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州民俗》2010,(5):60-64
端午漫话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午节、端阳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传统三大节日。端,开始的意思,“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就是午月,所以初五也叫“端午”。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也就是“端五”了。因为在农历中,五月的别名称“午月”,  相似文献   

2.
谢耀亭 《文博》2012,(1):89-93
“五”字构造可分二个体系:一为积画义之五,一为相交义之五。二者分别体现着不同的造字思想,前者基于“取象于物”的具象思维而创,后者建立在抽象的宇宙观下而造。“五”数的神秘化,与体现宇宙观的相交义之五有极为密切之关系。先民在对时空的逐步认识上,对体现着宇宙观的“五”逐渐崇拜起来,导致五数走向神秘化。反映在文字上,则为相交义的五取代了积画义的五。在宇宙观与五数崇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影响中国文化至深的五行思想。五行思想的兴盛使“五”更加神秘化,几乎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崇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耿朔 《中华遗产》2011,(5):18-19
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五猖会》,记录了他少时在家乡绍兴看到的五猖庙会的经历。当时的东关五猖会,是全县最盛大的赛神活动,那里建有五猖庙,供奉五猖神及“五位太太”,但他对庙会的内容介绍得很少,  相似文献   

4.
杨琳 《南方文物》2014,(4):163-165
<正>殳是先秦时期常用的兵器。先秦有"五兵"之说,殳即五兵之一。《周礼·夏官·司右》:"司右掌群右之政令,……凡国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东汉郑玄注引战国兵书《司马法》云:"弓矢围,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这里所说的五兵指弓矢、殳、矛、戈、戟,这是步兵使用的五兵。《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这是车兵使用的五兵。两类五兵中都有殳,殳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
《周礼·大司徒》中关于五州为乡的记载,是我国乡制的起源。西周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万二千五百户也。后以乡党泛指乡里,如《论语.乡党》:  相似文献   

6.
五通神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神祗,入宋以来,五通神信仰在民间尤其是江南地区发展迅速。本文试图通过考证五通神信仰的发源、分析其广传原因,并通过对《夷坚志》材料的分析来重现宋代五通神的形象,再现五通神信仰的兴盛。  相似文献   

7.
只有三张弃权票 记者:这次宪法修改草案是通过什么程序列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议程的? 王汉斌:1982年11月25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通过大会议程。  相似文献   

8.
古代日本的五月五日礼仪,始自7世纪初,形成伊始受到中国夏至理念的影响。至8世纪律令制国家确立后,五月五日节仪成为体现天皇与全体官人政治关系的重要国家礼仪。中国民间五月五日习俗中的菖蒲、续命缕等道具成为律令制五月五日节仪的必要组成要素,避邪除灾的观念也随之被融入五月五日节仪之中。  相似文献   

9.
正端午亦称端五,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由于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因此又有"重五""重午"的称呼。还有一种说法是,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因此,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尤其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  相似文献   

10.
五庄果墚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乡小界村西北部,距离县城约30公里,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中心位于五个连绵的山峁上,相传该处曾有五户人家居住,因而得名五庄果墚。五庄果墚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内涵以仰韶时代晚期至龙山时代早期遗存为  相似文献   

11.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礼仪制度的重要发展阶段 ,五礼成为国家的礼仪制度就发生在此时。五礼体系被用于国家制礼实践中始于魏晋之际。汉末三国是五礼体系的孕育期 ,魏晋之际到萧梁前 (北朝至北魏末 )是五礼体系的发育期 ,萧梁至隋是五礼体系的基本成熟期。师古与适用是此时期人们制定礼规的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不仅仅是一种制度 ,也是一种实践。重根本、尚往来的思想 ,既是对秦汉时期礼的继承 ,同时又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内容及特点。魏晋南北朝五礼的实践活动对于说明五礼制度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五礼在魏晋之际形成制度 ,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儒学内部古文经学战胜今文经学 ,是魏晋之际五礼制度化的历史及学术原因 ,迫切的社会需要是五礼制度化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五弦琵琶起源于中亚,它在印度"发育完成"之后传到了龟兹,又经龟兹传入中原,中原人就按其传来之地又使用了"龟兹琵琶"、"胡琵琶"等名称。龟兹五弦琵琶又从中原东传日本,今在日本还保存着当时留下来的两件实物:一件是五弦琵琶,另一件是《五弦琴谱》。从现存日本的《五弦琴谱》来看,可以说本谱是伴随着龟兹五弦琵琶在我国唐朝时东传到日本的,故谱中乐曲可以说基本上都源自中国。《五弦琴谱》中的乐曲,虽然基本上都是中国古代的五弦琵琶曲,但此卷乐谱并非原版谱本,而是经由日本佚名五弦琵琶家抄录编辑而成的;《五弦琴谱》中还含有数首西域古曲。  相似文献   

13.
蒋蓝 《中华遗产》2012,(11):22-24,28-35
大自然中色彩万千,对于华夏文明来说,青、赤、黄、白、黑这五色最为特殊,因为它们不仅是五种颜色,还是五行哲学在颜色上的反映,即中华五色。五色一经诞生,就宛如一套精神的制服,不仅融入古代社会生活,甚至王朝嬗替时,整个国家都为之“色变”,五色,它们就是传统中国的国色。  相似文献   

14.
坛神考     
坛神是什么神?什么人家一定要供奉坛神?这连许多家里供有坛神的人也不一定明白。有人以为坛神供奉的是“五通”,此说不确。“五通”是一种淫邪神名。在明代,江苏民俗多供奉它。有人也称为”五圣”、“五显灵公”或“五郎神”。民间传说五通神能迷惑妇女,为种种怪异,迷信的人相信这个,所以五通神香火很盛。《聊斋志异》中就有关于五通迷惑妇女的记载。清朝初年,苏州城西边的楞伽山所奉五通特别著名。康熙时汤斌任江苏巡抚,命令将五通神像丢到太湖里去,并连其他地方所建五通神庙和神像,一律毁掉。“五通”这个名字,本来起源于唐宋…  相似文献   

15.
马卫东 《史学集刊》2006,(4):132-137
西周、春秋时期,诸侯列爵五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分封制度下诸侯的法定身份。西周时期,诸侯阶层内部依据五等爵规定的等级制原则分配权力、财富并确立对天子承担的不同义务。迨至春秋,五等爵仍被奉为重要的外交准则,对列国的朝聘会盟活动发挥一定的影响。然而,随着天子的衰微和诸侯的强大.春秋列国开始依据实力强弱进行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五等爵原有的政治功能逐渐丧失。战国时代,五等爵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6.
康予虎 《大众考古》2023,(3):12-15+98
<正>五龙宫,位于湖北十堰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五龙村,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九宫八观”之一。根据文献记载,五龙宫是武当山最早敕建的道教宫观,唐太宗时敕建“五龙祠”,宋真宗时敕升为“五龙灵应观”,元世祖时赐额“五龙灵应宫”,元仁宗时赐额“大五龙灵应万寿宫”,一度成为武当道教的中心,元末毁于兵火。现存的“兴圣五龙宫”是明成祖朱棣为兴建“家庙”而大兴武当时所营建,鼎盛时期宫内共有800多间建筑。明代以后,五龙宫逐渐衰败,宫内部分区域逐渐废弃成为遗址。1994年,五龙宫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五龙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7.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因此,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又称“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地腊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四川多称为端阳节。  相似文献   

18.
叶菁 《南方文物》2013,(2):196-197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也称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初五"也称为"端五"。古时候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也叫"端午"。又因为午时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有两个"五",故又称"重五"和"重午"。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  相似文献   

19.
以训诂和文法分析、文献对读为手段,分析清华简《五纪》“唯昔方有洪”章(首章)的含义和《五纪》的性质、作者等问题,可以认识到:清华简《五纪》首章是对《五纪》全篇的总括,叙述了舜帝和群臣治理洪水、重建文明的经过;《五纪》即《尚书·顾命》中记载的“《大训》”,分为“正文”和“传”两部分;《五纪》的作者是周文王。  相似文献   

20.
"五逆闻雷"常用作禅家机语,实际上,它是佛教词"五逆"俗化之后与世俗的因果报应观念共同构成的一个民间俗语,即所谓的"五逆遭雷劈"。此文考证了它的来源,并指出《焦氏易林》中"雷霆所击,诛者五逆"的说法可能是后人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