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古代诗人的心目中,黄河的伟大与非凡是可与至高的上天相提并论的。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历代名士、诗家咏叹的对象,流传至今的“黄河古诗”不计其数。尽管由于古代交通条件和诗人活动范围所限,黄河古诗多是描写黄河中下游的情景,很少涉及中上游的状况,但总的看来,这些古诗在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同时,更堪称珍贵的史料,它们以特有的艺术语言向今人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古代黄河画卷。 在黄河古诗中,描写最多的是黄河那壮阔宏大等明显的气势特征,这些天然的景象极大地冲击着诗人的…  相似文献   

2.
常清民 《旅游》2000,(4):18-19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宜川县和山西吉县境内,万里黄河流经这里,水面由400余米宽骤然收缩为50余米,飞流直下,跨入落差30多米深的石槽中,形如巨壶注水,成为世界第一黄色大瀑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壶口瀑布“黄河天下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的情景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在这里奏响了她最激昂、最雄壮、最震天动地的一章。 我生在黄河之畔,长在黄河之滨,去壶口瀑布看看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年是龙年,春节期间约了两位同行准备去壶口,去领略一下龙年的黄色巨龙的风采。 正月初四一大早从古城西…  相似文献   

3.
毕生笃志驯黄龙─—访黄河水情专家陈赞庭程占功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给沿岸特别是下游人民造成过深重灾难。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人民治理黄河取得了45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看到黄河的巨大变化,人们不会忘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广...  相似文献   

4.
王义芝 《丝绸之路》2009,(13):31-34
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东南部的龙湾村。这个村子之所以叫“龙湾”,是因为黄河在这里拐了几个大湾,站在高处俯瞰,很像一条巨龙。  相似文献   

5.
黄河及其支流洛河的汇流处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域。古代文献中常把洛口与洛汭混同在一起,实际上洛口与洛汭并非一地,河、洛汇流而形成的洛口应包括在古洛汭之内。历史上,洛河流注黄河后所形成的河、洛汇流区域存在着巨大的变迁,今天河洛汇流区域的形成仅有450余年。引起河、洛汇流区域频繁变动的原因,除了地形地貌因素外,与黄河曲流运动的方向也有密切关系,黄河变迁史研究应该关注这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长龙 《丝绸之路》2009,(16):45-47
唐会州及其属县位于丝绸之路北道段海原至景泰间。黄河贯穿南北,有唐驿路之关口据其界。这里向为交通要塞、边防要冲。然唐会州及其属县治何地,因史载各异,加之后世流传多有歧误,争议较大。本文认为,唐会州治所会宁县为今平川区陡城地区的柳州城遗址;会宁关为今靖远县双龙乡北城滩遗址;乌兰关与会宁关夹河并置,当在北城滩遗址黄河对岸西南:乌兰县初在北城滩遗址西南黄河对岸附近,后移至五佛河谷盆地黄河之北附近。  相似文献   

7.
王之涣的《凉州词》历来被奉为唐人绝句的经典之作,但这首诗在传唱和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偏差和分化,诗歌第一句有版本作“黄河远上白云间”,有版本作“黄河直上白云间”,还有一些版本作“黄沙直上白云间”。究竟为“黄河”还是“黄沙”,向来争议较多。笔者根据考证后,认为“黄沙直上白云间”更加符合原诗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上天赐予中华民族的一条大河 犹如彩带飘落在中华大地 上她就是伟大的母亲河一黄河。 西华岛-黄河上唯一未开垦的水中明珠洒落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的黄河滩上她是万里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屿。 西滩古代名中洋城,传说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的父亲伯鲧在天帝那里偷来的息壤(一种会自然生长的神土)而形成的。“道光二十三黄河漂上天”西滩却能够屹立水中巍然不动因而成为镶嵌在大河中的一块美丽的“上绿洲”。西滩岛几乎与世隔绝,据老人们讲早在 1500ty前黄河西岸的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和苛捐杂税就摇橹摆渡来到这个荒无…  相似文献   

9.
兰州与黄河     
富饶 《丝绸之路》2005,(11):18-20
兰州是九曲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使得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古城别开生面。城因水而灵动,秀丽,丰腴,超凡脱尘,清冽圣洁。  相似文献   

10.
<正>1936年的红军东征,不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还是在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以及在山西抗战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在山西转战50余县,历时75天。永和县地处晋陕交界、黄河岸畔,  相似文献   

11.
广角     
黄河老牛湾冬日美景冬日的黄河老牛湾,冰封的河水,洁白的山脊和沉寂的黄土高原,构成了另一种美丽景象。黄河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南依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高耸、挺拔的蛮汉山在这里形成险峻的黄河峡谷,蜿蜒于陡峭山崖上的明长城在这里与黄河交汇,以及坐落于黄河大峡谷悬崖峭壁上的明代老牛湾古堡,使老牛湾成为黄河九十九道弯中最神奇、美丽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兰州将再建五座黄河大桥由于兰州具有“两山夹一河”的地貌待征,黄河成为南北对峙的天然屏障,桥梁成为两岸互相沟通、连接的重要凭借。兰州将在5~10年内建成5座黄河大桥,即白云黄河大桥(白云观附近)、通渭黄河大桥(通渭路附近)、深安黄河大桥(深沟桥至安宁)、古浪黄河大桥和世纪黄河大桥(连接银门滩、马滩和新城区的桥)。目前兰州境内已有10座黄河大桥:新城黄河大桥、西沙黄河大桥、银滩黄河大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山铁桥、城关黄河大桥、中立桥、天水路黄河大桥、东岗大桥、桑园峡吊桥。正在建设的有小西湖、雁滩、新城3座黄河大桥。兰州…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上的黄河古桥梁贺养州中国内地和西方之间的交流肇始已久,但直到张骞“凿空”之前,这种交流还是零星的、间断的、小规模的,当时既无必要更无能力在黄河上架桥。到了汉代,沿丝绸之路进行的东西方交流特别是经贸活动空前繁荣,加之各种战争频繁,逢山开路、遇水...  相似文献   

14.
陶涛 《丝绸之路》2011,(23):21-23
早晨,清澈的阳光洒遍草原大地的时候,我从甘南玛曲县城向黄河走去。玛曲,藏语为黄河的意思。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一路浩浩荡荡东下,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玛曲县境内迂回,形成了一个433公里长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又流回了青海。在这里,有300多条河流注入了黄河,被誉为黄河母亲的“蓄水池”和“中华水塔”。  相似文献   

15.
位于秦晋峡谷中素有“铁葭州”之称的佳县古城,始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时称“葭芦寨”,距今已有920余年的历史。古城高高矗立于黄河西岸的石山上,东临黄河,西南有佳芦河环绕,三面凌空绝壁,地势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6.
张镤心  王亚慧  王亮  任贺 《旅游纵览》2022,(14):166-169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意义深远,河南省开封市的黄河文化独具特色,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对于传承黄河文化、推动开封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途径对黄河文化进行分析,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开封段的旅游资源内涵,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在开封的高质量发展。开封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备、文旅融合力度不足、旅游宣传不到位、专业化人才缺乏等方面的不足,应从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文旅融合、举办节庆活动、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推动开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促进开封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公成 《丝绸之路》2009,(18):29-30
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汛情的晴雨表,因此,甘肃汛情的准确预报对于整个黄河中下游的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没有电报、电话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年代,羊报以其时效性高、成本低、传播噪音小等优势,成为传递汛情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线性模式理论出发,分析了羊报产生的背景、方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11,(1):20-20
冬日的黄河老牛湾,冰封的河水,洁白的山脊和沉寂的黄土高原,构成了另一种美丽景象。黄河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南依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高耸、挺拔的蛮汉山在这里形成险峻的黄河峡谷,蜿蜒于陡峭山崖上的明长城在这里与黄河交汇,以及坐落于黄河大峡谷悬崖峭壁上的明代老牛湾古堡,使老牛湾成为黄河九十九道弯中最神奇、美丽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大学 《清史研究》2023,(4):99-111
清代的黄淮运志桩联动体系是为了保证漕运顺利,志桩遍布豫皖苏鲁四省。明代首先在黄河中游设立志桩,清代为治理清口而先在下游徐州、清口设桩,然后依次在淮河中上游、黄河中游、淮河下游设立,最后特别重视运河的水志系统。志桩设立的时空过程与人们对特定环境与社会条件下的实践及认识深化、政策选择、黄淮运和洪泽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黄淮志桩向下游报送水情,运河志桩指示河湖水位作为蓄泄水量参考。黄河上的志桩还有中途分水、利用泥沙淤灌沃土的作用。黄淮运志桩体系的设立及其实践,是古代世界大范围、长时段内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与移民董龙凯近代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仅有百余年历史。其间,不断有周围及外地移民来此落居、垦殖,是为垦殖移民。另外,由于在三角洲地区发现了大面积的石油,因此以石油开采为目的的工业移民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论述伴随三角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