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张海元  张文利  查玉瑶 《神州》2011,(10):129-129
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下的人民有过多重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本文拟从普列汉诺夫“五项因素”公式理论与“误读”理论出发分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伟本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2.
黎恒 《黑龙江史志》2010,(3):113-1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大众化这一伟大工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和课题,笔者在这里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握正确方向,明确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改革力量,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主旨取向、阶级本质所在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哲学理性定位向下的形势更加有利于实现这种需要。目前要努力使大众化走到更加健康积极正确的方向上,时刻提防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几种错误的倾向。坚持理论创新争取取得大众化和民族性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这种变化使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党采取了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机构、提高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系统翻译和出版经典著作、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和宣传员、注重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和大众化等一系列措施,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人民中得到普及,使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众有了共同语言,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谦 《安徽史学》2010,(5):26-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推进和采取有效的大众化策略密切相关,即要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人民大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以及围绕着这"三听"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7.
秦博 《神州》2014,(17):169-169
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我国发展得最为深入、最为有效的时间之一。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许多先进宝贵的经验,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通过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可以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我国发展的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并能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并结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和渠道。  相似文献   

8.
成向东 《丝绸之路》2012,(20):121-1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实践范畴,也是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现实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些品质是中国社会发展、民族繁荣的现实需要,从而使其大众化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只有弄清楚马克思大众化的现实基础,才能有的放矢,从根本上真正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王军 《神州》2013,(32):155-1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提出,那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根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这个被受世界瞩目的前提而提出的,其意图和目的是要建构与指导改革开放、创新、科学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体系来支撑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以及完成实现小康社会和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这才是中共中央在二十一世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的理论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界、教学界、研究机构与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意图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出于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者是出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去完成、实现小康社会和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来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品质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用通俗化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和普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发展的规律下开展起来的,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科学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和人民群众等不同层级的实践主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和包含世情、国情、党情在内的"初始条件"的客观改造。不变的理想追求与变化了的实际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3.
张鹏飞 《攀登》2009,28(4):1-4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教育、重构意识形态、建设自身等政治传播方式,改造了旧社会意识形态,重构了政治权威,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首次使之“全国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这次全面实践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其传播的原则、路径等,还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沈鑫雨  谢勇才 《沧桑》2013,(4):85-87,10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普及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与针对性。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优势与劣势、所面临的外在机遇与威胁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艾思奇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杰出践行者。1934年,他的名作《大众哲学》正式发表,共印行32版,影响非常深远。新中国成立前后,艾思奇还有一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之举,人们却知之不多,这就是艾思奇响应党中央号召,以社会发展史为中心开展的理论宣传活动。社会发展史解决的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是党的理论大厦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16.
张少冬 《丝绸之路》2012,(20):117-1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它在世界范围的大众化,并形成一系列创新成果。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解放无产阶级,直至实现全人类解放这一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属性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属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樊瑞科 《攀登》2010,29(6):15-19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超越马克思主义苏联理解模式的理论诉求;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诉求和现实意义不可分割,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21,(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回望历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国情和理论联系实际;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深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对我们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清算新旧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1937年至1938年,中共党内开始总结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产物,《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又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抗日根据地的具体实践。"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目标,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要课题。《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为了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如连载政治经济学教程,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利用纪念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辟栏目进行学术讨论和问答;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