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鲧的神话传说,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既广且久。但到后来,在人们的观念中,鲧,却是一个被扭曲而变了样的形象。特别是把他作为一个治洪水而失败的典型人物,甚而以禹为治洪水成功去烘托他的失败,使他的形象更为丑陋。略检一下古籍,便会使我们发现,人们头脑中鲧的形象,不是他的原始形象,他那冒犯天规、天条,置生命于不顾去治洪水的形象,被歪曲得不成样子。故此,本文想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以论述:鲧  相似文献   

2.
大禹治水的地域、《禹贡》江沱及成都古城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禹治水,是中国远古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但因年代久远,文献不足,后世学者往往以偏概全;更由于许多神话传说夹杂其间,使人扑朔迷离,难辨其真。笔者力求从历史角度探究这一大事,并以此文就教于方家。禹迹茫茫始江汉大禹治水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2世纪左右。那是一个灾害频繁的宇宙期。据《尚书·尧典》、《史记·夏本纪》等古书记载:帝尧受到洪水困挠,曾向四方诸侯之长咨询,请推荐治水能人,大家推荐鲧,鲧治水九年无成。帝舜继位,又与四岳商议,大家推荐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梁启超认为“《竹书纪年》于尧十九年记,命共工…  相似文献   

3.
神禹故里     
一、史载辑述 禹:有夏禹、大禹、神禹之称。《竹书纪年》云:“颁夏时于邦国”。即在夏(今山西)即位,以夏为年号,故称夏禹。禹治洪水,功劳很大,谓之大禹。禹之智慧超人,受万民尊敬,故称神禹。 禹,《山海经》云:“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礼记》云:“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都说明禹及父鲧皆为黄帝后裔。《士记》云:“夏渝名曰文命,禹之父日鲧,鲧之父曰昌意,昌  相似文献   

4.
<正>盛夏时节,位于甘肃省和青海省交界处的积石山黄河两岸,草木葳蕤,鲜花摇曳,气势磅礴的黄河水,穿越烟雨笼罩的积石峡谷,一路奔腾而下。传说,帝尧时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造成水患灾难,百姓苦不堪言。鲧受帝尧之命治理水患,历时九年未果。舜帝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于是便有了《尚书·禹贡》所载“导河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的伟大壮举。同时也留下了为拯救苍生,禹率众顽强与洪水搏斗,疏通河道,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5.
近时,将中华书局校点本《史记》通读一过。该书校点,出自名家之手,博取众长,堪称精审。然因书帙浩繁,校点者未尝顾及,制版者排印失误之处,亦偶有发见。今取时文尚未论及者数十则,连缀成文,求正于方家。一、标点:①五帝本纪:“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  相似文献   

6.
李拜天 《世界》2006,(7):74-74
要知道,任何真理都是从群众中来,最后还要到群众中去的。俗语就像家中的老人,常被挂在嘴边,但是对他们真正的关心却越来越少。这种情形在近一百年来表现得越来越显著。要知道,人们不是没有能力去赡养和关心自己的老人,在古代这叫“老吾老”,当然后半句“以及人之老”这里就更不用提及了, 他们只是越来越习惯于对老人的存在熟视无睹;但那句古话的另一半的前半截:“幼吾幼”却在近二十年来得到空前重视。同  相似文献   

7.
受骗的狼     
从前,山中百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有一天,癞蛤蟆和狼在一起玩。闲得无聊,狼就对癞蛤蟆说:“来,蛤蟆兄弟,我们来玩一种新游戏。”癞蛤蟆问:“咋个玩法?”狼说:“一个跑到树林里躲起来,一个在下面放火烧山,一个躲一回。”癞蛤蟆说:“好,我先躲,你放火。”它跑到树林里钻进一个石头旮旯里躲了起来,任熊熊大火燃烧,一点也没有伤着它。过了一会儿,癞蛤蟆从林子里走出来,对狼说:“这次到你去躲了!”狼看到癞蛤蟆躲在熊熊燃烧的大火里,却安全无恙,便奇怪地问:“你是咋个躲法,咋个一点都没有烧伤?”癞蛤蟆看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人们对于社会历史发展已有了一些看法。大家所熟知的是《韩非子·五蠹》中的一段话,他说: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是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韩非是以历史进化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发展进程的,他在这面所说的“上古之世”,是指原始社会而言,“中古之世”,是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过渡阶段,“近古之世”是已进入文明社会的阶段。但对于社会结构的本身,还未说到。在韩非以前,孟子也说到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孟子·滕文公上》记孟子的话说: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  相似文献   

9.
锦绣江山     
江山,这个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令无数骚客竞风流的大气磅礴之词,被江山市这个浙赣闽三省交界的宁谧小城用作了名字。或许,这个荟萃着历史深邃与山河锦绣的名字,便足以勾起“为江山停留”的冲动。徐霞客曾于1620年、1628年和1630年三过江山,留下了许多关于江郎山、仙霞古道、廿八都、浮盖山等地矶珠文字。不为指点江山,只为激扬行者那漂泊的心灵。当我们成为江山的匆匆过客后,却颇如才尽的江郎面对美景无法下笔,只得改编了一句诗:“你来.或者不来,江山都在那里,万古锦绣”。  相似文献   

10.
舜都蒲坂     
古蒲州城是传说中尧舜建都的地方,它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南隅,普救寺西的黄河岸边。 据有关史料记载,黄帝,尧、舜、禹等古帝王都曾先后生活在这里。据《通典》记载:“尧旧都在蒲”,《水经注》中记载:“雷首,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又曰老城。”阐骃《十三州记》中记载:“蒲坂,尧都。盖尧帝亦都此,后迁平阳。”这里所记的传说地,是指今蒲州一带,尧帝时曾在此建过都,后来迁都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尧在蒲州一带建都一事,历史传说中称为尧的旧都。  相似文献   

11.
陈冬辉 《古今谈》2001,(3):15-15
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我也是九十来岁的人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二千年的封建统治,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庆幸,值得纪念的。可惜辛亥革命不够彻底,没能使人民真正摆脱苦难。历史告诉我们,能解救人民于苦难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忘旧时苦,方知今日甜,在此我也谈谈个人的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12.
方朔 《湖南文史》2008,(5):32-34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萧军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作家。他曾与鲁迅、毛泽东都有过亲密交往和书信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萧军在20世纪20年代就与共产党有着密切往来。1948年他在东北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被打成“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排挤在党外。之后连续30多年,萧军厄运缠身,在“文革”中还险些丧命。1982年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却没有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1962年版点校本12册《汉书》中的《韩彭英卢吴传》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越众万余人无所属。齐王田荣叛项王,汉乃使人赐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这段记载“汉乃使人赐越将军印”一句中的“汉”字明显为衍文,当删。实际上授于彭越将军印的是齐王田荣而非汉王刘邦。谨按《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记载“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彭越  相似文献   

14.
40年前的今天,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滏阳水系人民奋勇抗御特大洪水的纪录片——《战洪图》,在全省及至全国相继播映。影片中有醒目的“清凉店火车站”站牌;有武邑各级领导挥锨挡埝、解救百姓的场面;有人民群众奋力抢险救灾、保卫家园的镜头;有飞机空投物资,人们欢呼雀跃,泪流满面地高呼“毛主席万  相似文献   

15.
方朔 《文史博览》2008,(5):32-34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萧军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作家。他曾与鲁迅、毛泽东都有过亲密交往和书信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萧军在20世纪20年代就与共产党有着密切往来。1948年他在东北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被打成“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排挤在党外。之后连续30多年,萧军厄运缠身,在“文革”中还险些丧命。1982年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却没有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16.
双双桥好过木老爷是个出了名的獃子,又贪吃。只要一出家门,太太就要吩咐他一番。他呢?一举一动,每说句话,都一丝不苟地按太太的吩咐去做。这天,有人请木老爷去做客,太太吩咐说:“老爷,今天请我们的虽是自家人,但陪你的都是一些大官名人,还是得好好守规矩。”然后,就又如此这般的说了一大堆。可是太太的吩咐却被阿一旦一一听去,记在心上了。木老爷就座了,太太不能与木老爷同桌陪客,只得用一根细麻线,一头拴着木老爷的脚,一头牵进内房,由太太拿在手里。  相似文献   

17.
防风、王鲧作为悲剧性的治水英雄和奇妙的神话人物在民间千古流传,至今口承未绝,他们的形象、行为与命运总是牵心动情,发人幽思,展现着神话美的强大生命和永存的魅力。 在当代传承中,防风和王鲧是“好朋友”,尽管防风是“大块头,站着山样高,躺下河样长”,而王鲧是“小个头,三寸长,六两重”,他们都以土治水,因过被殛。神话是原始思维的产物,也是一种象征文化现象,在神话的意象中往往潜藏着幽秘的文化信息,透过其表面的语言叙述能探得其外显符号的内在隐义。防风、王鲧神话正是这类象征符号的组合,其治水与生灭的背后尚有待探的文化信息,值得加以研讨。 二神探幽防风、王鲧均以土治水,其治水的法  相似文献   

18.
借粮还舞一天,阿格登巴来到一个村庄。村庄里的人都没有饭吃。阿格登巴问大家:“这是为什么?”村民们告诉他:“交了租,还了债,哪里还有粮食!”阿格登巴说:“没有吃的,怎么过得了冬三月?为什么不去借?”村民们叹了口气,回答说:“借寺里的一克粮食,要给七筒利息,哪个敢借?”阿格登巴听了这话,心如火焚,想了想,说:“大家放心地跟我去喇嘛寺借粮,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笔者有事去一所中学,因为正赶上午餐时间,该校一位副校长便留我吃过午饭再走。去食堂的路上,经过学生餐厅时我忽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十来名男女学生,正围着一口专门倒剩饭剩菜的大号塑料桶,往里倾倒着大块大块的剩饭剩菜,那小铁勺敲刮着饭盒的声音听起来分外刺耳。陪伴我的那位副校长见状只得无可奈何地摇头,他告诉我说:前几年学生在校吃午餐由学  相似文献   

20.
<正>传说在4000年前,有个名叫大禹的人。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受命治水。他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为了治理洪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十几年没见妻子。历时十三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史记·夏本纪》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是说疏导黄河,是从积石开始。《河州志》记载: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曾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史记·夏本纪》记载的大意是:夏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这样推算,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