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革命时期,上海五洲大药房总经理的英文秘书邵芾棠以F.D.Z.之名,频繁投书《北华捷报》的"读者来信"栏目,阐发其维护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的主张,引起该报外侨读者的重视与反击。1924年国内反帝废约之声渐起,邵芾棠以反驳外侨所谓中国"排外主义"盛行的观点,初登《北华捷报》。此后,他批评外侨针对中国文明的论调,其维护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与外侨抱持的文化优越感形成鲜明对比。北伐开始后,邵氏在报端愈战愈勇。他驳斥西方读者贬抑国民革命的观点,彰明普通民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心声,并呼吁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作出变革,从而触及外侨在华的核心利益。诸多外侨读者撰文回击邵氏,这些言论适与时人批评的"上海心理"形成参照。邵芾棠与外侨读者的互动,体现了国民革命时期国人高涨的民族主义意识与外侨顽固的殖民者心理。  相似文献   

2.
正《汇报》是近代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6月16日创刊于上海,由广东人邝其照主持报务。同年9月1日,由英国商人葛理出名承顶,易名《彙报》,聘管才叔为主笔,1875年春夏间停刊。1875年7月16日改名《益报》重新出版,12月4日停刊。[1]关于《汇报》的创办,《申报》曾有这样的报道:"现闻粤人拟在上海另开新闻馆一所,首先倡捐者,上海令叶邑侯也,倡议开馆者,唐君景星诸人也,倡立馆规者,容君纯甫也,主笔诸君,皆延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近代上海银器种类丰富。从功用而言,近代上海银器有社交礼物,首饰、餐饮器具、体育比赛奖品类……近代上海,中西交汇,海纳百川,体育也不例外。开埠后,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象棋等,依然活跃在民间,但更多的是随外侨而至的近代体育项目。上海是近代外侨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城市。外侨是近代体育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参与者。伴随着近代体育项目在上海的展开,外国人在体育比赛中颁发银质体育奖品的习惯也在上海流行开来。早在1863年,上海外侨搜狐比赛中就颁发银质奖品。  相似文献   

4.
正近代上海,是旅华外侨最集中的城市。以1942年为例,上海公共租界及法租界外侨超过86000人。~①当时,公共租界华人人口超过150万,接近外侨人口的30倍。外侨与华人在长期相处过程中,既有矛盾、冲突,也有和谐相处、友好往来的温情画面,但后者常被忽略。上海中外人士交流、交往中,常互赠礼物表情达意。近代上海银器曾经是中外居民社交中最常见的礼物之一。1970年开始,作为中外互赠礼品的近代中国银器逐渐引起国内外文博界、收藏界关注。1975年美国H·A·Crosby Forbes等人所著《中国的外销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国大刊《东方杂志》 近代中国第一大刊《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在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月11日,在上海创办的大型标志性刊物.它是由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率先提议创办的,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办刊宗旨.最初刊名为《东亚杂志》,面向东亚地区发行.不巧的是当时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已有一本德文《东亚杂志》.两本同名杂志同办在上海,容易让读者分辨不清,也会抵消杂志的影响、妨碍刊物的发展.于是,夏瑞芳等人经过商讨,主动将其改名为《东方杂志》.  相似文献   

6.
"上海问题"的核心是上海公共租界的未来政治地位问题。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上海公共租界何去何从,顿成中外关注的焦点。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和外侨以及其他相关方面首先向英美寻求支持。英、美的反应有明显不同:基于对华新政策和对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基本判断,英国不愿提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而是主张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美国的表现截然不同,从"上海中立化"的建议,到试图通过民间机构介入调查"上海问题",再到最终推动上海工部局采取聘请外部专家调查方案,美国表现出强烈的插手愿望。尽管如此,英美的"上海问题"政策却有一条共同底线,即放弃武力,采取开明的亲善政策。  相似文献   

7.
报业巨头史量才的这段因缘,颇具传奇!《申报》是近代中国上海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申报》最初是外国人创办的。早在1872年(同治十一年)4月,英国商  相似文献   

8.
储安平(1909-1966年)这位历史人物近年来颇受关注.他是江苏宜兴人,1928年入上海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后来去英国留学.他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是创办了《观察》周刊 .这份杂志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广受欢迎,储氏也由此成了名噪一时的人物.  相似文献   

9.
1872年,一个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为了在中国发笔小财,在上海创办了《申报》,从此拉开了中国新闻传媒发展的序幕,闭塞的国民有了知晓外界信息的途径。后来《申报》因世势日进,人事日繁进  相似文献   

10.
段怀清 《清史研究》2006,(3):107-111
一《北华捷报》(The North China Herald)是由英国人奚安门(Henry Shearman)等人于1850年8月创办的一份英文报纸,也是上海开埠以来出版最早的英文报纸。在1850年8月3日创刊号上的《发刊词》(Address to thePublic)中,编辑者是这样阐明这份报纸的创办旨意的:我们最真实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对待我们自己,同时也真实地对待这个口岸的最佳利益;这样说,意味着我们需要用一种富有良知的、谨慎的和无畏的观点来评价人与事,只要他们影响到这个社会的福利安宁;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努力致力于唤醒一种在家的感觉,以有益于一种扩大的商业,一种与这个古…  相似文献   

11.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接管哈尔滨,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城市政权,哈尔滨从此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和解放战争的后方基地.针对当时哈尔滨解放区外侨人口国籍多,数量大的特点,哈尔滨解放区制定了一系列外侨管理法规.哈尔滨解放区外侨管理法规无论是在制度层面上还是政策层面上都为新中国外侨管理法规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25日,胡友松(1939年生于上海,原名胡若梅,其母为民国时期红极一时的"电影皇后"胡蝶.1966年,嫁给李宗仁)在台儿庄病逝,享年69岁.  相似文献   

13.
阙维民  沈昌洪 《文献》2002,(3):274-287
题记 2000年春,我在英国剑桥与几位清末民初英国入华传教士的后代的接触中,获得英国入华女传教士埃米莉·M·尤因斯(Emily Marry Ewins)的《辛亥家书》①,由尤因斯的长子H·M·拉滕伯里(H.Morley Rattenbury)于1989年12月编辑作注成册,共辑录尤因斯从中国汉口、武昌英国租界循道会(Wesleyan Mission)发回英国的八封家书,分别写成于1911年10月15日、10月17日、10月29日、11月9日、11月19日、11月26日、12月10日和1912年11月3日.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第十二届上海车展热热闹闹地开展,它被誉为是国内第一个"A级车展"。作为国内最早的专业性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海车展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在向国内车展老大北京车展叫板。创办于1985年上海车展是国内最早的专业国际汽车展览会,2004年6月顺利通过了国际博览联盟(UFI)认证,成为中国第一个被UFI认可的汽车展。今年4月下旬,第十三届上海车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展。  相似文献   

15.
"甲寅派"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流派,它因章士钊所办<甲寅>而得名.但章士钊一生创办过三次<甲寅>,即<甲寅>月刊、<甲寅>日刊和<甲寅>周刊.<甲寅>月刊1914年5月10日创刊于日本东京,第4期后因故停刊半年,从第5期起移往上海,出齐10期后因被禁而停刊.<甲寅>日刊于1917年1月28日创刊,每日1号,每号6版,实为日报而非期刊,至6月19日停刊,共出版142号(报纸排号为150号,有误).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5月7—8日,英国农业史专家、苏塞克斯大学尼古拉.弗登(Nicola Verdon)博士应邀来到南京大学,为世界史专业师生作了专题讲座。作为"新农业史"领域内的新锐学者,弗登的博士论文《19世纪英国的农村女工:性  相似文献   

17.
历史图片     
《大江南北》2017,(9):2-2
为准备对日直接作战,加强干部培养,1936年6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7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图为毛泽东(前排左2)和朱德(前排左3)与"红大"部分干部合影。  相似文献   

18.
正钱化佛(1884~1964年),名苏汉,字玉斋,江苏武进人。早年留日,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年)自日本回国,留沪习英文,后在天津路,创办补救社,实为全国革命志士会员社。其善绘佛像,有"民国第一画佛高手"之誉,且精通戏剧,曾主演《春宵曲》,为我国第一代电影明星,表演风趣幽默轰动一时。苏汉收藏甚丰且种类极多,堪称当时"民间收藏大师"。解放后,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与郑逸梅合集出版《三十  相似文献   

19.
由华侨独资捐建的梅州市方志馆奠基由旅外侨贤曾德坚先生捐资65万港元兴建的广东省梅州市方志馆,于1993年12月24日在梅州市区三横街一侧奠基。曾德坚先生伉俪及旅外侨贤刘锦庆、曾锦波两先生等专程回乡参加奠基仪式。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侯国隆、省工商联...  相似文献   

20.
<正>教案是晚清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参与此类事件交涉的外国使领中,阿礼国(Rutherford Alock,1809~1897)格外引人注目。阿礼国,英国外交官,1844年11月至1858年12月先后任英国驻厦门、福州、上海和广州领事;1859年至1865年任驻日公使;1865年12月7日至1869年11月1日任驻华公使。阿礼国是晚清列强来华使领中较早干涉教案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