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付靖淇 《神州》2011,(10):5-5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近代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因其回避现实的文学风格和继承日本的“传统美”而享誉文坛。悲苦的成长环境激发了他对于生命的冷静思考和深刻体悟,他一生都在用静默的笔触感受生活中悲苦之美,最终以“火中生莲”的渴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对“生命轮回”的执着追求使得川端康成生命的本身超越了生死本身的意义,达到了对生命本真的追求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川端康成艺术世界的神髓是东方的美,但他也接受了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市场异常繁荣,使城市迅速发展,而一九二○年的经济危机把市民的生活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感和对固有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晚年的代表作《山音》仍然表现出“处女性”崇拜这一主题。信吾精神饥渴和委顿,内心充溢着怅惘、空虚、失落、孤独和死亡的哀怨与恐惧,他希望获得解脱,希望得到精神的救赎。他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寻找一种救赎的精神力量。信吾潜意识中所期待的能使之获得救赎的力量是通过女性来体现的,他探寻的目标也具体化为女性,尤其是女性美。以信吾为代表的男性形象在这种“处女”的爱中汲取无限的生命力量。川端康成作品中对“处女性”的崇拜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憧憬。对“处女性”的崇拜源于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也是作者对自己孤儿根性的一种解脱和拯救。  相似文献   

4.
马波 《黑龙江史志》2013,(15):124+126
京都是川端康成的心灵故乡,也是其文学创作的摇篮。川端康成以京都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古都》,以其成熟的创作手法和高超的叙事技巧,荣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古都》中,川端康成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引领读者去寻访京都的名胜古迹,欣赏京都的四季美景,去体味京都之美,日本之美。小说好似京都的一首抒情诗,又似京都的一幅风景画,诗情画意处处体现了川端康成难以割舍的京都情结。  相似文献   

5.
蒋博 《神州》2012,(20):9
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是日本文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他的《雪国》体现了他对这种文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本文挖掘《雪国》中体现的传统物哀精神,并着重分析川端康成对物哀理论新的发展:不同于本居宣长的观念,川端康成的"哀"有时会脱离"物","心"成了审美主体;他的物哀又向佛教走了一步",心"进入"无"之境。  相似文献   

6.
林艳梅 《神州》2011,(9X):18-18
川端康成的《古都》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引入幽境,充满艺术的魅力,显示出日本的自然美、人情美,同时写作手法新颖独特,层次鲜明,在写景、抒情上匠心独运。此外,作品还反映了日本的节日文化特色,突出传统美,令我们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7.
我的弟弟吴清源,是日本围棋界的一个知名人物。1928年他14岁离开北京去东京,1984年70岁时从棋界引退,在日本棋坛纵横驰骋近60年,创下无数辉煌纪录。他一生对局795次,胜530局,败240局,和25局,得胜的百分比极高。尤其是在30年代至50年代,在日本棋坛横扫三军,所向无敌,至今仍为日本人所津津乐道。川端康成说:在没有围棋天才传统的国土中,不会出现吴清源的天才清源发迹在日本,起步却在中国。日本著名文学家川端康成说:“在没有围棋天才传统的国土中,不会出现吴清源的天才。”的确,清源的围棋天才从幼年时便显现出来。清源1914…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的早期作品由于自传性较强,经常作为研究的资料被引用,而作品本身的某些蕴含却很少成为研究的对象,即如早期流露在这些作品中的对死亡的抗拒意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超越死亡的意识可以说贯穿了川端康成的整个创作生涯,如果忽略了川端康成早期作品中的对死亡的抗拒意识,便会从整体上影响对川端康成及其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于坤 《黑龙江史志》2008,(16):121-122
日本人崇尚自杀,信奉"武士道"精神,崇尚毁灭之美和寂灭之美,注重"切腹"自杀的痛苦仪式。中国的"仁"是检验一切人际关系的试金石,注重人道,追求道德教育。一郎受到日本人的负恩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伦理的双重影响,最终在对朱家的"孝"和对天皇的"忠"的不可协调的矛盾中选择自杀。中国的"仁"影响了一郎的日本性格,使他无意识地放弃了"切腹"这种日本武士最高尚的自杀方式。  相似文献   

10.
齐芳 《神州》2013,(1):7-7
韩愈“以丑为美”的诗之所以呈现出美的特质,是因为他以丑的形象传达出了美的情感,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论述。其一,韩愈往往借丑的形象来表达批判之情,这种对于丑的运用使谴责、批判的力度与强度加深;其二,“悲苦”之情抒发必须用丑的形象,愈丑愈苦,愈苦愈强,充分体现出诗人对于苦难的承担与超越。但无论是批判之美还是超越之美,我们都能体会到深厚情感之后的巨大冲突,正是根源于这种“冲突”,韩诗成功地将丑转化为美,将生命的痛感转化为审美的快感。  相似文献   

11.
正闻一多,湖北浠水人。最为人们所了解的是代表了我们中国人骨气的"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闻一多。为了追求民主和真理,1946年闻一多牺牲在国民党的枪口下。他47年的生命,始终贯串彰显着同一个追求——美,纯美的艺术、醇美的生命、审美的人生。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同时还是一个艺术家。他不但早年在美国学习油画艺术,而且还两度在北京国立艺专任教务长兼油画系主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2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歇尔·耶思普玛基把199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这是继1968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位获得此项世界大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1935年出生于日本爱媛县喜多郡大徽村。爱媛县在日本四大岛之一的四国岛上,与日本最大岛本州岛隔徽户内海相望。大徽为被森林峡谷包裹的村庄。大江健三郎在这里渡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5岁才离开这里。大做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对森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森林成为他许多作品的…  相似文献   

13.
肖霞 《民俗研究》2001,(2):101-108
川端康成(1899—72),日本现代著名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创作生涯始于1914年,止于1972年,共经历了58个年头。在58年里,发表了许多长、中、短篇小说,还写了大量的散文、随笔、评论等,丰富了日本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14.
黄泽原 《神州》2012,(5):175-175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著名的民族电影大师,终生未婚,用一生的创作讲述了家庭的主题,尽管没有傲人的获奖成绩单,但它独特的充满东方气韵的视听语言和个性化的克制的影像形式向人们阐释了电影之美和他对生命对生活的参悟。  相似文献   

15.
宋莉娜 《丝绸之路》2009,(12):70-71
本文从公文本身所具有的美谈起,进一步说明公文应该追求语言美,要“根据美的规律创造美”。在对现代公文语言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突出实用性、重视格式和挖掘语言美三个方面,说明了应该如何追求公文的语言美,提出公文美应该是实用与审美和谐统一的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艺术和美之间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艺术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是本能能力,而人的生命是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这种不断上升的过程正是由艺术的唯美本性决定的,艺术是人的生命唯美追求的本能动力。  相似文献   

17.
吕锡月 《沧桑》2014,(3):80-83
二战以后,日本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支点,而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原点是对美结盟。二战中,倾举国之力一战的两个国家,在战后迅速形成了军事同盟,其中既有美国日本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追求也有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的左右,更有两国文化传统在特殊时间段里体现的契合作用。如何看待美日军事同盟的历史渊源,从而通过对历史演变的梳理认识当下的美日军事关系和判断美日军事同盟的走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西莫多的丑陋包含了作者丰富的人道主义内涵:丑是人的一部分,丑映衬美追求美,丑对美的不懈的追求就是人性趋于完整的过程。一方面,在体现丑的同时,也映衬了美的存在,就像加西莫多的外在对照他的心田。另一方面,这里的丑,虽丑不恶,并且追求美直至与美相融。  相似文献   

19.
自然与美的境界,是晋人人生理想的最高体现。魏晋美学凝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审美情结。魏晋玄学本身并非属意于美学的探究,但汉末以后政治的险恶、名教的式微,引发“援道入儒”的新道学——玄学生发。玄学的缘起及玄学辩难,形成了一次崇尚自然自由、追求人生理想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魏晋玄学的整合儒、道便为架构出一个充满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的美的时代奠定了哲学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吕日 《世界》2004,(6):63-63
它是最能代表日本民族精神的著名大学。赤门,银杏树道是其校园的独特风景,它不仅孕育出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更多的还是活跃在日本政坛和经济界的风云人物,冰心女士是在此执教的第一位女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