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星 《神州》2011,(11):32-32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是侦探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符合了晚清“改良政治、开启民智”的教育需求。一经引入便掀起了翻译热潮。然而,晚清《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本中普遍存在删减、增添、改写等现象,后世的学者们“非议颇多”,大多认为这一时期的翻译是对原著“不忠实”的。对此,本文拟从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出发,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角度分析当时翻译中出现的操控现象,对当时采取的删减、增添、改写等翻译策略进行解释,从而对晚清《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翻译状况予以一个较新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
李侃 《近代史研究》2023,(1):146-159
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慕维廉以西方1850—1851年出版的地理学著作为底本,于1853—1854年编译出版了《地理全志》。通过对照《地理全志》及其底本,可以发现慕维廉对底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做了有针对性的筛选,尽量回避与基督教观点有冲突的知识和学说。慕维廉在翻译时改写了部分内容,试图改变原文的理论倾向,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不过,这种筛选和修改并不彻底,《地理全志》保留了部分与教会立场相左的成分,其中包括一些支持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观点。梳理传教士译著的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地勾勒晚清传教士科学传播活动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正明恩溥(Arthur H. Smith,1845-1932)为美国公理会传教士,1872年来华,先后在天津、山东等地传教,兼任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的通讯员,曾呼吁促成美国政府在华"庚款兴学"计划的实施。他在华活动长达40多年,著有《中国的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动乱的中国》《中国的进步》《今日的中国及美国》等多部介绍近代中国的英文著作,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他的这些著作中,有大量对当时晚清中国各方面的深入观察,可便于我们从外国人的视角来认识晚清社会。  相似文献   

4.
一部瑕瑜互见的西学东渐史──评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王扬宗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科学文化在晚清的传播及其影响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在众多的研究者中,上海熊月之先生是很引人注目的一位。继发表了《上海广方言馆史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相似文献   

5.
王韬与来华传教士、教会以及基督教之间的关系,时间上以1850年代为中心,尤其集中在1854—1857年期间,并以麦都思的去世为时间与信仰上的一个转折点。此间王韬不仅接替其父王昌桂协助麦都思等完成《圣经》翻译,而且还近于重新改写翻译了《宗主诗篇》,积极参与宣教站宣教材料的编写及传播事务,同时还向麦都思提交了一份与自己受洗相关的申请书,王韬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至此亦达到顶点。但即便如此,撇开当时的社会文化因素,王韬的不断被自我强化的中国文化立场、世俗与知识理性、比较宗教意识、根深蒂固的文人情怀与生活习气,让他始终陷入到基督教信仰与非基督教信仰的夹缝之间,并最终让他完成了一个晚清民间文人信仰追求、怀疑与自我放逐的思想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6.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侦探小说,最著称的当属程小青的《霍桑探案集》和孙了红的侠盗鲁平侦探系列小说。对于程小青,今天的读者不会觉得陌生,但孙了红恐怕就鲜为人知了。殊不知,当年小说界取程小青的“青”字和孙了红的“红”字,戏称中国侦探小说的作家为“青红帮”哩。侠盗侦探就像程小青通过翻译(福尔摩斯侦探案)创作出中国侦探小说(霍桑探害集)一样,孙了红从翻译(亚森罗苹案全集)摸到创作侦探小说的门径,塑造了一个行侠仗义的强盗为侦探,创作出侠盗鲁平的侦探案系列。孙了红的侦探小说,宣扬的基本上是劫富济贫的思想。如(窃齿…  相似文献   

7.
《求己录》是一部创作于甲午战争期间的反战作品,作者陶葆廉是晚清著名疆臣陶模之子,其人在当时享有盛誉,此书也一度广受赞誉。《求己录》意在宣扬传统义理,敦促朝野反思洋务特别是和战问题。从晚清的灭亡和民国的乱局来看,这一反思不无道理。陶葆廉及其所代表的部分晚清士大夫群体的和战观念所属的传统治国理路,与革命叙事、现代化叙事和民族主义叙事皆非同道,从而在历史大潮中沦为失语者。《求己录》也由此失去声光乃至湮没无闻。但作为晚清以义理反思和战问题的代表性文献,此书亦有其思想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涵秋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一个家庭为中心,兼及其他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逆时序"的叙述和空间的挪移扩增叙事容量,背景氛围成为重要的叙事结构手段,有的形成收放自如的平面网状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吸收了我国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典小说的结构特点,同时也容纳了当时翻译小说的结构技巧,但有时为了扩容,晚清"谴责小说"结构的松散缺点也不能避免。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杜威在北京大学以"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为题进行的16次公开讲演,是其生平第一次关于实验主义政治哲学的系统论述。在新发现的第五、六讲英文原稿中,杜威集中阐释了"共同生活"理论。这一理论反映了杜威对于民主的独特理解,是其民主思想从《民主与教育》(1916年)发展至《公众及其问题》(1927年)的中间阶段。讲演经胡适口译后在各报登载,经比对可知,四个版本的中文记录稿与英文原稿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包括大段的删减、明显的增添和自相矛盾的修改。胡适的翻译淡化了讲演中的"共同生活"部分,而突出了其中的方法面向,反映了胡适本人对杜威政治哲学的理解与释读。他在其中的选择与扬弃,也体现了其"研究问题"的取向对"输入学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晚明是一个充满了张力和矛盾的时代,我在阅读晚明史料时,面对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纷繁事象,不免产生如坠浓雾的困惑感,曾写过一篇短文《变与乱:光怪陆离的晚明时代》,认为晚明的时代特征,似乎可用"变"与"乱"两字加以概括。但对于怎样"变"、何以"乱",却又觉得总是说不清、道不明。读了商传《走进晚明》(商务印书馆,2014年7月),觉得那个时代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有豁然开朗之感。由于"变""乱"相生并行,前人在评述晚明时代时,受当时学术思潮的影响,不免有所轻重,甚至出现了不少"误读"。如老一辈学者多从政治方面着  相似文献   

1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也是世界文学史的一个奇迹。《圣经》的汉译活动在中国也是相当活跃的。以严复翻译《马可福音》片断为标志,圣经汉译呈现了文学化的趋势。本文将运用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从意识形态和诗学两个方面对严复翻译的《马可福音》片断及和合本圣经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学有着强烈的"经世"色彩,西北史地研究的勃兴便是突出表现之一。晚清西北史地学后劲李文田(1834─1895),撰述有《元秘史注》、《双溪醉隐集笺》、《朔方备乘札记》等行世,一生著作颇丰,其首先注解《元朝秘史》更受到学林瞩目。李文田与当时史地学者过从甚密,其在西北史地学上的成就是晚清经世思潮和乾嘉朴学方法的融贯,是清代学术的逻辑发展。在西学东渐和学术转型的浪潮下,以李文田为代表的西北史地学也随分科治学而走向终结,同时亦为近代史学和地理学留下了丰厚遗产。  相似文献   

13.
在晚清对日研究的著作中《日本国志》可谓是集大成者,全书内容丰富,其中有关日本婚丧习俗的内容十分详尽,本文从《日本国志》中所记载的日本婚丧习俗入手,探询当时日本婚丧习俗中的传统因素,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民风民俗与社会其它方面发展的不同轨迹。  相似文献   

14.
线装石印本《铸钱工艺》一书系译著,约4万余字,190面。译者为英国的傅兰雅和上海的钟天纬。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英国传教士,1868年受聘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译著达130多种,其中《化学鉴原》、《佐治刍言》、《公法总论》等,在晚清知识界有广泛影响。译书之余,兼任上海广方言馆教习等职。为晚清来华传教士中传播西学最著者。钟天纬(1840—1901),江苏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县人),字鹤笙,早年失学,1872年人上海广言馆英文馆读书,之后曾游历欧洲。1881年回上海,入…  相似文献   

15.
银幕上的福尔摩斯千千万万,但到了小罗伯特·唐尼这里,福尔摩斯才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就如同纵横影坛数十年的詹姆斯·邦德在《皇家赌场》中突然从绅士变成了铁血战士。盖·里奇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给侦探迷带来的冲击绝不亚于《皇家赌场》之于邦德迷。  相似文献   

16.
卢坡 《江淮文史》2016,(5):121-123
正吴汝纶,字挚甫,为晚清桐城派的末代宗师,生前有"海内大师"和"古文宗匠"之誉。吴汝纶自幼接受传统教育,科考连捷,同治四年(1865年)会试,取进士第八名,"遂以内阁中书用"。吴汝纶以文章名世,"是时中外大疑大计,一决于国藩、鸿章二人,其奏疏多出汝纶手"。从其留下的文集、诗集与说经著作《易说》《尚书故》《夏小正私笺》等看,吴汝纶于中国传统之学术颇有研究,又兼举桐城派之大旗,上游于曾国藩、李鸿章等晚清名臣,下携范当世、李刚己、  相似文献   

17.
许多翻译、改绘、新绘的中国海图在晚清出现,《御览江浙闽沿海图》(以下简称《御览图》)就是其中之一。已有研究对该图评价较高,但相关成果侧重制图技术的考辨,该图编纂的时代背景、朱正元在编纂中所担负的角色尚待厘清,而这些对于理解该图的历史地位同样至关重要。本文在考查《御览图》及其图说产生背景和经过后认为,正是在西方测绘技术的进步和清政府面临海上威胁背景下,洋务运动中兴起的西学教育培养了朱正元等测绘人才。而朱正元基于英版海图测绘和编纂的《御览图》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晚清作为中国海图由传统转向近代重要阶段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诗中有诗"现象是指在诗篇结构内部组合有其他的既成诗篇。《诗经》的这一现象根源于当时诗篇在单位形态上具有的灵活性、相对性特点,并且关系到《诗经》诗篇在形成、编制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情形。"诗中有诗"现象与《诗经》学史上的"赋诗断章"、正考父校《商颂》、《武》诗篇章构成、"孔子删诗"等问题密切相关,关注这一现象有助于推进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赵晓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118元20世纪以来,语言文字不仅被认为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更是认知世界的方式,对一种语言文字的借用转化意味着吸收一种新的认知图景和知识体系。该书通过对晚清《圣经》中译本的研究认为,《圣经》是中国历史上翻译版本最多、汉语言文字形式最多、拥有白话和文言两种语体、最多汉语方言汉字和罗马字、最多少数民族文字的书籍。《圣经》中译本至少产生了三方面影响:1.影响晚清汉语语言变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史学月刊》的作者,我与这个学术杂志已经有25年的关系了,也即是说横跨了我学术生涯的主要年代。我在《史学月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1986年第2期上的《晚清近代学堂和学生的数量》,这是一篇资料考证性的文章,也是我关于晚清新政与教育改革系列文章中的一篇。由于当时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刚起步,所以文章虽然不长,但受到学界关注,后来不少研究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