上只依靠行政手段推动,把官修等同于"志"只能为官所用。这些思想误区极大制约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创新。今后地方志编纂工作要创新资料搜集手段,拓展资料来源,多吸纳来自民间和反映民生的资料;要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志书编修的模式,坚持民修与官修相结合,坚持众手成志和专家修志相结合;要提升志书的资料性和著述性,打造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权威性志书;要以市场为导向修志,编写可读性强、吸引力大的地方志书。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省第二轮修志工作经过各级领导和广大修志工作者近十年的努力,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部分单位已经出版,大部分单位进入评审阶段。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各级领导和地方志部门都把"志书质  相似文献   

4.
张旭 《黑龙江史志》2005,(6):17-18,22
官志官修的传统在中国已经沿续了2000多年,从我国修志史可知,哪朝哪代的君王重视修志并将其制度化,当时的志书就呈鼎盛局面,反之就衰退。由此可见,政府在推动方志事业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和推动的作用。本文从法律视角出发,剖析政府在新方志事业中承担的不同角色,并具体阐述政府在修志用志中各项职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志书出版后的工作问题郑正西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区修志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健康发展。截止至1994年8月底止,全区共有44个县志办和17个区直志办(编辑室)分别完成了志书编纂任务;再往后看,将有更多的修志单位也将完成本届修志任务。那么,这些修志结束...  相似文献   

6.
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总结10多年来修志的主要经验之一是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体制。李铁映同志在这次会议上讲:“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三审定稿制度。方志是‘官修’的地情书、国情书。对各级政府来说,修志是‘官职’、‘官责’。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工作条例》已颁布施行一年多了。在深入学习《条例》活动中,笔者认为《条例》所强调的地方志工作是各级政府的"官责",修志工作必须坚持"官修"的精神,在《条例》条款的字里行间显示出深邃的内涵。只有明晰各级政府对地方志工作负有的职责,各级修志机构切实履行好各自的修志职责,地方志事业方能持续、稳定、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续志在即之时,一个重大的课题摆在各级续志领导和组织者面前,这就是起始发端首先抓什么? 志书是官书,历来都是官办。古代皇帝诏令修志,委任重臣监修和主纂,朝野上下遴选志才,皇帝或地方官吏钦定志书。这就自觉或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立了修志运行机制,并且延续几千年至今。如果没有这种运行机制,修志就会难以为续。9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全面地、科学地总结了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经验与教训,确立于“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的格局,即我国新时期修志工作的运行机制。 “党委领导”,是下达修志指令,成立修志  相似文献   

9.
志办主任或志书主编在修志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无需赘述,已为方志界广大同仁所认同,并形成共识。所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1997年5月8日召开的二届三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曾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要配备德才兼备的干部担任领导和主编。”李铁映同志也强调指出:“名人修名志,高水平的志书需要高水平的人来修。”修志实践更雄辩地证明:哪里的志办主任或志书主编(多数是一人双肩的)选配得得力,那里的修志工作就比较出色,志书质量也非同一般;反之,修志工作就进展缓慢,志书质量难得保障。那…  相似文献   

10.
张仙忠 《广西地方志》2005,(5):38-39,48
新一轮修志应把握修志的定位。一是要明确指导思想的定位,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一轮修志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要明确新一轮志书的时限定位,确定新一轮修志是“重修”还是“续修”。要加强修志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队伍建设,创新志书体例结构,志书篇目设置要充分体现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修志重在实用──兼论新志书的资料容量与社会功能浙江省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何信恩随着大量新志书的相继问世,方志的价值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承认。事实证明:新志书对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进行科学决策,对于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爱国爱乡教育,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对于向...  相似文献   

12.
两轮修志的组织、辅纂和出版模式,修志工作的推动与保障经历了由人治到法治的过程;两轮修志实践丰富发展了志书体例和志书种类。第一轮志书经济部类占半壁江山,第二轮志书改革开放时代特色鲜明,改革的核心是体制创新,第二轮志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尽管社会王义修志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志书体例内容在大规模的实践中也难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官修志书是我国沿续了2000多年的文化传统。在新方志事业发展的今天,将政府修志行为纳入到法制轨道已经成为方志理论界与广大修志工作者的共识。2003年7月14日通过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地方性法规来确定修志工作的法律性文件。笔者从行政法的视角出发,将政府修志行为定性为内部行政行为,并在深入分析政府修志法律关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新疆启动第二轮修志以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新疆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顶层设计,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评审和审读关,坚持督促指导;近万名专兼职地方志工作者15年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一肩挑四担",在2020年全面实现修志编鉴"两全目标"任务。截至2020年12月,新疆二轮修志共出版省级志书10部,地(州、市)级志书11部,县(市、区)级志书68部,出版三级综合年鉴111部。在实现目标任务中,全区广大地方志工作者以超常规的工作举措,戮力同心,拼命硬干,确保了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同时取得了"六个始终"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志书的新,新在哪里?笔者以为:新在指导思想,新在修志理论,新在志书所反映的内容,新在志书编写的体式,更重要的是新在编写志书的修志队伍。指导思想、修志理论和编写形式的新,反映了修志工作的政治趋向和价值观念以及志书的框架结构等;内容新反映了实践主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队伍新则是保证志书质量的关键。只有主观(修志工作者)和客观(社会现实)的有效结合,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造——二轮修志工作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写出和推出前人所没有的新书好书。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委会):现将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全面完成安徽三级志书编纂出版任务的报告》转发给你们。安徽省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大庆前,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级志书的编纂任务,并全部出版面世。安徽省的修志工作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方针。省委、省政府重视新编方志工作,将全面完成本届修志的编纂任务,纳入省政府的任期目标,加强领导,加大了工作力度。省委、省政府还十分重视各级修志机构和修志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本志书采用什么样的体裁进行表述和编纂,是确保志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在新一届续志工作陆续展开之际,各级修志部门首先遇到的就是采用什么体裁续修志书的问题,也是广大修志工作感觉难办、挠头的要事。笔认真翻阅的省内外上届修志已经出版的部分志书及有关资料、论后认为,采用章节、条目体结合结构形式进行表述和编纂、是县级新一届续修志书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地方志的生命在于志书的质量,志书质量的关键在修志人员的素质。当前我国修志人员队伍经过首轮修志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从无到有、从不足到较能适应需要,逐步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的修志队伍,各级修志机构中的高、中、初级人才结构也有所改善,修志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力资源结构得到了优化。随着新一轮修志工作的启动,  相似文献   

19.
民国期间萧山修有两部县志,这两部县志存在差异:纂修机制不同,一为官修,一为私修;门类的划分有别;记述内容侧重不同。两部志稿于今仍有巨大的价值和启示。两部民国《萧山县志稿》是萧山本土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为社会主义两轮修志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有些优点当代修志值得借鉴;志书编修要形成政府主持修志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需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使地方志工作从此步入法制化的轨道。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条例》,对省志扫尾工作谈些个人想法。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修志的历史长河中,官修是其主旋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彰显他的家乡,下令撰修《南阳风俗志》,开后世官修志书之先河。国家明令修志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曾发布诏令,要求全国各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隋以后的各个朝代都承继了官修的做法。唐代皇帝下诏全国各州府每三年修一次图经(当时方志的主要形式);宋代除了承袭唐代三年一造图经的制度,朝廷还设置了中央修志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