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景宏伟 《文博》2003,(4):30-37
凤翔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历史悠久,人文荟翠。秦国自德公元年(公元前667年)至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在此建都,史称“雍”。秦人在雍城的290余年间,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确立了雍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地位,所以雍城在先秦史研究和先秦考古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博》2012,(5):3-13
<正>豆腐村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南侧,地属豆腐村的大庄自然村(图一)。遗址区文化层堆积序列明显,共分4层:现代耕土层、唐宋文化层、秦汉文化层和战国秦文化层。《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4期发表了《秦雍城豆腐村制陶作坊遗址发掘简报》,重点介绍了④层下战国秦文化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凤翔曾是周公采邑,此次在这里发掘出的10座西周墓葬,其年代约为西周晚期,这是继凤翔南指挥西村、孙家南头周墓之后在该区域又发掘出的一批西周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它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周人墓葬分布、埋葬习俗、以及先周至西周的文化源流,尤其对于探索周秦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94年10月—1995年12月期间配合临潼-渭南高速公路修建工程而抢救性发掘的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遗址,以其第二期遗存即零口文化遗存而受到学界重视。该遗址还清理出汉代墓葬4座,编号为M1、M2、M5、M6,前两座保存较好但墓道大部在探方之外故未能全部清理,后两座发现时已被严重破坏。现将这4座汉墓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塔儿湾遗址位于武威市古城乡塔儿村杂木河东岸的山坡及二级台地上,距武威市东南35公里。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因当地农民在遗址范围内取土,致使遗址屡遭破坏,后又数次遭盗掘。为保护文物,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2年下半年和1993年上半年对该遗址进行  相似文献   

7.
案板遗址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东约4公里处。是关中西部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面积达7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较厚,内涵丰富。扶风县城关镇下河村地处遗址的西南边缘,绛法汤公路恰从这里穿过。绛法汤高速公路是经过绛帐连接汤峪森林公园与法门寺的旅游专用公路。为  相似文献   

8.
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玉器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里头文化的玉器制造业并不十分发达,表现在尚未形成规律性的用玉制度。玉器在二里头文化各期之中的使用情况差别很大。二里头一期仅见少量绿松石饰;二期为发展期,玉器数量和种类均有增加;三期的玉器数量和种类都达到高峰,这一现象与三期二里头遗址夏代王都文化繁荣的景象是密不可分的;四期的玉器出现明显衰落的趋势,数量和种类大大减少,体现了夏商政权交替对手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家塬墓地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东北3公里的桃园村三队北约300米的马家塬上。此遗址北依马家塬山梁.东、西两侧为地势较高的毛家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凹平缓、两边高陡的簸箕状环抱地形。马家塬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金银器及错金银铁器,说明战国中晚期,至少在战国以前。张家川的金属采掘业和冶炼业十分发达。  相似文献   

10.
11.
福州闽侯县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人骨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中旬,笔者应邀赴闽侯县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协助鉴定已决定保护的该遗址第8次发掘的墓葬出土人骨。第8次发掘是于1996年进行的,决定保护后,已在被保护区建起了用半透明玻璃钢瓦为屋顶的简易房屋。已发掘墓葬的人类遗骸的保存状况较差,目前能见到保存在原墓穴中的人骨仅有7例,只有M126、M137及M140三座相互叠压的墓葬人骨保存较完整,其余的均已残缺不全,只能勉强作性别年龄的观察。鉴于该遗址的加固保护工作的需要,原计划将所有遗骸翻制模型后,  相似文献   

12.
<正>西白村秦汉墓地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东北约20公里处的北山脚下,在纸坊河西二级台地之上,据调查,这里系分布较为密集的古墓葬群,秦汉时期的墓葬处在台地及山梁底部位置,而唐代以后的墓葬则处在较高的山梁上部(图一)。  相似文献   

13.
刘德英  赵永利  李信  方华 《文物》2011,(4):31-32,96
1995年8月,在燕下都遗址10号夯土建筑基址东北8米处的断崖上,发现一暴露的灰坑,暴露出的遗物有铁胄札叶、钁等,随即对灰坑进行了发掘清理。现将发掘清理情况介绍如下。一地层堆积灰坑(Y95H1)距现今地表约0.5米。灰坑上部已被破坏。  相似文献   

14.
孙勐 《收藏家》2011,(4):39-44
辽瓷是辽代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出土于墓葬、塔基、窑址等遗迹之中,形制多样,装饰丰富,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二里头遗址是东亚地区青铜时代最早的大型都邑遗址,以其为典型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则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史无前例的都邑的庞大化与大范围的文化辐射构成其最重要的特征①。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东亚地区最早的青  相似文献   

16.
《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1期发表了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二○二所西汉墓葬发掘简报》。二○二所西汉墓发掘于2003年,其中出土了一件造型独特、研究价值颇高的银杯(照片见《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1期封二)。此银杯敛口,腹微鼓,圜底,三兽蹄足,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为配合南水北调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隆尧县文物保管所对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乡观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区域自西向东分为三区,其中Ⅰ区发现龙山文化时期至明清多个时代的遗存。战国遗存为12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这些战国墓葬均基本保存完好,出土有仿铜陶礼器、日用陶器、铜带钩等随葬品,为战国时期冀中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增加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张国硕  孙明  赵俊杰  王琼  周通 《文物》2012,(4):34-45
史营遗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肖旗乡史营村东地(图一)。遗址坐落在岗地上,最高处高出周围地面约4米,总面积约72万平方米。2010年6~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干渠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组成史营遗址考古队,在遗址的干渠占压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陶、铜、铁、瓷、骨器等遗物。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42座,年代从战国延续到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9.
20.
2012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所在石鼓山发现铜器,经文物部门现场勘查为一座古代墓葬(M3)。2012年3~4月,这里曾两次出土西周时期铜器,推测也应出土于墓葬(Ml、M2)。M1、M2墓葬形制不明,出土有铜器、玉器等。M3经发掘清理,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下部二层台上放置有兵器、马器等。在二层台上部的东、北、西壁共有壁龛6个,龛内放置大量铜礼器等,其中许多器物上有铭文。葬具位于墓室中部,为两椁一棺。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这3座墓葬的时代应为西周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