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花芳 《神州》2011,(11):187-187
中国古典舞身韵不同于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泛指具有传统古朴风格,表现古代题材的舞蹈。而中国古典舞身韵则是在中国古典舞的基础之上对人体“身韵”的强调。“身韵”,即是对人体的形体和神韵的训练方法。它包括形、神、劲、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古典舞身韵教学的基本要点、课程特点、如何教学以及作为高校教师所应注意的要点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和分析当前高校中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建设,中国古典舞已经走向成熟,而身韵教学是这一学科建设在舞蹈本体观、舞蹈方法论方面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许馨元 《丝绸之路》2013,(4):124-125
作为一门独立的舞种,中国古典舞从戏曲舞蹈、武术身法、中原民间民俗舞蹈中提取凝练,并结合中国古代舞蹈审美观以及当代文化美学,在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魅力。鉴于中国古典舞的精髓——身韵在古典舞中的灵魂作用,本文从身韵的艺术特征、身韵的形、神、劲、律及身韵中的呼吸运用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与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晖宁 《神州》2014,(12):37-37
太极是我国传统武术之一,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古典舞凭借自身独特的气质和特有的东方式美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和精髓,本文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艺术特征:“形、神、劲、气”四个方面分别对太极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周威 《神州》2013,(14):239-239
中国文化渊源流传,中国舞蹈据记载早在纪元前四千年新石器时代的韶山文化中就已经存在。然而,中国古典舞却是个新生事物。中国古典舞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概念伊始,中国古典舞工作者根据中国传统戏曲舞蹈、武术、石窟壁画、出土文物等整理创造出风格雍容大度、精确严谨、优美清丽的古典舞蹈。古典舞蹈源出于中国传统文化,一动一静中传达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的底蕴。本文仅自"变"与"韵"的基本范畴对中国古典舞进行简单的审美分析。  相似文献   

6.
何晓茜 《神州》2013,(15):199-199
中国上至几千年古典文化源远流长,为追寻古典艺术的脚步就不得不从印证我国古代文艺最高水准的诗歌文学开始。舞蹈在艺术门类中以肢体作为媒介的特殊性,导致当下对古代舞蹈无法见证流传,古时候以身授学世代相传的方式,今日难免出现舞蹈文化断层的局面。透过诗词我们从侧面得以浅析古典文化独特的意蕴,深度挖掘诗歌词赋艺术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给予极大的推动作用,更好的领会古典艺术文化表达的情、意、韵。  相似文献   

7.
正自古以来,真正的美人似乎都善舞。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美女们个人综合修养的具体体现。中国的舞蹈讲究"身韵"。身韵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具体表现为形、神、劲、律。只有形、神、劲、律的高度协调与融合,达到"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才能演绎出如诗如画、美轮美奂的舞蹈,才能让艺术之花长久绽放。  相似文献   

8.
《踏歌》是中国古典舞学者孙颖先生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舞台作品——一举夺得了全国首届"荷花奖"舞蹈比赛的"中国古典舞"金奖。"古典"的创新和流行,作为舞界跨越世纪门槛之际的文化景观,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陈昆花 《神州》2014,(14):31-31
中国古典舞以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意向,成为当代舞坛的标志性舞种。本文对中国古典舞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介绍了中国古典舞自创建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正>舍利梵文为sarira,音译为室利罗,设利罗和实利,意译为身、身骨或遗骨,为人体焚烧以后所遗下的颗粒状遗骨。据传,释迦牟尼在印度行游教化四十多年后,来到拘尸那婆罗树林双树间涅槃,然后按照印度当时最尊贵的荼毗之礼火葬,其所遗舍利被八个国王分取,带回本国造塔供养。从此,舍利子便成为佛教流行的供养物。由于佛骨舍利毕竟有限,所以一些依戒定慧修习的高僧大德的身骨舍利也成为供养的对象。还可以用代用品,《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曰:"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玻璃造作舍利";"若行无力者,即  相似文献   

11.
正这一谈,我们进入到"诗坛新韵编撰乱象"的第三部分:关于十三辙的"十一痕勤"韵部的分合。该韵部包含四个韵母"en、in、uen、ün"。对应于前文"佩文韵府:中国古典诗韵的终结者——四谈平水韵兼论诗坛乱象"中表1的第十横行;表2的第十五、第十六两个横行,按照韵部定义来划分这几个韵母的韵部该如何分合,分析如下:在"en、uen"这两个韵母中,e为韵腹,n为韵尾,u为韵母"uen"的韵头。因此,两个韵母的韵腹和韵尾一样,都是en。所以"en、uen"同韵。  相似文献   

12.
正一首《布依圣境》歌词写得特别美,听《布依圣境》音乐时,更能感觉到这首歌的神韵,就像听着听着,身还没动就随着音乐走到绿色望谟了。望谟的绿色可能依赖了望谟大地血脉的巍巍大山,绿幽幽的座座群山的空气,是清新的、湿润的,"天然氧吧"的空气使生活在望谟的人都能健健康康,精神抖擞,因此,花草树木怎能不欣欣向荣,郁郁葱葱。而更魅力的,是生活在望谟的人们在树风水韵的日夜陪伴下,一出门便可以听见青山歌唱,绿水长流。  相似文献   

13.
陈晖宁 《神州》2014,(14):179-179
古典舞和现代舞各自具有独立的形态特征,形成各自独特的韵味和风格。本文对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的形态特征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承接上文,笔者现在再来分析"诗坛新韵编撰乱象"的第二部分:关于《十三辙》"五支齐"韵部的分合。该韵部包含四个韵母"-i、er、ü、i"。对应于前文"佩文韵府:中国古典诗韵的终结者——三谈平水韵兼论诗坛乱象"中表2的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等4个横行。这是一个很特殊、也是分歧最大的一个韵部。为什么《十三辙》中"支(-i)儿(er)齐(i)鱼(ü)"会归为一个韵部?韵母"-i"与[i]到底有没有区别?笔者认为,在这里有必要先交代一下《十三辙》的来  相似文献   

15.
从韵书发展、传承的源流关系来看,《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和《古今韵会举要》两部韵书是《洪武正韵》和《韵学集成》两部韵书在编排体例和韵字归类等方面传承和参酌的主要韵书,是它们要传承的"旧韵"。虽然《洪武正韵》和《韵学集成》都分别对宋元时期的两部韵书进行了传承,体现了传承"旧韵"上的同源性,但二者在传承"旧韵"的体例上又有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存古和定正的不同和释字体例的不同等方面,深入探讨二书在体例上传承"旧韵"上的区别,对进一步弄清二书在声韵调等音系因素上的区别,进而研究其音系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中华诗词》第6.期发表了由赵京战执笔、署名为“中华诗词编辑部”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在前言中“中华诗词编辑部”写道:《中华新韵》(十四韵)以普通话为基础,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以“同身同韵”为划分标准,制定新的《中华新韵典》,与《平水韵》双轨并行,同时作为诗坛的正式韵书,此乃诗韵改革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津阪孝绰《夜航诗话》作为日本江户时代最重要的汉诗批评著作,讨论了大量的汉诗的"诗法"问题,其对诗法的重视程度甚至不亚于中国的批评家。津阪孝绰在《夜航诗话》中,通过汉诗格律中的用韵、对仗、平仄、炼字、句法,及诗家礼法、文字辨析、典故考释等诸多方面,来体现其对"诗法"问题的高度重视,并以此为标准来批评汉诗创作中的优劣,因而被其友人称为"诗家商君"。  相似文献   

18.
元明时期,安南曾向中国贡送过一种特殊的物品———"代身金人"。通过梳理安南贡送"代身金人"的史事可知,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至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安南计向中国贡送"代身金人"8次。"代身金人"作为安南统治者物化的政治代表,在维系、修复元明时期的中越宗藩关系过程中作用非凡,它所赋予藩属国应有的恭顺、臣服等政治寓意,远胜于其作为贡品物的属性。  相似文献   

19.
汉唐古典舞这门课程的形成经历了半个世纪,从理论研究入手,经过剧目创作实践,而后形成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希图解决中国古典舞民族风格问题和民族舞蹈技能、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这门课程是以汉、唐和清代近百种戏曲舞蹈作为支点,同时参考古典舞孪生兄弟一民间舞的生动、活泼,对节奏、速度的处理方式,花了几十年的功夫、研究史籍文献和文物中的舞蹈形象资料,并以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哲学、礼法、习俗等社会科学作为文化解码,激活丰富的文物资料,破解古典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并通过相邻艺术审美共性的印证,是在自己的文化母体内,不依借、不搬套外来艺术所形成的中国古典舞基训课。这门课程强调民族的审美特色,强调了体现审美的丈化内涵和优秀的古典精神,强调了专业技术技能的文化属性,强调了形、神、意象的统一和一元化发展。同时也强调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对历史批判继承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王雯  王少石 《收藏家》2008,(9):37-38
绘身与文身是既古老而又时尚的人体装饰艺术。从广义上讲,人体装饰是人类的一种化装行为,但是绘身与文身并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化装与艺术化装。生活化装需要配合一些供人体穿戴、佩带的精美装饰品,这些装饰品可以脱离人体而存在。艺术化装以表演为目的,要服从于表演的内容,依附表演主体而存在,其独立的意义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