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春丽 《神州》2011,(10):81-81
要竖立新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甚至服饰等都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教师无小事,事事是育人”。教师的语言得体、标准;举止优雅、大方;对教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板书认真、工整;善于质疑,勤学好问:每天提前出现在教室中甚至服饰及风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申庆坤 《神州》2012,(10):285-285
新课堂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教师围着学生转,教为学服务,“以学论教”。  相似文献   

3.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实施和国际先进教育思想的引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等教育观念已普遍被广大教师所认可。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尊重学生”的内涵不断被扩大和曲解:“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等流行话语在教育圈内此起彼伏,社会舆论也蜂拥而上,积极倡导激励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心预设,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可  相似文献   

6.
石艳春 《神州》2012,(18):162-163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学生被当成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积极的创造性语言的使用者,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教师一味地追问学生是否听懂了已教授的知识,或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课文原文,并不讲求学生对所教授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其次,在课堂上,学生被当做单独的学习个体,没有被当成共同管理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很少甚至从没考虑过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共同管理能力。其后果是:从课堂教学的艇体过程看,教师决定一切,学生依赖教师;从课堂教学的即时效应看,教师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学到了知识;从课堂教学的长期后果看,教师的权威绝对确立,学生的主体能力遭到埋没。  相似文献   

7.
何景彦 《神州》2011,(7S):132-133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渠道。现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昌义 《神州》2011,(6S):139-139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基本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层面上,很少为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要实施新课程,首先要明确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为使新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必要根据新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框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妍妍 《神州》2013,(15):77-77
一、明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新课标突出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主义理念。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除了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审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本质上改变了学  相似文献   

10.
卢燕 《神州》2012,(6):314-314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价值存在,做到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为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同时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改芬 《神州》2011,(5X):91-91,95
要提高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必须和谐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加强中学阶段的外语阅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勤英 《神州》2012,(3):273-274
高中物理新课标强调:物理教学必须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把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以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检验的标准。而长期以来,高中物理一直沿用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其对知识的传授确实有效,但是学生习惯于授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的勇气和能力,不利于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曾雅琴 《神州》2012,(28):115-115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 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师生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即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这一点必须要把握准确。教师首先要明确,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教育者不是教训者。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师生共学习、共探讨的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虽是受教育者,但绝不是听任教师摆布的装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这个活生生的人看透,即把学生自身的思维、个性、灵气都挖掘出来,使之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李德尚 《神州》2011,(6X):210-210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历史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积极开展历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赵剑楠 《神州》2014,(1):98-99
<正>海淀区有这样一所学校,自1993年成立以来,便以"做豪迈的中国人"为校训,俯首践行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诺言,努力向社会提交令人满意的答卷,更是全国首家"政企联办、校产国有、企业投资、专家办学"的寄宿制新型国际学校。紧跟时代的脚步,于2011年6月实现转型,成为一所民办的高起点国际学校,后更停止招收  相似文献   

16.
赵红兵 《神州》2011,(4X):182-18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视“健康第一”和“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等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地位饷确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转变以往所扮演的角色,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海燕 《神州》2012,(9):79-79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况且学生才是真正的教学主体、学〉-7的主人,因而更加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有兴趣有积极性去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姜永纯 《神州》2011,(8X):55-55,57
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具有其特殊性,我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和班主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指导思想,通过抓师生的德育,抓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增强学生的法规法纪意识等措施,确保了良好的教学秩序;为社会减轻压力,输送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刘慧 《神州》2014,(11):173-173
<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教师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最好的方法及途径。兴趣没有了,学生学得也就没劲。我觉得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创设良好的环境,应该把题目放在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一、将生物课堂延伸到生活当中1.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体验生物学知识的丰富生物学知识源自大自然,大自然是真正的生物知识宝库。为了让学生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我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从中获得丰富的生  相似文献   

20.
郑春晖 《神州》2012,(9):117-118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与此相适应,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实践中逐步构建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不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操作模式,而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提出的一种评价思想。它重视评价主体的交互作用,关注评价过程的动态情景,提倡评价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